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逐梦践行

创新突破抓开局 上海奉贤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4-03-09 来源:新华网 经济参考报

  2024年,对地处上海南部的奉贤区来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奉贤区立足“四个放在”,服务“五个中心”,创新突破抓开局,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奉贤区委书记袁泉在此前召开的研究奉贤区2024年“开门红”工作事宜专题会议上指出,今年一季度伊始,我们要有紧迫感,不能等、不能慢,摈弃“歇歇脚、缓一缓”的懈怠,抢先抓早、争分夺秒,迅速掀起抓产业、抓招商、抓项目的热潮。

  劲头不松

  高质量落实一季度“开门红”

  记者了解到,2024年奉贤区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区级财政收入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规上工业产值增长7%。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对此,袁泉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各街镇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抓好落实、敢作善为,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前瞻性,把压力变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持之以恒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进促稳,准确把握工作节奏,确保全年工作有序平稳推进,为奋力谱写奉贤新篇章贡献力量。

  在招商引资拓增量方面,奉贤区将坚持配套项目招商和产业链上下游招商的原则,沿着产业链进行精准招商,对符合奉贤产业特色、落地可能性较大的好项目紧盯不放,对落地区域不合适的项目,区内优先协调,不断夯实奉贤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此外,奉贤区还重点关注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推动工业上楼,发挥“链主”企业优势,想方设法吸引其上下游伙伴,形成龙头带动、成链成群的产业生态。

  近年来,奉贤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动能,激活创新动力,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奉贤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14.71亿元,可比增长3.4%。区级财政收入达到231.2亿元,同比增长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81.4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工业投资168.4亿元,同比增长21.2%。规上工业产值达到2808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排名郊区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1211.8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83.3亿元,同比增长11.8%。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9600元,同比增长7.8%。

  “2023年,面临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来之不易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奉贤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益群表示,要强化经济运行调度,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全力以赴实现“开门红”,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要保持发展势头,细化经济任务分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通过“奋力一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落实落细各项经济指标,千方百计优存量、扩增量、挖潜力,增强做好2024年工作的信心和底气,助力奉贤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全力以赴

  高标准促进项目落地

  记者获悉,2023年奉贤区着力完善产业布局,瞄准美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坚持招大引强、量质并举,同时出台“基金+基地”系列政策,参与成立各类基金20多个、总规模超200亿元,加大对具有底层技术、颠覆项目企业的服务力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全力呵护、全面支持。全年新认定专精特新企业214家,累计达747家。

  具体来看,化妆品产业方面,奉贤区集聚了上海1/3以上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市场销售额占比超40%,产业规模接近700亿元,东方美谷品牌价值超338亿元,是上海规模最大、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化妆品产业集聚地之一,荣获“中国化妆品产业之都”称号。生物医药产业方面,集聚了药明生物、君实生物、伯杰医疗、兆维生物等500余家企业,2023年产值226亿元,位居全市第三。新能源汽车方面,瑞庭时代、均胜、赛科利等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布局,全年产值近500亿元。新材料方面,汇聚了科思创、巴斯夫、亨斯迈等全球知名新材料企业,全年产值161亿元。数字经济方面,打造了“数字江海”“智行生态谷”等特色园区,产值近200亿元。

  “重大项目始终是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硬支撑’‘动力源’。要紧抓快干、真抓实干,形成项目提速、投资提质的良好态势,为全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袁泉指出,要找准好项目,聚焦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看数量更看质量效益,看体量更看科技含量和绿色含量,看财税贡献更看带动引领效应,看当下产出更看未来竞争力,既高度关注、积极推进能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项目,也关注、推进体量虽然不大但能够打通末梢和畅通循环且利在长远的项目。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重点关注具有‘核爆点’的颠覆性项目,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合成生物、新型储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关注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特别是在通用人工智能、通用生物技术、通用材料技术上有结合点、创新点的项目;关注延链补链强链,特别是能把传统产业长板拉长、把产业链薄弱短板补齐的项目。”袁泉表示。

  记者了解到,2035年奉贤新城规划人口100万,将打造成为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围绕这一目标,该区突出整体性、协同性,统筹空间、规模、人口、产业、交通、功能,在全市率先启动新一轮新城城市设计,完成“十大片区”控规,新城CAZ、数字江海列入全市示范样板区。

  “项目责任单位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坚持靠前指挥,亲自协调,推动问题解决,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政府类项目要能快则尽快,早立项、早开工、早见效。”袁泉指出,招引一批好项目不容易,把项目建设好更不容易,需要持之以恒把精细化服务融入项目保障的链条。

  “要有一份真心,设身处地为企业、为项目着想,主动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专人专班统筹做好项目用地、融资、能耗等要素保障工作。要有一份热心,把项目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要有一份诚心,与企业形成相互信任支持的良性互动,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同时,要大力增强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法治意识,视质量和安全为生命,以制度和规范为准绳,严格落实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建设监理制等制度,确保工程项目安全、廉洁、高效运行。”袁泉表示。

  有力有效

  高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近年来,奉贤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开展国家宅基地改革试点、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试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等项目,累计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5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3个,持续打响“百村”系列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奉贤区富民增收持续推进,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全面启动,宅基地制度改革和西渡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稳步推进;启动新一轮农村综合帮扶;组建百村集团,进一步拓宽国资带集资、集资促增收路径,打造乡村振兴发展新引擎;开展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五个一”行动,农村集体总资产达到440亿元,同比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500元,同比增长9.5%。

  记者了解到,2024年,奉贤区将结合该区实际,以城带乡、城乡融合,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争当城乡融合发展排头兵、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者。在稳产保供方面,奉贤区将持续抓好冬春农业生产,抓紧粮油和重要“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合理安排种植规模和品种结构。及时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保障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供应和价格稳定。统筹生产、流通、调控等各环节,强化市场监测预警和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应急保供体系。

  在推动农业科创谷出动能、出形象方面,奉贤区将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统筹做好招商引资,确保实现“一年有显示,三年见成效”。“我们要正视差距、对标对表,寻求差异化发展,加强市、区联动,合力将‘上海农业科创谷’打造成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农业新品种首发地、农业企业总部集聚地。在战略定位上,要坚持国际视野、全球眼光;在产业谋划上,要立足上海优势,突出应用导向;在发展路径上,要深化颠覆性和非共识性的技术创新,实现变道超车。”袁泉表示。

  “2024年,我们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行动,着力改善乡村整体风貌。聚焦‘沿边沿线’等重点区域,争创‘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片区,创成两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统筹农村路网、生活污水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布局,着力补齐乡村建设短板。整合农村闲置宅基地资源,集聚发展民宿经济、人才公寓等新业态,推动乡村‘好风景’变成‘好前景’。”王益群在作区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

  用心用情

  高品质保障和改善民生

  近日,2024年奉贤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巴”开到了海湾镇中港居委,现场为基层群众带来了便民益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科技卫生服务,市民群众连声称赞,收获满满。

  免费理发、测血糖、量血压、缝补毛衣、磨剪刀等,中港居委广场“便民服务”项目深受群众喜爱。“我们老人腿脚不利索,走出家门就能修剪头发,真是太方便了。”居民李老伯每月都不会错过社区的便民服务日,这次的“三下乡”活动融合了便民服务项目,李老伯直言真是将暖心和惠民落到了老百姓“心坎上”。“三下乡”活动除了拓展便民服务外,更与普法宣传、卫生知识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现场发放宣传册及宣传礼品,指导市民群众遵法、守法的同时,增强诈骗防范意识等,受到了居民群众的夸赞。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海湾镇积极将“三下乡”活动打造成知识共享、为民服务、政策传达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用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让文化科技卫生“大餐”触手可及,实现“三下乡”惠民服务全域覆盖、全民共享。

  事实上,海湾镇只是奉贤区高品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缩影”。“奉贤区‘一网通办’居全市前列,全程网办率达到92.9%。我们还专门设置了‘办不成事’窗口,围绕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疑难杂症,开展兜底性服务,今年以来已受理解决35件,让办不成的难事不仅办得成,而且办得好。同时,在全市率先开设农民自产自销农产品疏导点,从‘马路菜场’到规范疏导,实现各街镇全覆盖,城管执法工作社会满意度全市第一。奉贤区连续多年蝉联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等荣誉称号。”奉贤区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记者获悉,奉贤区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2万人,区人社部门、各街镇早谋划早行动,牢牢抓住第一季度特别是节后企业招聘高峰期,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和匹配新城建设、产业发展的招才引智工作。同时,主动跨前,多措并举,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畅通校企职通车,协同促进奉贤9所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民生工作连着民心,要坚持财政每增一分,民生就多投一分,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守牢城市安全底线,推动民生工作早起步早开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袁泉表示。(记者 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