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励志敬业

郑明土:国内温室蜜橘栽培“先驱” 发布时间:2017-07-20 来源:宁波日报 中国青年网

老郑在大棚内收柑橘。(沈孙晖 摄)

  眼下,普通柑橘刚进入幼果膨大期,但象山大徐镇骑龙塘的桔之舟柑橘精品园温室大棚内,金灿灿的“硕果”早已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忙着采摘上市。剥一瓣柑橘放入嘴中,香甜入心,口齿生津。“抗日战争加解放战争打了11年,我的温室蜜橘足足试验了12年,今年才可以说初步成功!”负责人郑明土一边剪柑橘,一边笑着和笔者打趣。

  44岁的老郑是茅洋乡南充村人,1991年从象山职业技术学校水果栽培专业毕业后,开始种植柑橘。1993年,经县农林局“牵线搭桥”,他远赴日本爱媛县吉田町(现属于宇和岛市),学了10个月的柑橘设施加温促成栽培技术。2005年,老郑和县林特推广中心合作,在涂茨镇泊戈洋村建立了一个实验基地,以温州蜜橘类特早熟系列“上野”品种为研究对象,开始温室蜜橘栽培试验。

  “普通柑橘夏季成长,秋季收获,冬季休眠。但温室蜜橘‘反其道而行之’!”老郑说,温室蜜橘是初夏收获,之后利用技术手段经过120天即可形成花芽,再通过温度、光照、水分、肥料的精准控制,打破柑橘冬季休眠期,使之冬季开花,春季成长,夏季丰收,“温室蜜橘成熟早、品质好,填补了市场空当,所以价格较高,经济效益可观。”

  说说简单,但老郑为了栽培温室蜜橘足足失败了11年,整个过程可谓“呕心沥血”。“起初,我把日本那套栽培流程体系照搬过来,以为依样画葫芦就行。”但现实很“骨感”:日本的数据资料是根据当地的海洋性气候“量身定制”,吉田町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33℃,而象山初夏气温已有35℃—36℃,温室大棚内气温更是高达40℃,柑橘根本结不出高品质果实。“虽然也年年结果,但果实多为淡黄色、青色,品相很差,或者口感很淡,吃上去索然无味。有的年份虽然外观、口感都有了,但产量又不行了,始终无法保持稳定。”老郑说。

  为此,他找来吉田町历年气象资料研究,并根据自身实践摸索,每年对栽培流程加以修改;同时,对栽培过程中环环相扣的温度、水分、光照、修剪等要素细细研究,努力找到温室蜜橘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点。此外,他还请来省柑桔研究所以及日本温室蜜橘专家,现场进行指导。

  考虑到原来基地的大棚结构、热风加温系统不太合适,运行成本又高,4年前,老郑在大徐骑龙塘流转100亩土地,建立桔之舟柑橘精品园,继续对柑橘加温栽培技术进行改良。“现在大棚内整套全自动数控系统是我亲手设计的,通过热水管网、散热器等设施实现全方位控温,自动调节温室蜜橘在花蕾期、幼果期、膨大期等不同阶段所需的不同温度。”同时,他对大棚结构进行了改良,“当年‘海葵’台风来袭时,我的大棚可是纹丝不动呢!”老郑得意地说。

  12年苦心钻研,终换来“甜蜜”的回报。今年,老郑试验的6亩温室蜜橘亩产量达4000公斤,创下历史新高,品质达到中国优质果标准。“桔之舟”反季上市的温室蜜橘也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特选蜜橘每公斤100元,精品蜜橘每公斤60元。他主要通过自家门店、电子商务渠道以及多年积累的老客户群销售。

  老郑说,“无论产量还是品质,我离日本温室蜜橘的栽培水平还相去甚远,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良!”这位宁波市首批林业乡土专家正怀着一颗匠人之心,在柑橘加温栽培技术上“上下而求索”。

  (本报记者 沈孙晖 实习生  李添威 象山记者站 俞 莉 陈光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