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两会人物】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贵州赤水的杨昌芹代表一时成为“红人”。在首场“代表通道”上,身着苗族盛装的杨昌芹代表,用一个竹编工艺杯讲述了贵州赤水手拿锄头的农民通过竹编工艺品过上好日子的故事。会后,在人民大会堂前广场上,杨昌芹代表手持一幅全手工制作的竹丝画向媒体展示。画卷舒展,上面写着9个字:铭记初心,走进新时代。
“能不能当好代表,不在年纪大小,而在能不能为人民代言。”作为第一个走上“代表通道”的90后,回忆起当时的经历,杨昌芹代表的话语充满底气。这份底气来自她多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工艺的坚守和传承。
赤水是中国十大竹乡之一,130余万亩的竹林带动了当地多样化竹产业的发展。以前,村民们直接将竹子拿去卖,收入有限。而自幼喜欢手工的杨昌芹代表将竹编工艺与生活实用器具相结合,探索创新出了一系列立体精细的竹编工艺。如今,赤水的竹子经过华丽变身进入市场,身价可以翻上几十倍。
多年的坚持,杨昌芹代表创立的竹艺公司,由一个小加工作坊发展到公司化运营,年营业额有400多万元,带动了周围几十名农户脱贫致富。“做非遗这一行,除了看手艺,更重要的是看耐力。致富路上需要大家共同参与。”杨昌芹代表说。
“为老百姓做一点实事,他们会把你记在心里的。”一路走来,杨昌芹代表深知手艺人的艰辛。作为这一群体的“代言人”,杨昌芹代表建议国家设立非遗发展基金,尤其是给予非遗人在技艺传承方面更多的资金支持,助推非遗产业的发展。
“懂技艺的人很多不懂设计、不懂做生意。”针对目前很多非遗文化出现的后继无人困境,杨昌芹代表认为主要是缺乏有效的设计和推广,很多非遗文化曲高和寡,不接地气。“发展是最好的传承,但是创新才能有发展。”她认为国家应该在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方面下更大功夫,“现在的非遗人不仅应懂技艺,更应该成为能设计、会创新、懂营销的复合型人才。”
在非遗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方面,杨昌芹代表认为,非遗文化的耕植土壤在基层,地方应该出台因地制宜的扶持措施。“希望咱们的非遗文化将来也能成为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她表达了自己的期待。
前不久,在光明日报组织实施的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中,杨昌芹成为最年轻的入选者。“非遗是一种文化记忆,更是我们的生活。我要继续做好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谈起对非遗文化未来的期待,杨昌芹代表的回答掷地有声。
(光明日报记者 王远方)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12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