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校园之窗

退休教师32年搜集千首传统童谣 希望能传承下去 发布时间:2017-06-02 来源:中国青年网

  教案本上记录着王公理搜集回来的童谣

  王公理展示自己搜集的传统童谣

记者田育臣实习生王洋文记者赵龙翱摄影

  核心提示|王公理是中牟的一名退休教师,今年67岁。他说,从小到大,自己从没离过童谣。幼年时,奶奶唱的童谣启蒙着他;青年时,童谣让他的课堂趣味横生;退休后,他开始收集整理传统童谣,希望这一民间口头文化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记忆

  学说话,是从奶奶的童谣开始

  “妞,起来吧,猪拱咱墙了;妞,起来吧,小鸡闹咱房啦;妞,起来吧,恁姥打恁娘啦!”昨天上午,3岁的孙女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王公理拉着孙女的胳膊,一边玩耍,一边唱起了曲儿。

  王公理忽然起身,快步走向阳台,拿起一支圆珠笔,在本子上画了起来。画上是一个幼童躺在屋里,孩他娘在院子里朝屋喊,太阳已升起老高……

  王公理说,他想起了这个曲儿,赶快趁着灵感画个配图,为出一本童谣书做准备。在王公理中牟县的家中,他的书房搭在一个宽约1.5米的阳台上,这里有三四个纸箱,里面是他32年搜集的传统童谣。如今,他已搜集了近千首传统童谣,写满了23个教案本。

  老王爱上童谣,受了自己奶奶的影响。小时候,老王爱缠着奶奶玩儿。他的眼中,奶奶是个不识字的文化人,性格幽默开朗,能说会唱,就连自己学说话,也是从奶奶的童谣开始。“天上有啥?星星。地上有啥?月饼。河里有啥?小鱼蚂蚱乱轱蛹。”这个曲儿,奶奶经常唱,也是王公理学会的第一首童谣。

  奶奶口里的曲儿,幽默生动,却成了老王童年最好的启蒙课。“黄鹂鸟,枝头看,割割麦,出出蒜,张嘴叫:小满、小满……”每年二十四节气的小满,奶奶张口就唱,嘴里还不忘向爹和娘唠叨着:咱家麦该割啦!地里的蒜也该出啦!多年之后,老王上了班,奶奶依旧唱着曲儿,念叨着。

  获益

  童谣让课堂鲜活了起来

  老王搜集童谣,是从他为乡镇干部上课开始的。1976年,老王从河南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濮阳的一所高校教书。因离家远,1985年他申请回到中牟县委党校教课。

  当时,他的学生不少是来自乡镇一线的基层干部,讲到经济学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少学生“一脸蒙”。这时,他却脱口而出:弟兄仨,闹分家,老子气得仰八叉。大哥分得庄田地,二哥分得骡子马。剩下老三没啥分,分个青头大蚂蚱。刺棱一声,蚂蚱蹦啦,老三一下气蹦啦……王公理说,这则童谣叫《弟兄仨》,它讲的就是生产关系中的分配问题……现场30余名学生被逗得哈哈大笑。

  上罢课,一学员找到老王笑着说:王老师,你还怪能哩,再教我几个曲儿呗!学会了也能接地气儿,群众工作更好做呢!

  多年之后,老王先后到多所中学任教,他把教学内容与这些童谣结合起来,讲课深入浅出,让每堂课都鲜活起来。而课堂与学生,更成为老王搜集童谣的重要形式之一。

  每学期末,老王会给他的学生布置一份额外作业,回到家中每人收集5首童谣写下来,开学时上交。作业收上来之后,老王就把大家的作业剪下来,分门别类地贴在一个教案本上。为鼓励大家学童谣、唱童谣,他还把童谣当作必考内容来考试。

  搜集

  下乡拿录音笔搜集童谣

  除了学生,老王还经常下乡去搜集童谣。每到周末或假期,老王就骑个自行车,到乡下的街上逛,半路碰到八九十岁的老人路边唠嗑,他就停下来,车子往路边一扎,捡个砖头坐上开始搭讪:大娘,给俺唱个曲儿呗!

  时间一长,老王也成了个名人。老人们见到他,都知道“要唱曲儿”。而老王每次听了新鲜的曲儿,就像觅得了宝,骑车一路飞奔,嘴里还重复地哼唱着,生怕忘了哪一句。到了家,第一时间记在教案本上。

  2009年,老王从学校退休,记忆力也不如以前,干脆花了百余元买了支录音笔,专门下乡搜集童谣。老王说,如今的孩子,可玩儿的东西多了,流行歌曲、动画片替代了童谣。这是时代的进步,但他不愿看到这个凝聚了老祖宗智慧、启蒙了他的童年的民间文学就此消亡,他希望能继续把它们传承下去。

  “每次下乡搜集童谣,看到一个个曾给我唱曲儿的老人先后离去,心里就十分焦虑。”老王遗憾地说。2016年9月,老王从他搜集的近千首童谣中精选了416首,准备编成《岁月童声》一书公开发行。而他的《传统儿童歌谣》也被郑州市列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老王被评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老王说,他希望能为传统童谣的延续尽一份力,为后人留下一份精神财富。这些年,他常到各个学校教孩子们唱童谣;遇到了年轻人,他也常会说上一段。老人说,这些,只是为了记忆与传承。

  价值

  童谣再现中牟的历史和文化

  在王公理看来,童谣是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它不仅有语言和文学价值,还是时代的产物,体现着一个地方民俗、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状况,有一定的民俗和历史价值。想到此,他传承传统童谣的动力更足了。

  老王收集了一首《白沙街曲》:吃罢饭,没事干。火车站,看一看。关长吹哨,师爷卖票。哞啦一声,火车来到。白沙街,停一停。往西不远郑州城。白沙街,看一看。南边有个火车站。火车站停一停,哞啦一声到开封。

  他说,这首童谣出自民国时期。1905年,中牟火车站修建于白沙镇,而这一场景正反映了白沙镇人民的生活场景。

  “春扫碱,夏扫盐。连阴天扫白不咸。坑连岗,岗连坑。扫盐扫碱顺小风。”老王介绍,这首《扫盐碱》揭示了自古以来,黄河边的中牟人,以扫碱、熬盐为副业的生产劳动景象。

  “有童谣还写了咱郑州中牟的特产哩!”老王以童谣《板凳倒》为例:板凳倒,小狗咬。谁来啦,你大嫂,提的啥?大木枣。吃点吧?没牙咬。给你嚼嚼吧?你老好,你老好!他说,大木枣是中牟大孟地区的特产枣,果大味甜。他记事时,老家的村里就种有一大片木枣林。如今,这片枣林早已不复存在。

  老王说,童谣不仅是儿时的记忆,也是一种历史和文化。他希望,自己能将这份记忆和文化传承保护下去。

  记者手记

  童趣应持续在生活每一天

  67岁的王公理,每次唱起曲儿,就会想起奶奶,忆起了童年。他说,奶奶虽早已不在;但庆幸的是,奶奶教的童谣还在,儿时的童趣亦可追。

  在中老年人的记忆中,童谣是永不褪色的童趣。洛阳的朱梦娇唱起儿时的童谣,就像回到了小时候,还是当年的那个小丫头,一样地疯、一样地笑;荥阳的老赵,70岁高龄还能哼着曲儿与6岁的孙儿比赛推铁环……一周来,读到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回忆着童谣,享受着童趣。

  童谣需传承,而童趣更应该持续。原阳的范言斌创作了400多首新童谣,为孩子们种下善的种子;王公理更是花了32年收集传统童谣,希望把童谣一代代传下去。其实,他们在传承童谣文化的同时,也希望每个人心中的童趣能长久持续。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虽然本报仅讲述了4名老伙伴的童谣趣事,但激起了不少人对童年的回忆。今天这个节日,不仅是小朋友的,也是童心未泯的大朋友的;这份童趣,不仅存在于每年的六一,更应持续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

  大朋友们、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唱起那首熟悉的童谣,享受这份美好的童趣吧!六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