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陈喜炜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历史非常悠久,据文献记载已有2500多年。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按现在阳历推算,已经进入夏季近一个月了,这时气候开始炎热,蚊蝇滋生,易传染疾病,故有“毒日、恶日”之称。端午节有几种说法,现在一般的说法是纪念诗人屈原,包粽子、吃绿豆糕、划龙舟是主要的过节方式,其实在民间,端午更多是驱病防疫的节日,而其中的剪纸民俗便是驱病防疫的文化载体之一。
陕西端午节风俗各地均独具特色。在陕北,端午节清晨门前要挂艾蒿、立菖蒲、洒雄黄酒,剪大公鸡或鸡衔蝎子贴于大门之上;另外剪抓鸡娃娃、艾虎贴于窑内的墙上;再画五毒图画、剪红纸葫芦,以避瘟疫和五毒的侵害。咸阳、兴平一带,端午节要用棉布做一小男偶,装饰以麦秸秆的穗子,由外婆送给外孙子,称“耍娃娃”。娃与蛙同音,也有来年期盼女儿再生一个外孙子的寓意。在安康汉滨区,每年端午节要举行划龙舟比赛,当然也少不了剪大公鸡镇五毒的习俗。
五毒闹“娃”
蛙、蜈蚣、蝎子、蛇、蜘蛛或壁虎被称为五毒,“端午至,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关中农村每逢端午,外婆要为外孙绣制五毒马甲、肚兜及五毒鞋,有以毒攻毒之意。制作时,需要剪五毒形象作为绣花底样,所以逐渐就产生了造型各异的五毒剪纸纹样。在咸阳民间,蟾蜍为“五毒”之首,人们将蟾蜍视为“娃”,再以“蝎子、蛇、壁虎和蜈蚣”围绕蟾蜍,这样的剪纸称为“五毒闹蛙(娃)”。“五毒闹蛙”寓意五种动物有毒,对人体特别是小孩有伤害,当予祛除,亦有不惧怕“五毒”的含义,以保护身体健康。“五毒闹蛙”剪纸还常与宝葫芦组合,端午节时贴于室内墙上或门上,也多用于肚兜刺绣的底样。
凤翔千阳一带剪的五毒形象多为人首,造型古拙、质朴可爱,称为“五毒精气”。端午节时,“五毒精气”剪纸除做刺绣花样外,也贴于门外、墙上,有避五毒,驱疫病的功用。在旬邑,外婆给外孙剪“蛤蟆吃豇豆”,意为娃和蛤蟆一样强乖强乖的。泾河以南端午节时,要剪“葫芦收五毒”贴于小孩房中的炕墙上。另外,在西安阎良和户县北部还流传着“五毒剪纸不上窗,五毒剪纸不上身”的说法,因为窗户是房屋的眼睛,眼睛是不能有毒的。
艾虎辟疫
陕西民间多认为虎可以镇宅辟邪。东汉应劭《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陕北有“虎是山中王,镇宅保安康”的民谣。春节窗子正中央要贴一只头上有王的老虎,称为神虎,多取威猛之意,主要用于辟邪镇宅。而端午节的老虎头上不剪“王”字,多取可爱之意,称“艾虎”。民间认为艾虎与老虎同属,但艾虎比老虎更凶猛,专镇五毒精怪、辟疫护生。艾虎因此有了陪伴娃娃、保护娃娃的功用。乾县民谣称:“五月五端午,天师骑艾虎,蒲剑斩百邪,鬼魅入虎口”。
其实艾虎原本是以艾叶编剪而成,或剪出虎形,上粘以艾叶,佩戴于身边。宋陈元规《岁时广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随着时代变化,艾编的虎渐渐演变成用纸剪的“艾虎”,有的仍保留了古时艾叶和虎组成的造型。西安蓝田普华一带,民间有用黄白二色蚕茧剪制艾虎和艾鸡的习俗,艾虎和艾鸡的眼睛口鼻等用彩纸剪贴装饰,农历五月初一为女娃娃佩戴头上,要连带五天,据说可以辟邪祛病。而在铜川宜君,端午节有剪“艾叶蛙”、“艾叶虎”贴于屋内墙上的习俗,并以惠草的香味驱除蚊蝇,辟邪除灾。铜川剪纸艺人雷桂兰就取艾叶形,上有一蟾蜍或一虎,眼睛用彩贴法装饰,俗中带雅,生气十足。在安塞,习惯剪艾鸡、艾虎、艾娃娃,造型非常古朴。比如安塞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高金爱所剪的《艾虎》,浑厚大气、稚拙可爱,腹中的三只小虎崽更是生动活泼。
公鸡驱毒
鸡在民俗中也有辟鬼怪、祛病瘟的功用。在陕北,凡有小孩的家户,窗户的剪纸上少不了鸡的形象。因为人们认为鬼怪会从窗子入室,侵害娃娃的魂魄,有鸡的守护,鬼怪就不敢入室。在端午节,家家户户也剪大公鸡或公鸡衔蝎子、鸡衔蜈蚣贴于大门上,以震慑五毒。在陕北人们还剪“抓鸡娃娃”贴在炕墙之上,抓鸡娃娃两边爬满了鸡,有“鸡看呢,猫逮呢”的寓意,以防五毒虫跑进家门侵害娃娃。洛川人过端午还要剪对虎、蝎子、鸡啄蝎子的剪纸贴在墙上,取驱五毒之意。合阳有座福山,民间称为蝎子山,传说为防蝎子成精祸害百姓,山上建有寺院。每年端午,合阳家家剪贴“鸡衔蝎”,防蝎精闯入家中。
旧时,医疗条件差,生殖繁衍与身体健康是族群最基本的诉求,这也是贯穿于所有民间艺术中的基本内涵。端午节的剪纸民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多是对健康的祈盼,而现在,我们更多的是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