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大连3月5日电 题:大连热血“熊猫侠”:“将学雷锋融入我的生命”
新华社记者郭翔
“要牢记住自己的血型……有救死扶伤关键时献血的义务。”22年前,大连市民宗爱玲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当被查明为Rh阴性血型时,医务人员给了她写有这句话的卡片,“这是让我坚持这么多年的源泉。”
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因极为稀有,临床应急救护需要用血时,只有稀有血型者彼此捐献才能互相帮助,所以他们彼此称“熊猫侠”,也有了“血脉联系”。
无偿捐献全血4200毫升和18个血小板治疗量,累计献血7800毫升,56岁的宗爱玲说,她的父母、哥哥、姐姐都不是“熊猫血”,“很多‘熊猫侠’的情况和我一样,想到自己的血液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就非常有意义。”
2007年的一天,宗爱玲接到大连市血液中心电话,一名新生儿罹患溶血症,急需“熊猫血”。放下电话,她马上赶到了医院,献了400毫升全血,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血型稀有,但爱心不稀缺。2017年,大连市血液中心成立“稀有血型爱心之家”志愿团队,宗爱玲被选为队长。如今,这支队伍已有630多名阴性血固定捐献者。“团队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公司老板、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公务员等等,我们像家人一样互相帮助,一起传递爱心挽救生命。”宗爱玲说。
宗爱玲说,团队里“熊猫侠”们的爱心也在感染着她,“队员孙桂福只要献血间隔时间一到,无论需要捐献全血还是血小板,随叫随到,去年夏天他接到应急献血通知后,带着爱人从外地坐火车来到大连为仅有1岁的白血病小患者捐献血液。”
目前,大连市有固定献血者3万多人,固定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1500余人。大连市血液中心副主任范亚欣说,2018年大连城乡全年自愿无偿捐献全血25.69吨,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1.22万个治疗量,有效地保障了全市3万余名患者的需求。2017年,大连市血液中心被命名为“辽宁省学雷锋学郭明义活动示范点”。
“我们的成员还不够多,知道稀有血型的人也不够多。” 宗爱玲利用各种机会宣传稀有血型知识,“想要帮助更多人挽救更多生命,就需要聚集更多‘熊猫侠’。”宗爱玲微信朋友圈最新的一条分享就是“学雷锋,‘熊猫侠’们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