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云飞
《裹角黍图》,角黍就是粽子,该图选自清乾隆年间绘制的《端阳故事图册》,原本藏于故宫博物院。
说起粽子,真是一个好东西:颜色青翠欲滴,形状棱角分明,口感香黏软弹;可甜可咸,可大可小;可以当主食,也可以当点心;可以作为节令特色,也可以作为日常食品。粽子,古称“糉”,与“粽”字相通。又可称作“角黍”,因其有棱角故也。古代的粽子五花八门,今天的粽子也是品种繁多,古今相比,到底哪个好?如今北方吃甜,南方吃咸,是甜是咸,到底哪个源远流长?这些都是有意思的问题。
粽子皮儿
1.竹筒
最初的“粽子”,可能是用竹筒盛米,其实就是现在的竹筒米饭。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说:“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就是用嫩竹筒盛米做成“粽”,配上鲜美香脆的烤乳鹅。
唐代以后,竹筒粽子已经不常见了,但偶尔还有。有些诗人说到竹筒粽子,未必真的是用竹筒,可能只是追慕古风而已,比如:“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唐·沈亚之)“彩筒角黍,兰桡画舫,佳时竟吊沅湘。”(宋·无名氏)
沈亚之说的“筠筒”,就是竹筒。宋朝无名氏的《望海潮》中说“彩筒角黍”,“角黍”是粽子的别称。或许竹筒上面还涂有色彩,五彩斑斓,赏心悦目。但“角黍”是形容粽子有棱角,只有叶子裹粽才有这种效果,竹筒是不行的。恐怕这里的竹筒粽子也不是写实,而是用典。
2.菖蒲叶
唐宋时期,用菖蒲叶裹粽比较常见,五月菖蒲生长茂盛,叶子宽大坚韧,气味芳香,可以辟邪驱虫。到了端午节,不仅可以把菖蒲叶、艾草捆起来插在房檐下,用来裹粽子也是再方便不过了。关于菖蒲叶裹粽子的古诗很多,宋代有一位僧人释绍昙的《偈颂》中说:“苦涩菖蒲茶,胶粘青蒻粽。”饮菖蒲茶,吃青蒻粽,是宋代端午节常见的饮食习俗。青蒻,就是蒲草,这是用菖蒲叶包裹的粽子。这位师傅真的很爱吃粽子,他的偈子中,粽子出镜率颇高,比如:“蒻包粳米粽,茶点石菖蒲。”依然是青蒻粽、菖蒲茶,不过这次更为具体,说了粽子瓤儿,是用粳米做的。
3.竹叶
南方多竹,现代南方也以竹叶粽居多。其实从唐代开始就有了竹叶裹粽的做法。诗人元稹有一首诗写竹叶粽极其形象:“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碧筠”指绿色的竹叶,内裹粳米,外缠彩线。未吃之前,颜色鲜亮;剥开之后,色泽如玉。
4.茭叶
以茭草之叶裹粽,现在可能并不常见,但古人也有为之者。陆游就吃过这种粽子。在《五月一日作》中,他写道:“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敢悲身老大,独幸岁丰穰。酪美朱樱熟,菰青角黍香。翛然一竹几,饱受北窗凉。”菰,就是茭,两者是一回事儿。初夏时节,田地丰收,看农家作场打麦,啖朱色樱桃,吃菰青角黍,卧竹榻之上,受北窗之凉,可以说是很惬意了。
除了陆游这首,写茭叶粽的诗句还有:“茭粽叶包蒸米饭,野山茶点石菖蒲。”(宋·释绍昙)释绍昙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吃粽子、饮菖蒲茶,不过这回他吃的不是青蒻粽,而是茭叶粽。
5.荷叶
荷叶裹粽,就比较罕见了,但古代也曾经出现过。明末清初的陈子升写过“符开银艾小,粽裹绿荷新”的句子,就是荷叶粽。总结起来,裹粽所用之物并没有什么规范,只要足够宽阔坚韧、气味芳香即可。
粽子瓤儿
现在吃粽子,糯米最常见,但古代的选项更多,总的原则也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纵览历代写粽子的诗词,所见之瓤儿,有黍米,有稻米,有菰米,甚至还有菱实。黍米色泽金黄,形如黄金;稻米温润洁白,好似白玉;菰米、菱实则别有风味,可以一尝。
1.黍米
写黍米粽子的诗很多,比如:“珍重主人意勤腆,满槃角黍细包金。”(唐·杨巨源)“香黍筒为粽,灵苗艾作人。芳音邈已远,节物自常新。”(宋·欧阳修)“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宋·黄裳)不管是杨巨源的“细包金”,还是欧阳修的“香黍”,都是黍米。黍就是小米,黄色,所以凡是说金黄色的粽子瓤儿,肯定都是黍米。宋代的黄裳把端午节的粽子比作黄金,菖蒲比作白玉,不知是巧合呢,还是借鉴呢?
2.稻米
北方多黍,南方多稻,所以粽子瓤儿也有不同。粽子又称“角黍”,就是因为以黍作瓤,外有棱角。后来稻米逐渐取代黍米,成了粽子界的主流,所以又称为“粽”。据专家考证,到了唐代,稻米已经超过黍米,变得更常见了。但表现在诗词中,明确写稻米粽的却并不多,可能唐宋以后,粽子理所当然地就用稻米,反而没有必要在诗词中说明了。明确写稻米瓤儿粽子的,还是这位酷爱吃粽子的释绍昙和尚:“茭粽叶包蒸米饭,野山茶点石菖蒲。”“蒻包粳米粽,茶点石菖蒲。”
另外,宋代另一位僧人释惟一在《偈颂》中说“蒲饮先春雪,粽餐明月珠”,没说是什么瓤儿,但根据“明月珠”来推测,可能稻米才有这种色泽吧。
3.菰米
菰米粽子,现代罕见,古人爱吃:“金盘碧粽裹雕菰,九节菖蒲渍玉壶。”(宋·王仲修)“盘中共解青菰粽,衰甚犹簪艾一枝。”(宋·陆游)
除了菰米粽,还有一种菱实粽,唐代大诗人元稹写诗寄给白居易,诗中提到“绿粽新菱实”,好像是说菱实瓤儿的粽子,但在其他地方没见过,作者也不敢多言。
粽子馅儿
现在的粽子,南方好咸,填以蛋黄鲜肉;北方喜甜,塞以蜜枣豆沙。但在古代,这些东西都极少用作粽子之馅儿。古人喜欢吃一些时令之物,最常见的,就是初夏时节的杨梅。南北朝时徐君茜有《共内人夜坐守岁诗》:“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根据题目来判断,这首诗并非写端午,而是除夕守岁。可见粽子也不只是端午节的专利,其他时候也是可以吃的。所谓“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就是喝桃子泡的酒,找粽子里的杨梅。
一口咬破白嫩的粽子,看见里面红艳的杨梅,多么好看。其实,古人以杨梅入粽,很有科学道理。粽子致密滑腻,不容易消化;而杨梅味酸,既可以开胃,又可以促进消化。杨梅粽又好吃,又好看,又好消化,可谓一举三得。现在以水果入粽似乎不多见,不知是否可以恢复这种饮食传统?
粽子蘸料
古人吃粽子,也会有些蘸料,未必都是直接吃。最常见的蘸料就是蜜和糖,都是甜味的。比如:“水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张耒)“莫问腕头缠百索,且将粽子吃沙糖。”(宋·释怀深)
一直到了明代,诗句中才有粽子蘸盐的描写:“糁盐芋粽朝供饤,下豉莼羹早溉鬵。”(明·刘崧)
看了上面粽子馅儿和粽子蘸料这两节,对“古代粽子是甜还是咸”这个问题,应该就会有一个大概的答案了:古代的粽子,以甜味为主,现在各种五花八门的咸味粽子,应该不会出现得很早。不过话又说回来,只要是好吃的粽子,管它是甜是咸呢?咱们也不必厚古薄今,自己吃得高兴就行。端午节到了,与其纠缠粽子甜、咸哪个正宗,不如开心地享受古人为我们留下的这笔财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