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影响着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从古至今,有诸多如“诸葛亮巧借东风”之类的典故,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利用天气的步伐。天气预报的出现,给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方便,那些看似简单的预报,实际上是复杂而尖端的现代科技的结晶。那么天气预报为什么能预报天气呢?其背后又隐藏着哪些高科技呢?
先进的气象设备
首先,天气预报之所以能够预报天气离不开气象卫星的研发。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气象卫星,1988年9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到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了十多颗气象卫星。气象卫星的发射,为天气预报提供重要硬件基础。
现代天气预报背后的5大支撑系统
一是全球气象观测系统。世界气象组织在全球建立了1万多个地面观测站和1000多个高空探测站,此外还有无数的自动气象站、气象雷达站,更有气象卫星昼夜不停地探测大气变化,发送卫星云图等信息。
二是全球气象通信系统。由世界性、区域性及各国的气象中心组成,负责气象资料的收集和传输。北京是亚洲区域气象中心之一。
三是计算机与资料加工处理系统。运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巨型计算机,气象学者通过对通信系统收集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卫星资料及雷达资料等进行分析,制作出多种预报专用图表。
四是数值预报产品制作系统。由国家气象中心做出全球、东亚地区各种数值预报产品,再传输到全国各省市气象台。
五是综合预报制作系统。预报员通过对各类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对天气作出预测,并通过大众媒体发布出去,就是人们看到的“天气预报”。
国内天气预报现状如何
天气预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天气预报的现状和准确性如何呢?
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经过多年发展,逐步从引进吸收与自主研发并重转入了自主研发、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在国家级初步构建了包括全球和区域模式预报系统、集合预报系统及专业数值预报系统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数值预报体系。
在准确性方面,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气候预测业务刚刚起步,准确率约为60%到65%。二十年过去了,气候预测准确率提升了十几个百分点,大约在70%到80%之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尽管我们现在的天气预报准确率比过去大大提高了,但大气系统毕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天气预报不准仍无法避免。人类对于大气系统的认识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人类开始制作气象预报的历史也只有160多年。天气预报技术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天气预报技术还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