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魅力中华

壮哉,乌蒙山传奇!不灭的精神,无穷的力量 发布时间:2019-02-0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题:乌蒙山传奇

  新华社记者李从军、罗宇凡、陈聪、骆飞

  古代中国,有着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无数奇幻瑰丽、摄人心魄的故事。

  乌蒙山传奇,就是一个缩影。

  乌蒙山麓,壁立千仞,林峰苍莽,注定是发生传奇的所在——

  80多年前的那个春天,一支红色铁流在这里与彝族兄弟歃血为盟。粗糙的大手,将盛满鸡血酒的大碗高高举起,洪亮的誓言响彻天际:“结为兄弟,愿同生死!”穿越乌蒙,长征路上化险为夷,红军开启了新的征程。

  长征的引路人毛泽东,在红军越过岷山后回首征程,一句“乌蒙磅礴走泥丸”,回响在天宇之间。

  80多年后的2017年,春节刚过,乌蒙山深处大凉山巴姑村。党员干部和村里几十条汉子,一饮而尽碗中的鸡血酒,将手中的碗摔得粉碎,齐声吼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脱贫攻坚战场上,又融入了一支新生的队伍。

  脱贫攻坚战役的统帅者习近平,放眼告别千年贫穷、迈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一声“13亿多中国人,一个都不能少”,激荡在神州大地之上。

  乌山赤水间,历史的交响在这里回荡……

  从川南泸州进入黔西毕节,再到滇东北昭通,从仲夏到隆冬,大山深处,仿佛巨人的声音还在回响。我们抚摸历史,礼赞传奇,体会着一种不灭的精神,一种无穷的力量……

  大山的渴望

  在乌蒙山彝族地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喜鹊姑娘为了追求幸福,不畏强暴,纵身投火,霎时火光冲天,这火成为乌蒙山子民与命运抗争的图腾,火把节由此而来——千百年来,贫瘠的阴影一直在人们头上徘徊,然而,那支点燃希望和光明的火把从未熄灭。

  乌蒙山腹地,毕节。

  1985年春夏之交,一片茅草房、杈杈房,人畜混居、摇摇欲坠。有一群人,让新华社记者刘子富的视线再也挪不开了:

  安美珍,瘦得眼睛深深陷进眼眶。家中4口人,没一件值钱的家当,一床被子摊在床上,破烂得就像一张渔网;

  王永才,乱发如草,眼神浑浊。几个饭甑子开了裂、发了霉,阁楼上的屯箩里,27个斑鸠蛋大小的洋芋就是全家人的口粮;

  王朝珍,光线昏暗的屋里,赤着沾满污垢的双脚。她身上的衣裙和身后的土墙一样斑驳,一有人来,便不知所措,右脚搓着左脚,左脚搓着右脚。

  ……

  300多户农家,家家破烂不堪、户户断炊断粮,面对这样的贫穷,刘子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

  微弱烛光下,他将了解到的情况写成报告,传到北京。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毕节扶贫从此被列入重要工作日程。

  贫穷,这是老天爷留下的一道难题——

  乌蒙山区,横跨云贵川三省,大山连大山,深谷接深谷,十年九灾难,三年两不收,长满石头的旱地坡地生长的只能是贫困。

  贫穷,这是历史留下的一道难题——

  接近原始的生产方式,星散的居民分布,几乎从零开始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国最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千百年积下的历史欠账怎样才能还清?

  难道乌蒙山人注定要在石头缝里刨食吃?难道乌蒙山人注定就走不出这大山?

  “小小马儿修雄鬃,

  心想带妹路不通。

  哪天哪日路通了,

  把妹带着耍昭通……”

  云南昭通,大山包红旗梁子。

  山坡上,呷一口酒,耿召富撕扯着嗓子唱情歌。

  嘴一咧,他露出被烟草熏得发黑的牙。

  年近60的耿召富,做梦都想带着自己的堂客到昭通去“耍”,但他一直就在山坡上放羊、种洋芋和苦荞,除了年轻放羊时甩着情歌找到了堂客,“穷”就是这个山里汉子最长的记忆。

  “吃得咋样?”

  “吃得‘好’啊,一天三只‘箕’——三顿饭都是拿粪箕在地里刨点土豆吃。”苦涩中不乏幽默。

  土豆、洋芋、马铃薯,一样东西三个叫法,却被乌蒙山老百姓戏称为他们的“三件宝”。

  贫瘠的高原承载着当地百姓苦甲天下的无奈,可又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在川西南,赤水河畔许多石头坡地上,哪怕碗口大的土地,他们都会撒下一粒种子,种上一颗豌豆;

  在云南昭通的大山上,2000多米的平均海拔,其他经济作物很难生长,但土豆、荞麦却疯长着,顽强而渴望。

  茫茫乌蒙山,我们听到苦涩的生活之水激荡着欢笑——

  “哒,哒,哒……”

  四川泸州石坝彝族乡。旷野中传来竹竿的敲击声,41岁的盲人王万祥在崎岖的山路上摸索着前行。

  他先天失明,妻子患有智障,一家五口老弱病残。靠一根竹竿下地、养猪、放牛,王万祥硬是挣出了全家人的嚼谷。

  他家房子不大,却收拾得十分整洁。厨房一旁紧挨着猪圈,两头母猪呼哧哧打着盹,膘肥体壮,听到竹竿响,摇摇晃晃站起来,向着主人的方向摇头晃脑。

  “你现在最想干什么?”

  “贷款养十几头母猪!”

  王万祥答得有些急切,仿佛给他几头小猪苗,立刻就能让肥猪满圈跑。

  “除了贷款,你还需要别的什么帮助吗?”

  “不需要,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

  这句话声音不大,可是激起我们心里一阵阵的震荡。这个瘦弱的盲者,顿时在我们眼中是那么高大。

  这股韧劲如此熟悉——住在赤水河畔的王余,也是这样。

  7年前,一场事故,25岁的王余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脸被摔变了形。手术后醒来第一眼就是找老婆:“老婆你千万不能走,你要走了,这个家就垮喽。”

  年迈多病的父母,两个孩子,还有尚在读书的弟弟妹妹。这一家老小怎么活呀?!

  老婆没有走,他并没有躺在床上靠老婆。从此,一个传奇就在这个残疾人身上发生了。

  刚能下床,王余便拖着残腿,同妻子一起养鸡、养羊、养牛……什么挣钱就干什么,几年下来,赚下12头牛、50头羊、300多只鸡,每年收入超过3万元,还清了债,脱了贫,盖起了小楼……

  面对这些,我们难以置信,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他置办这样的家业?这听起来像一个传奇,却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

  问过王万祥的问题,我们同样又问了王余——

  “那么,你现在最想干什么?”

  “我还不想就此罢手!我贷了3万块,在山上种30多亩脆红李和甜橙,到时候就能卖个好价钱。”

  面对着王万祥和王余,我们在问,为什么身处困境,他们没有绝望,而像苦荞一样,疯长着?

  大道沧桑,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

  乌蒙山人的性格像仙人掌。贵州遵义习水县隆兴镇滨江村,满山满眼的石头,只长仙人掌。滨江村村主任程明勇带着农户,靠种植仙人掌户均增收2200元。“我们就是要像这些仙人掌一样,从石头缝里挤出来,长上去。”

  靠山吃山,有人靠的是仙人掌,有人靠的是花椒树。云南鲁甸县龙头山镇谢佳的父母,守着山上的几亩花椒树、坡上的几亩旱浇地,培养自己的三个儿女。谢佳以昭通市第二名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昭通一中。

  她的梦想还很大,她说:一定要考上清华大学。“生来的贫困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却在自己手中。我相信,梦想可以覆盖一切苦难。”

  “再大的苦难,人,活着总得有个尊严。”老耿说,他终于要实现自己的梦想,走出大山,到山下开农家乐了。说到高兴处,他又甩起了“情歌”……

  “大山包来好地头,

  洋芋烧在火塘头。

  荞粑放在石坎上,

  欢乐日子在后头……”

  欢乐的日子在后头,这,就是大山的渴望!

  大山的召唤

  支格阿鲁,乌蒙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他弯弓射下数个太阳,消灭妖魔鬼怪,征服毒蛇猛兽,驯服雷公闪电,让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

  英雄支格阿鲁只是留在远古神话传说中,一直没有回来。这里的百姓崇尚英雄,勇做英雄,一直有着寻找支格阿鲁的冲动。

  贵州省遵义市,遵义会议旧址,那便是英雄汇聚的地方。

  我们又一次来到这座令人神往的红砖小楼。

  小灰瓦,歇山式屋顶,阳光从“老虎窗”飘洒下来成一扇光帘,轻柔地落在长桌前那排藤椅上,如雾如纱,如梦如幻。真想用手撩起它,一脚踏进80多年前的那一天。

  历史早已尘埃落定,藤椅仿佛余温犹在。

  没想到,我们在娄山关村村民马毅家见到类似的藤椅。

  漫山的小青藤,是娄山关人心中的“宝”。过去,吃不饱肚子的当地人会用小青藤制作各式藤编补贴家用。20世纪90年代,传统藤编市场日渐萎缩,马毅带着村里的藤编手艺人闯广东。

  在广东佛山,马毅被一家藤编厂的机器化生产震撼了。

  于是,他停下了漂泊的脚步,这一停就是8年。从最普通的工人一路做到主管,学得一身本领的马毅风风光光地回到了娄山关村。见识广了,心思也大了,他注册成立了藤艺公司。

  这又是一道风景,这又是一个传奇!

  短短几年间,娄山关村从事藤编制作的村民由13人增加到168人,马毅的公司年收入达到了400万元。“娄山藤编”迅速在北京、重庆、江浙等地占领市场……

  过去大字不识几个的村民,现在掏出名片,上面赫然写着:经理、技术员、产品设计员。

  我们坐在马毅编的藤椅上,仿佛真的踏进80多年前的那一天。耳边好像传来不远处娄山关的枪声——

  那一天,是谁在挥斥方遒?是谁在扭转乾坤?

  1935年2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激烈交火,反复争夺,红一军歼灭黔军两个团,一举攻克娄山关,确保了遵义城内那场扭转中国革命命运会议的顺利召开。毛泽东豪气满怀地写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摆脱穷日子,就是当地人正在奋力要跨越的“娄山关”。

  谈起娄山关,人们必然会想起赤水河。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赤水河畔,哼唱着这首老歌,退伍军人明政向我们走来,他是赤水河走出的兵,又是回归赤水河的赤子。

  “啪”,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位当了24年边防军人的老兵让我们好像看到了当年四渡赤水的那支铁军。

  明政的家乡,就在赤水河畔四川省古蔺县二郎镇。

  18岁那年,参军入伍的明政在这首歌声中坐着军用卡车离开了家乡。赤水河渐行渐远,一个念头在他心里却嵌得越来越深——

  “这辈子再不回到这个穷窝了。”

  因为穷,小时候吃不饱饭;一双鞋,兄弟6人轮着穿。

  因为穷,辍学的明政圆不了大学梦,他家交不起县城高中每月30斤大米和3块钱的伙食费……

  五年前,42岁的边防团团长明政脱下了军装,捧着部队发的100万元复转经费,陷入了沉思——

  回还是不回?

  “不是不回来了吗?”

  面对疑问,明政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赤水河走出去的军人,总得为这块红色土地做点什么。”

  一个只会带兵的军人,回来又能做什么呢?

  农业专家说,二郎镇昼夜温差大、日照水汽足,是个发展林果业的好地方。

  那么,就用这100万元种果树挣脱这穷日子吧。

  100万元一撒手就花完了。他狠狠心又贷了100万元。学种甜橙、脆红李、葡萄,打那时起,明政一头扎进了果木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