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精准”二字 下足“绣花”功夫
——河南济源立下愚公移山志打好脱贫攻坚战
王屋山下,太行南麓,在寓言愚公移山的发源地河南济源,当地干部群众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瞄准“精准”二字,下足“绣花”功夫,脱贫攻坚战犹酣。
“六大机制”压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
打好脱贫攻坚战,落实责任是保证。济源市委、市政府从健全机制入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压实攻坚责任,凝聚工作合力,保障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
济源市全方位建立了市、镇、村、行业、驻村帮扶、督查巡查“六位一体”责任机制,明确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由市委书记、市长负总责,其他市级领导各有分工,确保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任务,全市上下形成了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济源市还完善了定期协调会商机制。市主要领导每日以早餐会的形式,听取脱贫攻坚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每周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调度会,部署下周脱贫攻坚主要工作任务。每月召开一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和脱贫攻坚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通过推行“5+14”工作机制,济源市组建了督导巡查组、组织保障组、社会扶贫组等5个脱贫攻坚工作组和产业扶贫、就业创业、生态扶贫等14个脱贫攻坚专项推进组,分别由市级领导担任组长,统筹推进工作落实,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通过实行市级领导驻镇督导机制,每个市级领导分包一至两个贫困村,每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镇由两名市级领导联系帮扶。明确市级领导每月深入分包村调研一次,在镇村住宿一晚,察民情解民忧,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全市5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由59个市直单位派驻工作队驻村帮扶。驻村工作队坚持“五天四夜”工作制,脱贫攻坚期内不撤离。同时,在全市开展“双联双助双促”行动,59个贫困村和4个非贫困村由61家企业结对帮扶,通过村企结对,互助互联,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济源市还实行三级督查、五方联动机制,积极开展督查、巡查、监察三个层面的督导检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到属地单位、责任单位、专项推进组、市扶贫办、市政府党组会五方联动,有效推进工作落实。
“五大保障”持续增进群众福祉
济源市紧紧围绕改善民生这一核心,在严格确保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大礼包”,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有效增强了贫困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在教育扶贫方面,济源市在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全面开展“双千双扶”活动,由千名教师结对千名学生,积极推进扶志与扶智工作,构建了“师生手拉手、家校心连心”精准扶贫工作格局,从2018年7月起,济源市对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每人每年给予5000元生活补贴,确保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
在健康扶贫方面,济源市持续实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行动,不断完善“识别、救治、服务、管理、预防、惠民”六位一体健康扶贫工作模式,还在全市开展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免费为贫困户提供一对一就诊服务。
在农村危房改造清零方面,面对2018年河南省住建厅下达的84户142.8万元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济源市自我加压,确定了474户的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已竣工474户,验收合格471户。
在社会保障方面,为充分发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兜底保障作用,济源市在河南省率先实施城乡低保一体化,做到统一标准、应保尽保,并将全市低保标准统一调整为每人每月490元,为农村贫困低保家庭又增添了一份保障。
在扶贫助残方面,济源市确定把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改造范围,并提前两年率先在河南省实现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覆盖。
“十个全覆盖”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挖掉穷根子,摘掉贫帽子,过上好日子,决不掉链子”……在济源市,随处可见一条条通俗易懂的励志宣传标语和一幅幅生动形象的脱贫攻坚漫画。
在脱贫攻坚战中,济源市始终把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作为精准脱贫的根本举措,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政策宣讲、社会动员、媒体宣传、文化宣传等“十个全覆盖”,促进贫困群众转观念、树信念、添动力、增干劲,形成了贫困户“思谋脱贫、主动创收、勤劳致富”的脱贫攻坚工作主旋律。
截至2018年年底,河南济源市5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已全部脱贫摘帽,脱贫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果交流会上,济源市荣膺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优秀城市,是河南省唯一入选城市。
“我们必须横下一条心,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锲而不舍,立下愚公移山志,啃下贫困硬骨头,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说。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崔志坚 光明日报通讯员 林勇)
《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24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