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中华文苑

从一地鸡毛中捕捉人间温暖 发布时间:2017-05-24 来源:光明网 文汇报

  作者:知名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 范小青

  写作是内心的小妖精,它让人永远年轻,不害怕老之到来。不过,长篇小说《桂香街》却写得最费力、也最纠结,创作过程中我一直忐忑不安。

从一地鸡毛中捕捉人间温暖

  《桂香街》主要描写居委会干部,以及居委会干部为解决社区矛盾所付出的努力。小说中,一位从企业白领转岗到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女主任,从一开始被动进入,到后来逐渐了解民情,全身心投入到为居民服务的繁杂工作中。小说同时也塑造了老中青三代居委会干部的群体形象。

  30年前,我刚当上专业作家时,曾到苏州的居委会深入生活,回忆和现实交织成一张大网,笼罩牵引着我的思绪。居委会主任,一个多么亲切而又温馨的名称。可是,这部小说写作的路途远没有如此“温馨”。动笔之前,我曾反复考虑,到底该怎样处理题材,最后发现,这一题材很难用其他手法去表现,至少目前来说,只有老老实实地回归现实主义,从塑造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去努力。

  不难发现,许多居委会干部胸怀为居民服务的精神,但也许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他们的工作平凡而琐碎,但自有意义和价值。问题是,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似乎总不太相信有愿意为别人做事、甘愿为他人着想的人存在。如何才能把我在生活中了解到的真实情况,艺术地反映出来,且能让人普遍相信接受,是写这部小说的最难之处,也是新的挑战。面对这样的难题,我想只有多下功夫,写出人物的丰富性、多面性、合理性,小说角色才能鲜活地站起来,令读者信服。

  《桂香街》的小说人物虽是虚构的,但有原型作支撑。我曾经采访过的居委会干部,时常在脑海中冒 出来。2015年春节后不久,我从不同的渠道,陆陆续续看到一个名字:许巧珍。她是江苏常州市吊桥路东头村社区居委会主任,是当地人口中的“最美小巷总理”,在居委会岗位上,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终年85岁。从查出病症到离开人世的最后半年时间里,许巧珍仍然惦记着居民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大家都劝她多保重,可就在大年初一,躺在病床上的她,还用手机“遥控”安排了春节期间居委会的工作 日程。给许巧珍送行的那一天,自发来了众多居民,那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给许巧珍鞠躬,更多人的眼眶中饱含热泪……

  要说在写作手法上,与我近些年其他作品相比,《桂香街》有一些新变化。此前我偏重对平常生活中荒诞现象的揭示,书写某一个人,其实写的是现代社会中许多人的共同特征,所以这个角色的外形也好,个性也罢,并不是十分重要,甚至会处理得有些含糊,因为主角更多是一个符号而已。比如短篇小说《我们都在服务区》,写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高科技通讯设备对现代人的控制,现代人和现代科技的关系,就是痛并快乐着,所以,虽然我写的这个主人公有名有姓,叫桂平,是某一单位的办公室主任,但其实身边许许多多人和他一样,对手机既爱又烦,这种情绪和他的个性关系并不是特别大。甚至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桂平。所以小说题目就叫 《我们都在服务区》,重点在于“我们”。

  而《桂香街》不一样,人物性格的独特性、高辨识度是格外关键的。比如主人公林又红,她的热情善良、爱管闲事又不服输的个性,决定了她从企业高管走上居委会主任这条路的可能性,如果换种个性,这事就不太可能;另一位人物余老师的城府、算计、爱面子,也是独一性的,如果不是因家庭背景的特殊情况,余老师不会走到小说后半部中呈现出的性格;还有小说中的“90后”代表小陈,属于边发牢骚边做事,她并不是无怨无悔类型的居委会干部,满嘴自我,但在工作中,她其实非常用心,她十分清楚,像桂香街这么复杂的社区,需要林又红这样的人来担当,所以她费尽心机,“引诱”林又红进居委会,这就是小陈的复杂性。

  而这样的设置决定,恰恰是生活给予和推动我的。我坚信,作家艺术家要脚踩坚实大地,身处沸腾的生活之中,而不是站在一边观看,或蜻蜓点水似的认识。生活中的社区工作、居委会,本来就是充满烟火气的,当我一走进,立刻就被亲切真实的气氛所吸引触动。大量所见所闻,推进了我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思考,所有感受,无不来自于居委会生活的第一线,来自那些生动鲜活的真实故事。所以,这回我选择回归现实主义,突出小说人物的个性和独特性。当然,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大地,就是人民,就是许巧珍,就是许许多多遍布全国的居委会干部。在如此厚重鲜活的社会生活面前,我唯恐心力不足,笔力不达。

  此前,居委会和普通居民的生活也曾出现在我的小说作品中,比如第一部长篇小说《裤裆巷风流记》就是在苏州念珠街居委会体验生活后所写,《锦帆桥人家》刻了一组性格迥异的个体户与居委会打交道的众生相;单是中短篇小说也有十多篇,如《小巷静悄悄》《拐弯就是大街》《采莲浜苦情录》《城市民谣》 《老岸》等。

  到了《桂香街》,有人形容它像是作者精心制作的一个容器——任这世间各种不同形式的爱在其中相互挤压又相互包容。透过这个装满鲜活市井气息的容器,足可一窥时代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希望与隐忧,亦可看到作家审视社会的理性和关怀众生的热心。

  我一直记得,有一位居委会干部说,居委会是面积最广博、分布最密集的一个筐,这个筐能不能把底兜住,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在每个活色生香的社区里,生活着各种人群,他们的生活同样织成了一张大网,复杂而又纠缠不清。作家如何面对“一地鸡毛式”的生活,又能反映出时代的特征,从写作中得到启迪思考?至少,我确确实实是怀着欢喜之心,力求捕捉平民生活的脾性和体温,耐心专注地呈现不同身心的游走和安居。(范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