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文艺博览

吴为山获颁“会林文化奖”:塑出中国人的精气神 发布时间:2019-01-22 来源:光明网 人民网

  1月18日,第五届“会林文化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的京师学堂举办,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获颁“会林文化奖”,并在颁奖典礼上致辞:

  尊敬的黄会林教授、尊敬的海内外嘉宾:

  非常荣幸获得会林文化奖。

  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早来了几十年的奖。因为与历届德高望重、著作等身的获奖者相比,我还需要更加努力。我知道,这是评委会“预付”给我的一份荣誉,充分体现了对我的期望、鼓励和信任。在未来的时光里,我会以此为动力,用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成绩来证实:这份厚重的会林奖项没有错颁。

  二十五年前,费孝通先生曾对我说过:一个人一生中把一件事做好就很不简单。你立志通过塑造中国文化人形象并传播世界,非常了不起。塑人是要塑精神的,要塑造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孔子时代的,苏东坡时代的,鲁迅时代的和我们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们是不一样的,得其神,胜于得其貌。

  季羡林先生说:通过塑像将中国文化精神融入历史发展生生不息的长河,扬中华之文化,开塑像之新天。

  杨振宁先生说:艺术与科学的灵魂同是创新。

  这些大哲从塑像谈神、谈文化、谈创新,对一个年轻的艺术工作者是多么大的鼓舞啊。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可以说全民经商,我所在的大学,许多教师弃教从商。我觉得,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没有精神的信仰,即使经济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我开始了为中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塑像以立时代丰碑。近三十年来,我在民族沧桑的历史中寻找我们祖先奋斗的轨迹,追问那自强不息的精神所在。在先贤哲圣的微笑中领悟道德的价值,并在他们沉思的表情中获得智慧的力量。塑像,实质上是对话,是仰望,是倾听。这种超越时间和空间,超越科学和专业的对话,使我实践了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在自然与社会之间,探索中国文化人的心路轨迹。当然,塑像的同时,这些贤哲也在塑造着我。

  今天,我创作的这数百尊铜像、石雕,以其文气堂堂、诗风浩荡的气象展示于世界多个国家。在那遥远的巴西,孔子伫立“中国广场”讲述仁义礼智信;在那德国古老的特里尔,马克思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青铜的身躯折射着千年思想家的光芒,这来自中国的塑像,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我出生于江苏东台的书香世家,家族中出现过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大师。我自幼蒙受家学熏陶,家父以诗教我。我深爱着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范仲淹、苏东坡……

  我自1978年高中毕业,曾参加过六次高考。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使我不断成长,在走出国门,放眼世界的比较中尤感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所以,“文化自信”是从我们内心涌动出来的!展望神州,黄河、长江不辞昼夜,奔向大海,作为文化的一份子,虽是沧海一粟,也当映辉人类文明的夺目光彩。

  回望自己走过的足迹,我曾在欧美游学,但终为敦煌、云冈、大足所召唤,我惊叹于东西方文化激荡,融汇中所展示出的中国精神、中华美学精神的强大生命力,由此我提出“写意雕塑”旨在以“我”之法铸“我”之魂。所感慨者,四海之内皆有知音。恪守中华文化,吸收世界文化,创造当代文化,此道不孤。所幸运者,我们躬逢盛世,新时代为我们开启了更为光明、宽阔的前景,以中华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构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在平和、平等的对话中,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变为中国文化被请过去,这正是我们今天传播的意义所在。

  2018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美育一直如影随形。它让中国人的生命不断积淀文化内容,于感性展开的同时完成理性的规范,成为中国人自我丰富、自我完善永不枯竭的动力。如今,中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我们将继续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立德,以美树人,以美储善,以美启真,以美养性,以美怡情,以美治言,以美导行,用美提升全民人文素养,沉淀文化自信沃土,塑造文化秩序与培养文明高度,进而用美去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校的美育搞好了,一代一代新人就会美起来,这种美在他们的思想、行为、作品中。他们走向世界,就意味着中华民族的美走向世界。

    尊敬的各位朋友,老师们、同学们,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有着深厚历史和优良传统的著名学府,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范二字是闪亮的航标。黄会林教授的师德和才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为她的人格和工作的热情所感动,此时此刻,在京师学堂接受以她名字命名的“会林文化奖”是对我永远的激励!

    谢谢大家!

    (吴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