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20日消息(记者李鑫)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儿,开始从四面八方飘来。这个春节您会怎么过呢?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的融合,有的人追寻传统的方式,有的人采用新鲜的理念。
四川阆中的邓开云和妻子常年在珠海打工,每年春节回家过年。以往,每当回家过年的时候,夫妇俩都会从珠海买很多现成的美食带给父母。今年他们做了一个特别的决定:磨玉米面、磨白面,炸撒子,灌腊肠,亲手制作一桌的年味。
邓开云:玉米面粗一点,又柔和一点,我们平常石磨磨的玉米面很少,过年的时候做一点点,给小孩吃。
邓开云说,过去,在他们武隆村,过年有石磨磨面的传统。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机器磨面取代了传统的工艺,很多人家图省事,直接拿钱买面。虽然面的口味是一样的,但是这背后是农村过往记忆的消失,以及年味的冲淡。
邓开云:白面,家家户户都有,天天都有。小时候我们磨面,就是这样坐在上面,一边吆喝牛,一年磨面,很高兴的。
今年,邓开云决定用石磨磨面,体验儿时的乐趣,顺便给城市长大的孩子看看农村曾经的生活场景。
邓开云:现在过年,我们就来磨一点玉米面,都喜欢吃,做点饼,做点糊糊什么的。
武隆村的年轻人有外出打工的传统,所以一过年大家都回来了,全村一下变得非常热闹。为了寻找乡村独特的年味,和邓开云一样选择石磨磨面的人越来越多。面磨好了,炸撒子,炸薯条,全村人忙活着,浓浓的年味儿飘了出来。
邓开云还有一项大活——制作腊肠。腊肠是四川人过年必不可少的美食,工序也相对复杂,杀年猪、切肉块、调制配料、腌制、灌肠、熏制等,需要好几天时间。腊肠的制作需要邓开云和妻子一起上阵。妻子说,重走这些工序,采用祖辈传下来的传统手工和古法,是时间的记忆,是生活的印记。
邓开云妻子:去坡上砍柏树,用柏树枝来生烟,用烟来熏肉,这是祖辈上传下来的熏制腊味的方式。
妻子说,回想起过去,尤其是打工在外的日子里,腊肠是最难忘怀的年味。什么是过年,她和老公在家里忙活着,听爸爸妈妈说说话,看看孩子们期待美食的眼神,享受制作的过程,这,就是过年。
邓开云妻子:就想吃家乡的这些味儿,爸爸妈妈就在老家给我们灌,腌好了腊肉给我们邮寄过去。在外面也能买到,但是那种感觉就不一样了,因为是自己家里爸爸妈妈亲自做的,有那种父母的味,有年味。
吃,是感受浓浓年味儿的一种重要方式。就在邓开云一家忙碌着做美食的时候,同村的老徐却在忙着另外一件事:通过手机软件从阆中市定制半成品的年夜饭。老徐说,这些半成品的年夜饭基本是套餐,除夕前几天提货,除夕当天会送到他家,在家里稍微加工一下很快就能摆满一桌。这种年夜饭里有城市的味道,家里的父母孩子可以有不一样的感受。
和邓开云、老徐不同,河南南阳的黄女士因为时间紧张等原因,无法回家过年,于是她开启了“反向团圆”的模式,在打工地杭州订起了年夜饭,把父母接到杭州。这个年,她要领着父母在杭州转一转,在城市里吃一个饭,过一个不一样的年。
黄女士:下去正好可以去西湖玩一下,晚上一起吃个年夜饭,热热闹闹的,也是一种新的过年方式。
在黄女士预定年夜饭的酒店里,酒店经理说,这几年年夜饭的预定都很火爆,包厢全满,大厅偶尔还有空位,接农村父母到城里过年的人越来越多。
酒店经理:现在都很火爆,就两人桌还有点位置,有些客人去年吃年夜饭的时候就把今年的座也预定了。
城市有城市的年味儿,乡村有乡村的年味儿,这种年味儿催热了乡村人到城里过年的“反向团圆”,也催热了城里人到乡村过年的感受愿望。
游客裴女士:城市里面也难得买,但是来到这边可以免费的吃,氛围也很好。
在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上海游客裴女士和伙伴儿玩的不亦乐乎。对她来说,哪怕是一碗粥,这乡野间的味道和城市里的也完全不同,品起来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至于赶大集,现场写春联等,都是新鲜的,这些都是浓浓的年味儿,是她和她的同伴儿最喜欢的。
裴女士同伴:很漂亮,比我们平时买的更有亮点,更有特色,我想把它带回家。
吃着,买着,玩着,逛着,裴女士在欢乐中迎接着春节。至于住,这些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以及民宿的发展,裴女士说,精致的装修、齐全的设备,推开窗户就能够直接看到乡间的无限乐趣,刷新了她对乡村旅游旧的认知。
裴女士:原来觉得住宿条件可能没那么好,卫生状况也怕没那么干净,来了之后发现比城里很多酒店还要好。
遂昌县大田村农家乐协会副会长谢金婉:到目前为止,我们村的年夜饭预定量已经超过一百人次,大多是杭州、上海、苏州等城市过来的,好多是老面孔,来了好多年了。他们特别喜欢我们农村这种浓浓的年味,还有非常热闹的乡土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