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23日电(记者殷耀、勿日汗)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员对一处11年前发现的古城遗址进行新一轮考古发掘确定,这一城址为防御突厥等北方民族而修建的唐代横塞军军城遗址。
此次考古发掘领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说,唐朝防御北方民族,并不是修筑长城,而是采取“军镇加游防”的方式,囤积重兵于若干个据点,外围配合以游军巡防。横塞军就是这样的据点。749年,唐朝为加强防御能力,修筑横塞军,武状元郭子仪任横塞军使。但由于“地偏不可耕”,横塞军军城使用5年便废置。
考古人员早在2007年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境内发现一处古城遗址,命名为新忽热古城遗址,但未确定年代。2018年,考古人员对古城遗址进行新一轮考古发掘。
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00米,东西宽790米,东、南、西三面墙体中部各设有1座城门,城门外均带有长方形瓮城。为防御主要来自北方的敌人,古城没有设北城门。
2018年的考古发掘主要对古城东门、东瓮城门和城内建筑进行清理。经清理发现,在建筑遗址地面上有一层保存状况较好的白灰面,厚度2厘米—4厘米。发掘区出土的砖瓦及莲花纹瓦当等均为唐代遗物。
“通过此次考古发掘,结合相关史料记载,可认定,新忽热古城为唐代横塞军军城。”张文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