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1958年7月1日,毛泽东同志得知江西余江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写下了这篇《七律二首·送瘟神》。
60年后的12月14日,以余江血防纪念馆为基础进行整体提升改造而成的中国血防纪念馆,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揭牌开馆。
从沉重到昂扬,这座占地面积6483平方米、建筑面积2464平方米的长方形四合院钢筋混凝土建筑,记载下了中国当代史上令人难忘的一页。
步入纪念馆,迎面而来的是一组动人心魄的雕塑:高举“一定要消灭血吸虫”大旗的劳动人民、挺立人群之前的党的干部、手持听诊器的血防医务人员,展现出干部群众与瘟神作斗争的英雄气概和磅礴力量。
纪念馆分为序厅、血防展厅(第一部分“瘟神肆虐”、第二部分“吹响号角”、第三部分“余江首捷”、第四部分“举国行动”、第五部分“合作共享”)和尾厅,全景式地展示了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历程与成就。
如今的人们很难想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血吸虫病危害人民之深重:流行省份12个,流行县324个,钉螺面积100多亿平方米,血吸虫病人1100万人,受威胁人口达1亿人。许多得了血吸虫病的患者,腹大如鼓、骨瘦如柴,完全丧失了劳动力。
湖北省阳新县20世纪40年代有8万多人死于血吸虫病,700多个村庄被毁灭,荒芜耕地约23万多亩;
浙江省常山县在新中国成立前10年间,有9917人死于血吸虫病,全家死绝的1963户,毁灭自然村48个……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这是《七律二首·送瘟神》诗篇里对当时血吸虫病流行状况的描述。
“一定要消灭血吸虫!”“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1955年冬和1956年春,新中国发出了庄严号召。随即,疫区各地和各相关部门积极行动,掀起了送瘟神的高潮。
2006年,国务院颁布《血吸虫病防治条例》;2008年,全国达到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2014年,国务院提出实施消除血吸虫病战略;2015年,全国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2017年,《“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出台……
全国血吸虫病患者,从建国初的1100多万人,到21世纪初,减少到80多万人,目前只有约3万人。
一份份全国血防工作的珍贵照片、书籍文献和历史实物,在中国血防纪念馆里呈现。
“中国血防纪念馆,既是展示我国血防历程和成就的纪念馆,也是收藏血防工作文物和史料的博物馆,更是弘扬血防文化和传播血防知识的科普馆。”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丁晓群说,“它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而作出的不懈奋斗。”
“群策群力、科学防治、甘于奉献、誓送瘟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毛群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我国正对血吸虫病实行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到2020年将有效控制和消除血吸虫病的危害,到2030年,全国所有流行县达到消除血吸虫病的标准。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作为血吸虫病控制成效最为显著的国家,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血吸虫病治理,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目前,全球有78个国家或地区流行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东南亚等国,有近8亿人受到血吸虫病的威胁。Uwandani示范区是中国援助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项目的综合示范区,自2017年以来,在中方和非方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人群感染率从项目初期的8.92%,已下降至目前的1.36%。
“我国的血防经验,不单能够在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也能够在世界上发扬光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