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12月13日电 题:青海门源县第一小学:百年老校的40年变迁
新华社记者张大川
从低矮平房到三幢教学楼,从烧煤添柴取暖到集中供暖,从一块黑板到交互式电子白板……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第一小学自改革开放以来教学的条件、方法和质量均得以改善,更令人振奋的是,高原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意识也得以显著提升。
进教室从“先烧炉子”到“先脱衣服”
在门源县第一小学任教25年的数学教师马玉莲曾是这里的学生。“上世纪八十年代,每个教室都有煤炉,但是只靠烧煤取暖的话,学校资金撑不过冬天,所以学校组织我们上山砍柴,往返要六七公里。”马玉莲说,高原的冬天不好熬,那时候老师进教室先烧炉子,同学们进教室先搓手跺脚,如今学校集中供暖,孩子们一到教室都是先脱衣服。
这所位于祁连山南麓的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05年的私塾学堂,百余年间数次搬迁改建、更名拆并,现今有34个教学班、1641名学生,是一所由青海省教育厅命名的“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50岁的英语教师李玉莲与这所学校缘分匪浅:1976年她到这里上学,后来又回到这里教书,两个女儿也先后在这里上学。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校还是一排平房,低矮破旧、四面透风,教室内长条凳、双人桌,有些同学还得从家里带凳子。”李玉莲说,直到1992年,学校建成了一栋三层教学楼,不过全校只有一件电器,就是“大喇叭”。
“2001年学校建成了电教楼,为了尽早开设计算机课,全校50多位教师,每人拿出一个月工资为学校凑钱装备起了计算机室。”门源县第一小学校长王虎元说,也是这一间教室,为学校成百上千个孩子的广阔未来打开了崭新窗口。
王虎元介绍,由于全县学校布局调整,2013年8月,门源县第一小学重建完毕,再到今年,学校三幢教学楼焕然一新,操场平整干净,建筑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机器人室、科学实验室等各种功能教室应有尽有,校园局域网、宽带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一应俱全。
教学方法从“死记硬背”到注重个性化发展
在教学楼一楼北侧明亮的音乐教室里,摆放着30余架电子琴。自从韩俊杰一年前加入电子琴社团后,他每周都可以在这里练习一到两次。欢快的乐曲随着他灵动的手指跳跃在琴键上,令人赏心悦目,虽然不到9岁,但他已经可以弹奏《黄河大合唱》等曲目。
“2013年以来,学校成立了不少社团,如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手工制作、国学等,这对于开发学生兴趣特长、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马玉莲说,这种教学方法在30多年前根本难以想象。
除社团外,陆续建成的计算机室、机器人室、科学实验室等功能室也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前自然常识实验要么出自老师嘴里,要么出现在黑板上,现在科学实验室可以直接做……依托机器人室,学校明年计划参加全省机器人大赛。”王虎元说。
门源县第一小学副校长张玉来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班里往往只有两个老师,而且多是中专生,语文老师什么课都得带,课本上的很多东西老师自己都没见过,只好凭想象或者想方设法搜集画报讲给学生听,兴趣爱好方面学生也基本没有选择空间。
“如今学校有85名专职教师,文凭都在大专以上,其中本科生54名,我们还陆续引进了10余位音乐、体育、美术、科学教师,完全可以满足孩子们正常的教学需求。”王虎元说,2014年3月学校还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和生动地呈现课程资源。
改革开放促进家庭教育观念悄然转变
门源县是以回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马玉莲回忆,她上小学的时候,班里好多农牧区的同学只有经名没有“官名”,有不少同学的“官名”还是老师给起的,身边还有不少玩伴没能上小学。这从侧面表明,当时农牧区家庭教育意识普遍比较淡薄。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门源县开始加快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农牧区百姓开始进城务工,视野逐渐变得开阔后,务工子女也陆续进入县城接受义务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王虎元说,如今学校90%的学生都来自农牧区。
张玉来说,还有一组数据能够说明高原民族地区家庭教育意识的提升,现在门源县第一小学服务区内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每年向高一级学校输送300多名合格的小学毕业生,学生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在这里没有任何问题”。
10余年来,门源县第一小学升学成绩在全县始终名列前茅。“下一步学校将重点打造国学经典为主题的‘书香校园’,江苏大学支教团正在打造‘金陵书屋’,现在学校图书室已有33000多册图书。”王虎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