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时,那些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商场店铺勤勉工作的劳模们并没有想到,他们的人生即将发生改变。
1992年,全国总工会在中组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原中国工运学院)创办了劳模本科班,从优秀工人中选拔干部,培养跨世纪后备人才。这意味着,来自基层一线的劳动模范有了免费读大学的机会。
26年,607名劳模本科班学员,607个非凡的人生。走进大学课堂,劳模们获得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更开启了一扇通往崭新人生的大门。
追寻劳模班走过的年年岁岁,感受劳模精神与时俱进的光彩与力量。
2017年11月25日,正值北京的深秋。有着68年建校历史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校园里,秋色正浓。红色的枫叶、黄色的银杏、绿色的松柏,缀满枝头的柿子,这一切都让回到母校的贾向东怀念起读书的时光。
这趟回北京,他是受邀参加纪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办劳模本科教育25周年研讨会的。想到能见到劳模班历届校友,与老师促膝而谈,一向沉稳的他激动了好几天。
“我们1992年入学时,是个很特殊的群体,班里的同学来自17个省(区、市),年龄最大的38岁,最小的21岁……”会议室正中的大屏幕上,已经54岁的劳模班首届学员胡建明淡妆长发,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
胡建明,进入劳模班的时候,还是一名纺织女工,现在已是湖南省株洲市总工会副主席;贾向东,从普通的一线技术工人,成长为山西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一幅幅劳模前辈的老照片,一个个决定劳模班走向的转折点,一个个通过学习获得淬炼的励志故事,深深吸引着2017级劳模班班长张鹏。
4年的大学生活,改变着劳模学员的生命轨迹。他们用亲身经历告诉学弟学妹:时代需要劳模,需要劳模精神。劳模要与时俱进,劳模精神要代代传扬。
胡建明入学那年,张鹏正在部队当汽车兵,贾向东还是一个农村娃。
参与改革开放、当选劳动模范、免费上大学……彼时的张鹏和贾向东,绝想不到这些“高大上”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2017年3月,45岁的张鹏成为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的一名大学生。
铁质的上下床铺、清爽的碎花窗帘、独立卫生间、书桌书架、台灯电脑,还有窗外操场上传来拍打篮球的“砰砰声”……步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天起,张鹏觉得自己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迟到20多年的大学梦实现了”。
张鹏出生在辽宁铁岭一个小镇,从小父母离异,早早便辍学养家。1990年入伍当兵;1994年离开部队后,他拿着仅有的1.8万元退役津贴创业,从洗车工到服务员,从卖掉房子购买第一台校车,到成立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家校车车队;从组建爱心车队,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到抢险救灾、照顾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学生、免费接送高考生……依靠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张鹏,也用自己的方式传播着“爱与温暖”。
生活富裕了,“上大学”的念头又开始在他心中萌动。
2016年的一天,张鹏的劳模朋友兴奋地告诉他:自己要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读书了。
“我能去吗?”张鹏怀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了辽宁省总工会领导。
“你是全国劳动模范,绝对符合条件。”领导爽快地答应了。
申请入学的过程十分顺利。在通过了入学程序后,张鹏如愿以偿拿到了盖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招生办公室”红色公章的录取通知书。
少年时坎坷,青年时拼搏,中年时读书……张鹏觉得自己的日子越过越美。
入学第一天,班主任就给张鹏安排了一份“要职”——2017级劳模班班长。“张班长”很称职,放下行李,就开始张罗着帮即将同窗四年的劳模同学搬行李,布置宿舍,带着大家参观校园。
“又可以结交新朋友了,而且全都是各行业的精英!”在张鹏眼里,大学生活充满了新奇。
劳动经济学、劳动法、工会法、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应用、中国工运史、世界工运史、大学英语……每堂课,身材魁梧的张鹏都坐在第一排。“给我们授课的都是学院的‘大牌教师’,一定要抢个好位子。”
每开一门新课,张鹏还会做一件事——拉着授课老师在黑板前合影,然后把照片上传到个人QQ空间,作为永久纪念。“即便以后年纪大了,我都不会忘记为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他觉得,这是对老师最好的尊重。
为适应劳模特点,学校有针对性地规划了课程设置:40门课程涉及通用素质能力、专业素质能力和专业技能三个板块,致力于使学员在掌握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之上,在工会与工会工作、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企业管理与相关法律、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能、企业文化等领域能够有所专长。
结合课堂教学需要,学校还开设了“第二课堂”——定期组织劳模学员到实践基地、厂矿企业、基层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学习,组织劳模大讲堂、党员知识竞赛,组织劳模学员参加大国工匠与国家创新发展论坛、大国工匠进校园等活动,不断扩展着劳模学员们的视野。
毕业22年的胡建明觉得,4年的劳模班学习给她的人生画出了一条分水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而是头脑里想的东西不一样了。”
1993年,胡建明第一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这年的金秋十月,劳模班学员幸运地参与了一项重要工作——为中国工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服务。
站在万人大礼堂里,胡建明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优秀工会干部、著名劳模和一线职工。
“工会工作怎么干”“全国职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大家谈论的话题,为以往“只顾埋头纺织”的胡建明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同时她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工会的作为和工人阶级的力量。
1996年,胡建明大学毕业了。“离开校门的那一刻,不是学习生涯的结束,而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带着班主任的这句临别赠言,怀揣中组部《关于确认中国工运学院劳模本科班毕业生干部身份问题的批复》,胡建明踏上了回家的列车。
那一年,国有企业效益普遍下滑,许多国有企业开始了新一轮改革。其中,也包括株洲市麻纺厂。
胡建明被叫到了株洲市总工会主席的办公室。“小胡,市总需要工会专业人才,你这四年学到的工会学知识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不如,来市总工作吧!”主席笑盈盈地看着胡建明。
批编制、调档案、办手续……胡建明说,自己就这样懵懂地成为了一名工会干部。
她工作的第一个部门是研究室,负责信息采集和数据统计。为了写好信息简报,胡建明每天坐公交车到各厂走访,“看看改制中职工权益有什么新情况,企业工会工作有什么新亮点”。一年后,她“用脚底板”踩出的简报,在全国工会系统名列前茅。
每年汇总统计数据,正是株洲最冷的冬季。当时,株洲市总工会只有一台286电脑。胡建明在劳模班学会的电脑知识正好派上了用场。她每天脚下垫着电暖炉,手边放着电话机,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几千个数据,一点一点抠,遇到统计误差,就挨个给基层工会打电话。
“统计数据应该反映工会工作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基层单位,如果我们的数错了,汇总到全国总工会,可能就会对相关判断与决策形成误导。”胡建明觉得,自己的方法虽然笨拙,做的事情却很有意义。
胡建明的工作得到了株洲市总工会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很快,她当上了研究室副主任,女工部部长,帮扶中心主任,市总工会副主席。
年纪阅历在增长,胡建明“拼命三娘”的工作劲头丝毫不减——2002年4月,在全省创办首家工会女职工周末学校,2010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2003年,建立株洲市总工会职工维权帮扶中心,消除帮扶盲点;2012年,成立首家劳模技术创新工作室,建立“株洲工匠”人才库,设立职工科技创新进步奖……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每一项工作,胡建明都拼尽全力做到最好,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做实了“娘家人”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