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12月4日消息(张亚宁 崔东浩)“为了祖国别家乡,万里踏征程。我的青春无悔,为国出征,无上光荣!”在赴南苏丹维和的前一晚,刘俊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段话。谁都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丫头竟然做出了一个如此不平凡的决定——出国维和。
在很多人眼中,“维和”就是危险的代名词,而“非洲”更是贫困战乱的化身。但当这两个词叠加在一起时,刘俊没有退缩。她知道,接受维和任务就一定会承担风险,但如果放弃此次任务,肯定会留下终生的遗憾。
付出,更有收获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我刘俊,扛枪为人民。”刘俊豪气万丈地抛下这样一句话,收拾行囊离开家乡,穿上了军装。
最为宝贝的长发被剪掉时,她眼睛眨都不眨,但当她3000米跑落在最后、条令条例考倒数第一时,这个豪爽的北方姑娘却红了眼眶。从军之路根本就不像刘俊刚开始以为的轻松,她刚刚迈出第一步就遭到了现实的重击。
“刘俊,加油!别人都可以,你也能行!”她时刻用这句话激励自己。战友们比拼体能时,她总是比别人多跑一圈,多做几个俯卧撑;战友们背条令条例时,她也会默默地多背上几分钟。
从体能落后到“体能达人”,从条令白痴到“记忆王者”,她实现了从“丑小鸭”到“野天鹅”的华丽蜕变。
危险,但却光荣
当听到所在部队接到组建第四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的任务时,刘俊的内心充满期待,对于她来说,这一定会是军旅路上别样的风景。一番思考后,她把决心出国维和的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却给了刘俊完全不同的反应。
同大多数的父亲一样,刘俊的父亲对她的决定表示完全赞同,父亲对刘俊说,当兵就是要大干一场,这条路就是要走得轰轰烈烈,才更有价值。
但母亲的反应却让刘俊犯了难。听完刘俊的话之后,母亲迟迟没有回应,直到深夜,睡得迷迷糊糊的刘俊被手机铃声吵醒,打开手机,一条短信躺在刘俊面前:“俊俊,咱们不去好不好,妈妈害怕,妈妈不能没有你。”
看完这条短信,刘俊的眼眶湿润了。她告诉母亲:“妈妈,维和危险但却光荣,这也将会是我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
这场母子之间心灵的博弈,终究以母亲欲言又止的妥协而告终,但刘俊怎么也忘不掉送别时母亲转过身悄悄抹泪的场景。
辛苦,但却值得
“我在黄沙漫天的非洲大地。”刘俊赴非洲后不久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配图是满面尘土仍旧笑容灿烂的她和战友们。朋友们看到这个倔强的小姑娘灿烂的笑容,反而更加心疼。
“俊俊,你黑了。”
“俊俊,你们那里都没有水?可以洗头发吗?”
“俊俊,你在那边是不是吃的不好,都瘦了。”
面对朋友的关心,刘俊大方地表示她在非洲生活很好,组织上关心照顾她们,尽全力为她们提供最便利的条件,只是刚刚执行完任务回来,还没来得及梳洗。听到这些,朋友们才放下心来。
在非洲的日子里,刘俊和战友们住的是集装箱,吃的是炊事班烹制的简单而营养的餐食。她执行过武器禁区巡逻任务,也参与过短巡护卫,在她心里“上岗就是上战场”,所有的维和任务都神圣而光荣。
有没有危险?有的,战火无数次在眼前点燃,枪炮声无数次在耳边响起,死神一次次擦肩而过。但是这个倔强的小姑娘,没有退缩过。
她不仅工作认真负责,在生活上也对非洲的人民关爱有加。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刘俊碰到一个连衣服都没有的小男孩赤着脚在村子里走,这个场景让她无比心疼,她亲自为小男孩缝了衣服,这是她第一次做针线活,手上被扎得千疮百孔。
非洲的贫困战乱更使她向往祖国的和平与安宁,但她仍愿像一棵树一样,扎根非洲大地,守护一片满目疮痍的土地和那里饱受灾难却仍然顽强乐观的人民。她愿尽自己所有的力量,成为风暴来临时的一个屏障。中国军人的家国情怀在她的血脉里流淌,她愿用爱、温暖、使命与担当,成为擎天的柱、承重的梁。
她说,生活虽然辛苦,但却值得。她为自己的青春涂上了一抹倔强的蓝色!
“我们出征,忠诚燃烧在心中;我们出征,热血青春守安宁……”嘹亮的歌声响彻天边,营区里,五星红旗随风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