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民群众在实现温饱生活之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正在不断的增长。改革开放40年来,在经济物质领域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我国文化建设同样迈出历史性步伐,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兴盛是民族强盛的重要支撑,在四十年文化改革的长卷上,文化匠人们正在为中国千年文化的历史传承而努力奋斗。
2006年秋天,杨正江大学毕业回到紫云县,之后分配到松山镇人民政府,当上了驻村干部。2009年的春天,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与申报工作的需要,县文体广播电视局借调杨正江到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小组。杨正江重新踏上麻山路,去寻觅那个困扰着他多年的声音,他要把来自麻山的这个声音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过程中,紫云的《亚鲁王》开始进入文化人的视野并被外界广泛关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亚鲁王》纳入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组织大量人力物力予以搜集、整理、翻译。紫云自治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和翻译工作,于2009年秋天成立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抢救保护工作小组,县委书记辛卫华任组长。在紫云自治县文体广播电视局设立亚鲁王工作室。历经三年的搜集、整理和翻译工作,英雄史诗《亚鲁王》第一部由中华书局成功出版。2012年2月21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协办的“中国英雄史诗的重大发现——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出版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寻觅麻山的“声音”
杨正江从一个人的少年孤军奋战到青年时代组成了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的团队,十数年来历经了辛酸。杨正江和杨正江的团队从小在麻山长大,大家都和杨正江一样充满着梦和理想。在我们进入麻山寻觅这些声音的时候,杨正江和小伙伴们遭到了同龄人的不理解、不认同,在大家的眼中成了“旧社会”的缩影,成了“牛鬼蛇神”。
贵州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是传统农业的乡土社会,人们在自己的土地上世代传承着自己的文化。现在大量的年轻农民离开了土地,离开了生养自己文化。人进了城市,文化还在农村,文化传给谁?
杨正江告诉记者:“只有传给暂时还留在乡土上的中小学生和留守在乡土机关单位工作和教育岗位的知识分子。然而,多数知识分子学识返乡严重受到外界的影响,抛弃拒绝本土文化;中小学按现行教育体制只能受到正规的国民教育,中小学生与乡土中的民族民间文化隔着一堵无形的墙,他们看得见这些遗产,却不能触摸和传承这些遗产。”
即使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已经被列入2012年中国的六大学术大事件,但是杨正江依然是家乡最没有出息的大学生,和杨正江一起走出大山读书的同龄人们依旧看不起杨正江和杨正江的亚鲁王事业。艰难的道路成为杨正江团队坚强的理由,他们要拯救麻山,拯救历史的遗音!当拯救呼吁出口,便写下了日志:2009年,麻山感动了。2010年,麻山已经泪流满面。泪水已经成为了杨正江们美丽故事的缩影。于是,杨正江们每个人演绎了感动自己的故事,成为了具有悲情色彩的麻山文化壮士!
杨正江说:“我们要坚强起来,我们有县委县政府的帮助,我们是文化守望的希望,我们又是一个牢不可破的大家庭。
“守望麻山,做一名坚强的基层文化战士!”成为了杨正江团队的信仰。
亚鲁王田野团队在2012年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完成了1778名东郎的田野调查登记,建立健全数字化档案;先后建立了24个亚鲁王文化传习基地,在麻山设立一个联系工作站。并先后在这里成功举办了三期苗文培训班。当把英雄史诗收集整理翻译出版圆满以后,杨正江的团队们将是英雄史诗年轻一代的传承人,是《亚鲁王》档案的守望者和保存者,做一枚民族民间文化的化石,让后人阅读研究。
2013年春天,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一行人到县和县委书记交换意见,要调动杨正江到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去从事亚鲁王文化研究工作。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选择,对于杨正江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上升机会,如果上了这个平台,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学习理论知识和考研究生,未来更好地研究亚鲁王文化事业。但是,他还不能走,亚鲁王田野团队的7个弟兄们需要杨正江,大山需要杨正江,英雄史诗的收集整理翻译和传习传承工作需要杨正江。几千名东郎更需要杨正江。于是,杨正江带领团队夜以继日的开展亚鲁王文化的原始录音、录像的搜集和翻译整理。在2011年11月出版的第一部《亚鲁王》基础上,截止2016年10月,杨正江的团队已经完成了第二《亚鲁王》书稿和《创世纪史诗》的翻译工作,所有书稿等待筹集出版经费出版发行。
拾起历史的“沉淀”
麻山没有水,有是只是裸露的石山和空气,贫穷是麻山的代名词。这里不曾具备人类生存的三大自然条件,为了寻找梦中的家园,如今多少人已远走他乡,为了生存去打拼。是这一帮东郎,把历史颂吟了几千年,在演唱与讲述中不断坚强;是这一群亚鲁王文化受众,他们用顽强的奋斗精神去战天斗地,在“一碗泥巴一碗饭”的石窝中,以不可动摇的民族信仰,不断延续传承和传播亚鲁王文化,支撑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杨正江体悟了同胞们的艰辛,他深刻饿意识到要能继续传承亚鲁王文化,就必须让受众从亚鲁王文化中得到利益。为此,杨正江在从事抢救挖掘和传承保护亚鲁王文化的时候,时常深入麻山腹地进行采集工作。看到了深居麻山腹地的亚鲁王文化受众的生产生活,深度了解到了麻山腹地同胞们在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他们的生活非常艰难,条件非常艰苦。杨正江一直在思索着如何让亚鲁王文化回馈亚鲁王文化受众,让麻山腹地的同胞们得到收益。
守望文化的“腾飞”
杨正江以曾经于2011年6月成立的紫云自治县亚鲁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平台,以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为主要研发阵地,不断将亚鲁王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加以转化利用,筹谋构筑拓展和文化扶贫的发展思路。
2016年,杨正江将亚鲁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加挂在中心试行运作,同时以中心临聘工作人员为员工,一身二用,并组织大家集思广益,拓宽公司发展思路,经过系列整合,要求员工从自身周围的生活圈带起,引领大家以家庭作坊的方式从事竹编工艺、野生蜜蜂驯养、原生态食品生产、土布织染、刺绣制作、民族服装裁剪等,期许带动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通过不懈努力,将亚鲁王文化转化为文化产业,努力推动紫云自治县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品位,促进坐落杨正江县的国家4A级名胜风景区格凸河与地域特色文化亚鲁王文化接轨,激活公路沿线农家乐餐饮文化发展。同时,还以亚鲁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采取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引领群众脱贫致富,深得广大群众好评。
经过一年试运行,致力于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换利用,在运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了一些文化扶贫的发展经验。2017年4月,公司以杨正江县格凸河镇坝寨村为基地,租用民房作为公司门头,组织农户进行集中生产和销售。5月,在县民宗局的扶持下,公司电商门户得以建立起来,并开始在淘宝网上挂公司商品销售,公司通过质量过硬、原生态无污染的拳头产品,在网商销售中取得了良好用户信誉,带动了一批亚鲁王文化受众率先脱贫和受益。虽然,当下成效不是很显著,但他相信,通过同胞们的共同努力,文化扶贫的社会效益会越来越好。
在从事文化扶贫工作中,更加迫切的感受到文化扶贫工作的艰巨和困难,其成果来之不易。因为杨正江是在浓郁的非物质文化氛围中成长,如今再用文化扶贫的方式回馈和引领同胞们去脱贫致富,虽然路途坎坷,但杨正江会一如既往的行走下去,为进一步推动杨正江县文化扶贫工作,在脱贫攻坚的战壕上,加快向社会传播和转化利用亚鲁王文化,为打好打胜紫云自治县脱贫攻坚战役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