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冒着黑烟的蒸汽机车到新能源“空铁”,从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火车到时速三百多公里的高铁,从“彻夜排队”到“掌上购票”……改革开放40年来,以铁路为代表的中国交通事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走向成熟。而在这发展的背后,则离不开无数铁路人的默默付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工务段轨道车司机薛萍,就是这其中普通却又特殊的一个。
作为目前长三角地区唯一的一位女火车司机,这位年仅24岁的陕西姑娘,已经能独立驾驶着重达几十吨的轨道列车奔波在全国各地,运送铁路维修养护人员和物料。
谈到选择做一名“火车司机”的初衷,薛萍坦言,自己与铁路之间是有“缘分”的。这个缘分,还要从小时候开始说起。
七岁之前,薛萍其实是没有见过火车的,只是偶尔会在电视上看到这个“漂亮的大家伙”:“大大的烟囱往外冒着烟,很气派,车轮子在钢铁上转得好快,铁路也很漂亮……”荧屏里“气派”的蒸汽机车,构成了她对火车的最初印象。
后来,妈妈带着年幼的她坐车去看望外地工作的爸爸。那是薛萍第一次真正地见到火车,绿色的车皮,一顺溜的窗口,座位上的她兴奋不已,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有意思。那个时候的她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居然会成为这个既漂亮又有意思的“大家伙”的驱动者。
出于对火车长久以来的喜爱,长大后的薛萍选择了报考铁路学校。毕业那年,上海铁路局集团公司到学校招聘,她跃跃欲试地报名了。最终从班里50多名同学中脱颖而出,并于2016年8月份正式进入杭州工务段工作。
当时工务段刚好缺轨道车司机,薛萍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被调整到该岗位。
由于薛萍在大学里学习的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火车驾驶对于她来说,几乎等同于一个全新的领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学起。
零基础学习火车驾驶并非易事,首先就是理论知识关。“在学校的时候没有学过机车方面的知识,对机械根本不懂,但到岗位上却发现专业术语很多。”薛萍说,刚开始自己只能靠死记硬背,学起来非常吃力。但是面对困难,她并没有放弃,而是抓住一切能利用的时间刻苦学习。从早上7点到晚上8点甚至更晚,每天都面对着无数待背的知识点和待解答的试题,“像是回到了高中时代”。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去年年初的全国理论考试当中,3600多名学员最终只有半数通过考试,而薛萍,则是其中唯一的一名女生。
理论考试通过后,薛萍开始学习实际操作。她到现在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跟着师父上车时的情形:“很激动,也很忐忑,还有一点点恐惧。”她好奇地观察着车上的每一个部位,同时不断地问自己:“这么大的车,我真的能把它开起来吗?能不能安全驾驶?”最终,对于火车本身的喜爱和工作的热情战胜了内心的恐惧,也让她更加坚信了自己能够开好火车的信心。
检车、踩离合、挂挡……这些都是力气活,身为女孩子的薛萍要做好这些显然要比男生更辛苦。为此,她也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踩离合对于腿部力量的要求很高,因为负重几十吨的火车的离合本身就很沉,而且在进行收卸料作业时需要处于半离合状态,脚要一直踩在离合上,送一半抬一半。”为了训练腿部和胳膊的力量,她每天都要到健身房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挂挡、踩离合这些以前做起来十分吃力的动作,逐渐变得顺畅起来。虽然现在薛萍平时开的是新型高铁轨道车,并不需要挂档、踩离合,但她依然保持着每周三到四次的锻炼,“练久了,形成习惯了。”
在薛萍看来,驾驶火车不仅费体力,更是对脑力的考验。“司机在驾驶时必须全程全神贯注,对各种路标的反应,对信号机的确认、呼唤应答,道口附近的变速、瞭望等等,这些都要需要司机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每次出乘短则五六个小时,长则七八个小时,中途若是遇到车站或者给客车让道的情况,也能有20多分钟的休息时间。薛萍有时会在车上做一些简易餐,而到了晚上则基本上都会用泡面来填饱肚子。由于车上没有厕所,她一般很少喝水。对于这些,薛萍却并不以为意:“实际上当你认真工作的时候,你的意识里对吃和喝是没有过多要求的。”
在薛萍看来,热爱、团结、不断学习、不怕吃苦,这些是成为一名合格的铁路人必要的素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首先要热爱这份工作;每次出车都是合作性的,所以要有团结意识;线路知识、数据在不断更新,所以人也要不断地学习;夜班多,工作量大,更要不怕吃苦。
每当面对工作中的一些困难和挑战,她都会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父亲说的那番话:“不忘初心,坚持到底。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做到不放弃、不畏惧、不怕吃苦,先苦才能后甜。”
家人的支持和鼓励让薛萍在工作上更有干劲儿,而她出色的表现也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杭州工务段党委书记许亮表示,薛萍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良好精神状态、挑战精神和实干精神在年轻人当中十分难能可贵,他希望未来能有越来越多像薛萍这样的青年铁路人,不断为新时代铁路工作的发展做出努力。
今年4月份,薛萍通过了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实作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火车司机。她表示,接下来自己会不断学习新的铁路知识,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但不可或缺的火车司机岗位上,为祖国的交通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中国青年网记者 叶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