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魅力中华

乌镇:千年古镇演绎文化传奇 发布时间:2018-11-29 来源:光明日报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基层行·乡镇篇】

  光明日报记者 陆健 严红枫

  “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漫长的岁月和迢迢千里的远隔,从未遮断我的乡思”,这是茅盾笔下一段饱含深情的文字。在茅盾的诸多作品中,这座千年古镇散发着世外桃源般的气息。

  古朴的水乡、高高的屋檐、黑黑的窗棂、长长的青石路、窄窄的街衢、幽幽的水巷、瘦瘦的乌篷船……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美誉的乌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也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还有1300多年的建镇史。

  1938年,费孝通写下社会学名著《江村经济》,对现代化和城市化把传统农村撕扯得支离破碎表示担忧。一个世纪里,农村确实在衰败。但人们没想到的是,在距离江村27公里、同样曾以养蚕为主业的乌镇,一场新的城乡文化试验正在进行。

  江南奇景水中乡,后巷前街舟楫忙。行客欲知乌镇事,小桥黛瓦话沧桑。文化乌镇唤醒了千年古镇的鲜活灵魂。

  “枕水人家”只剩下文化

  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纽约回到故乡的著名作家木心,看到的是破败不堪的乌镇。“‘故乡’,就是‘最熟识的地方’,而目前我只知地名,方言,没变,此外,一无是处……永别了,我不会再来。”失望伤感的木心写下《乌镇》一文。

  彼时,拂袖而去的木心没有想到,自己还会再回来。2006年,79岁的木心回到乌镇,定居于晚晴小筑,住到终老。

  一切变化始于1998年。彼时水乡周庄已闻名遐迩,但乌镇依然很穷。没有一条平整的道路通往乌镇,挨得近一点的是公路湖盐线,但它也不通乌镇,只有一条小岔道,坑坑洼洼,下雨就成烂泥路。当时乌镇人有句口头禅:汽车跳,乌镇到。

  那时的乌镇,没有像样的工业,只有几家传统工厂:米厂、丝厂、铁锅厂、水泥厂、酒厂、服装厂等。稍微读过点书的人都出去了,年轻人更是远走他乡,留下老弱病残。

  那时的乌镇,太土太穷太闭塞,只剩下一张文化牌可出:茅盾故居。“不做等死,做一做可能有救。”抱着忐忑的想法,当时的乌镇镇长周发荣牵头做旅游,想在茅盾故居修葺一些旧房子,希望能吸引游客,从而让乌镇人民脱贫致富。

  “当时并没有对历史建筑保护考虑详尽,只是单纯想打茅盾牌。”如今担任乌镇旅游公司顾问的邵云回忆。1998年年底,一些房子修好了,钱花光了,但游客并没有蜂拥而至。

  1999年3月,陈向宏临危受命,以乌镇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主任的身份来到乌镇。管委会后来改成“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即管委会和乌镇旅游公司,陈向宏兼任主任和董事长。由此开始了乌镇东栅的开发保护。

  谁也没想到乌镇文化能走到今天的方向,包括陈向宏自己。那时他的思路也很传统:一边对水乡建筑进行修缮,一边寻找古镇文化亮点。

  在乌镇的古戏台下,陈向宏召集一群老人们讨论:老底子的乌镇究竟有什么文化活动?这一聊,聊出了乌镇的香市。过去江南有几大养蚕之地,乌镇是其中之一,茅盾的文章中也有提及,每到养蚕时节,江南人就来乌镇烧香,拜蚕花娘娘,祈求蚕茧丰盛。

  2001年,东栅开放的第一年,乌镇举办了已中断50年的传统香市活动,1万多名游客前来围观。此后又陆续挖掘出水龙会、水乡婚礼、花鼓戏、皮影戏、童玩节等各色传统古镇节目。效果立竿见影:2001年以前,乌镇一年只有2万游客,2001年当年,仅东栅就接待游客78万。

  文化突围让古镇重焕生机活力

  茅盾故居,延续与发扬了地方名人文化精神;宏源泰染坊,再现了传统作坊工艺;传统香市,融入了地方民俗文化。然而这还不够,木心说:“乌镇要‘文艺复兴’,这是一种姿态。”

  转变发生在2010年。借助上海世博会,乌镇迎来旅游井喷,成为当年全国单个景区第三名。就一座古镇而言,乌镇已经做到顶峰,很难再有上升空间。

  这10年里,全国古镇开发不计其数,雷同的江南水乡千镇一面。后来者纷纷模仿乌镇的管理模式,一模一样的手摇船、垃圾桶、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很多古镇景区。

  在挖掘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乌镇似乎走到了头。唯有突围,才是出路。不知是偶然还是必然,作为一名文艺青年,陈向宏结识了演员黄磊,两人相谈甚欢。从小桥流水里突围,必须玩点新花样,这一聊,聊出了戏剧节。

  2013年5月9日,第一届乌镇戏剧节举行,石桥静谧,桨橹依旧,戏剧的青春活力融入古镇的千年记忆。此后,戏剧节每年举办,来自全世界的戏剧大师、文艺青年、旅行者、访客,都在戏剧、风景、生活和人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不断更迭、生长的文化生态系统,进而衍生成乌镇的戏剧现象。

  在这里,有高水准的顶级历史名团的表演,可以就戏剧命题与大师进行面对面的探讨,还能听到青年戏剧人的表达,看到新兴的戏剧力量。乌镇戏剧节每一年都有一个关键词,从首届的“映”伸出触角,到第二届的幻“化”成千,第三届的传“承”创新,第四届的远“眺”未来,第五届的“明”合之意,直至今年第六届的有“容”乃大,承载的内涵枝繁叶茂,如一池活水注入戏剧繁荣的方塘,由当下通往未来。

  乌镇有了自己的美术馆、博物馆,有投资超过5亿元的7大演出场所。木心美术馆里有大英图书馆珍宝展,有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年度特展;在西栅能欣赏到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在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中国时装周来了,《守望先锋》全明星赛来了。文化与时尚浸润着古镇,也放大了乌镇这个IP。

  小桥、流水、人家,最容易唤起文化乡愁。难能可贵的是,乌镇在一块不足3平方公里的区域里做了一个艺术含量很高、很纯粹的艺术节。短短6年间,乌镇戏剧节凭借当代前沿的国际戏剧演出,锐意创新的青年竞演,多元丰富的戏剧活动,迅速成长为亚洲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戏剧盛会之一。

  古镇文化与网络文明融会贯通

  文化联系着乡愁,互联网却让乌镇呼啸着进入最现代的生活方式。跨越千年的古镇文化与引领未来的网络文明,在这里融会贯通、交相辉映。

  桨声灯影随西市河静静流淌,水乡古韵循青石巷悠悠飘来,网络信号穿行粉黛白墙广泛覆盖,WiFi全网漫游,2G、3G、4G全覆盖……互联网大会举办5年来,各类创新资源向小镇涌来。目前已有395家互联网及相关企业集聚乌镇,这座智慧小镇逐渐成为浙江信息传输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乌镇人过上了美好的数字化生活,享受到互联网发展的巨大红利。

  椿熙堂是乌镇一家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在这里仅凭刷卡就能享受到娱乐、健康管理等各类智慧服务。网红奶奶胡晖是椿熙堂的注册会员。这一天,她正带领一群老朋友踩着音乐拍子,在三楼活动室欢快地跳舞,这些精神抖擞、满面笑容的老人们正进行着最时髦的网络直播。

  “我们乌镇老人用智能手机。”80岁的胡晖边说边拿起手机向记者展示满屏的各类应用软件:舞蹈队有微信群,表演服装全部网上淘,养生秘籍在直播中分享。

  “枕水人家”乌镇,正踏“云”而行,用互联网技术营造美好生活,推动各类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大提升——

  今天,在乌镇,通过互联网医院,人们可以找全国的医生看病。在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外地游客不需要办卡,只需微信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借车;

  今天,在乌镇,嘉兴籍在外读书的大学生,回家乡就业、创业的比例高达60%左右。在当前招商难的环境下,乌镇却几乎每个工作日都有新项目在谈;

  今天,在乌镇,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以乌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载体,惠及1.5万名乌镇老人,既能提供集中照料与居家服务,也可以借助智能居家照护、SOS呼叫跌倒与报警定位等设备,将服务延伸到老人家中。

  在智慧旅游的带动下,乌镇服务不断优化,品牌价值不断提升。70%的居民从事服务业,70%的GDP来自服务业,70%的服务业来自旅游业。截至目前,乌镇有各类服务业单位共3000多家,从业人员超万人。2017年,乌镇旅游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服务业地区生产总值27.79亿元,占乌镇生产总值的46.1%。

  传统与现代接轨,乌镇彰显出独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艺术和现代互联网融入了小镇的生命,融进了乌镇人的血液,精神成为比物质更高的追求。”镇党委宣传委员廖超说,互联网大会和乌镇戏剧节不是因乌镇旅游而生,而是因乌镇而生,文化乌镇的视野并不仅于此。她是一扇窗,可以窥见乌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她更是一扇门,带领乌镇通往更加灿烂的明天。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28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