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
在结束了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演讲之后,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库尔班江·赛买提马不停蹄。从2014年讲述100名新疆人故事的图文集《我从新疆来》出版,到2016年同名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再到今年年初收录23位人物自述的新书《我从哪里来》出版,库尔班江一直在路上,为搭起一座沟通、交融的桥梁而奔走。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库尔班江,讲述《我从新疆来》系列创作背后的故事。
“没有什么不一样”
“一提起新疆,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羊肉串’‘切糕’,人长得高鼻深目,这其实是对人、对事物的标签化。”库尔班江告诉记者,“去标签化”就是他开始创作的初衷之一。
作为我国的西北门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汉族等13个世居民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疆人来内地学习、工作和定居。但由于地理、信息等因素的制约,许多人对新疆的多民族和多元文化构成并不了解,仍然停留在“异域风情”“歌舞之乡”等印象上。
除了“去标签化”,库尔班江在《我从新疆来》系列中更加强调的是一种“公民意识”。“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作为公民都承担同样的社会责任。其实,除了‘新疆人’这个标签,《我从新疆来》所记录的人们和其他公民一样,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和社会建设在各行各业付出努力和汗水。”库尔班江说。
目前,记录在全球10个不同国家工作和生活的新疆人故事的《我从新疆来》纪录片第二部已经开拍,库尔班江又投入到了紧张、辛苦的采访拍摄中。尽管辛苦,但库尔班江仍然保持着极大的创作热情。“我希望通过影像的方式,让大家看到最真实的新疆人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库尔班江说,他渴望沟通和理解,而这些真实的纪录带来最直观的效果就是增进了解,“我们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都在为明天的生活而努力。”
“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
纪录片和书中人物拼搏奋斗的精神,对许多新疆青年产生了巨大的鼓舞。一个个故事所讲述的缤纷多彩的人生,对许多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促使他们也想努力走出去,追寻更大的舞台和梦想。
库尔班江的微博信箱也时常“爆满”,除了一些简短留言,他还收到了七八千封读者来信,向他倾诉困惑,寻求帮助。
在库尔班江的来信“粉丝”中,有一位维吾尔族少年曾在高二时一度迷失了方向,他告诉库尔班江,自己出身农民家庭,感觉没有前途和出路,于是开始旷课沉迷游戏,成绩一落千丈。直到有一天班主任买了一本《我从新疆来》送给他,并嘱咐他一定要认真读。这名少年很快被书中的人物所吸引,知道原来世界这么大,人生有这么多的可能。“他从书中哥哥姐姐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并很快振作起来,高考一鼓作气获得了当年喀什地区的状元,被北大录取。到了北大一年之后又申请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人工智能,他还告诉我学成后一定要回国为祖国的科技事业作贡献。”谈起这位特别的“粉丝”,库尔班江不无欣慰和骄傲。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水平等因素制约,库尔班江对家乡的现代教育感到忧虑。“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带着深深的公民责任感和故乡情结,他已经去过18所学校的内高班、30多所国内高校演讲,也常常回到新疆,“不讲大道理,就是通过这些普通故事告诉他们,自己的命运自己能做主。”
“看到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
“‘我从新疆来’的深层含义是‘我从多元文化中来’。”库尔班江告诉记者,每个故事背后所展现的这种融入,事实上是一种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库尔班江正在努力将“我从新疆来”系列打造成多元文化交流、展示的平台,不仅有书、纪录片、纪录电影和微信公众平台,最近,他还用图书发行的版税作为基金支持了一个文化研究项目——还原100年前新疆女性的服装。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项目,目前已经复原了12个区域的24套服装,从这些服饰的做工、纹样上能看到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比如一套衣服,马甲刺绣是汉族、蒙古族的,而裙子是艾德莱斯绸,这些都能为多元文化融合提供直观的感受。”库尔班江说。
库尔班江的家人同样是传递多元文化的践行者。来深圳8年,他的三弟坚持维吾尔族商人讲诚信的传统,成了古玩城里人人都认识的“阿江”,玉器店口碑树起来了,弟弟也拿到了深圳户口,成了一名“新深圳人”。四弟也在深圳的影楼工作,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他对色调的把握非常好,很受顾客欢迎。
“沟通和了解能消除误解和偏见。‘我从新疆来’还将坚定地走下去,通过讲好新疆故事,为文化、民族间的包容、互信和融合做一些事。”库尔班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