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韩业庭
海河之畔的天津,是一座“有戏”的城市。百余年来,不管历史风云如何变幻,京剧、评剧、河北梆子、话剧、儿童剧等不同剧种,都在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演绎着人生百态,反映着治乱兴衰,为天津这座城市染上了“戏窝子”的底色。
如同海河千百年来不断冲刷造就了天津的地理格局,不同剧种也是在时代的激荡变革中才形成自己的特色。应时而新、与时俱进是天津戏剧的内在基因。成兆才曾在这里对“落子戏”进行创新改造,让其从民间的“淫词艳曲”逐渐发展成为艺术舞台上的评剧;“南开新剧团”曾在这里对新剧进行大胆变革,引领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天津戏剧如何应对观众日益老化、青年人才不足、剧目创作能力有待提高等戏剧界普遍面临的问题,决定了天津“戏剧大码头”的地位能否稳固。
日前,天津市戏剧界举办了一场名为“戏韵华章”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梅花奖演员戏曲晚会,同时举办了一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天津市戏剧创作成果巡礼暨海河戏剧发展论坛”。这两场由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市戏剧家协会主办的颇有仪式感的活动,发出了天津戏剧在新时代再出发的明确信号。
名角荟萃的戏曲晚会,共有16名梅花奖演员登台献艺,他们来自天津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天津评剧院、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参演剧种涵盖京剧、评剧、河北梆子。这样一台名家荟萃的戏曲晚会,代表了目前天津戏曲界的最高水平,老、中、青三代演员一起登台献艺,更彰显了天津戏剧界薪火相传的艺术精神。
演出中,几乎每位演员唱完一个选段都被观众要求返场。观众的叫好声、掌声此起彼伏,让剧场内的温度似乎升高了几分。晚上十时许,晚会结束,很多观众仍依依不舍,久久不愿离去。观众是戏剧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土壤,一旦没了观众,戏剧就会被立刻宣判死刑。值得庆幸的是,那晚剧场内,虽然以中老年观众为主,但也有不少年轻的面孔。戏曲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一定要沉下心来才能领会其中的韵味。在市场化大潮中,在多种娱乐方式的冲击下,身为“当事人”的天津戏剧人更需要静下心想想未来的道路和方向。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天津市戏剧创作成果巡礼暨海河戏剧发展论坛”就是一次探寻道路和方向的尝试。该论坛通过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即由一位熟悉天津戏剧院团和戏剧创作成果的专家针对一家院团40年来的创作成果进行点评,并为院团的发展出谋划策。
成立于1995的天津京剧院,近年来先后有8位演员获得9人次梅花奖。不仅如此,天津京剧院近年来还创作了大量作品,如《华子良》《香莲案》《康熙大帝》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龚和德感叹,一个剧院能培养出那么多梅花奖演员,能创作出那么多优秀作品,在京剧界乃至整个戏剧界都是少见的。
龚和德认为,演员是剧院的宝贵财富,是打动观众的终端力量,因此剧院要格外珍惜演员的艺术创作。对于天津京剧院而言,龚和德建议要格外加强当家老生的培养,同时要运用好国家扶持戏曲发展的政策,把政策背后的“真金白银”真正用在艺术创作上,防止浪费。
创建于1984年的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一块京剧艺术的高地。长期关注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用“扎扎实实,有声有色”总结该团的发展经验。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在传承上扎扎实实,在创作上有声有色,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孟广禄为代表的艺术家,尊重京剧的艺术规律,在继承传统京剧流派的艺术特色方面,扎扎实实;二是大胆吸收现代精神,创作出了《郑和下西洋》等新作品,也改编整理出了《韩玉娘》等作品,在京剧的创新方面取得了宝贵经验。戏曲人才如何培养是当今戏曲传承发展的一大难题。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开创并坚持“向大师求艺”以及“百日集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京剧新人,对其他戏曲院团具有借鉴意义。
当下,戏剧创新呈现去剧种化的趋势,有的甚至为了创新而创新,有些戏曲丢掉了固有的程式和原来的声腔,弄成了“四不像”。在这种情势下,以天津评剧院曾昭娟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重回剧种源头,崇尚极简主义,不仅开拓出多样化的艺术空间,而且让传统剧种呈现出现代感。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罗怀臻认为,这样的演员是上天给剧团乃至整个剧种的馈赠,对于这样的演员应该多关注、多支持、多宣传,让他们不仅成为一个剧种的传承者,更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旗帜和艺术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