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逐梦践行

浙江鄞州:创新永远在路上 发布时间:2018-11-03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1月1日消息(记者李伟民 曹美丽 鄞州广播电视台朱鸣鸿 洪晓薇 李伟)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乡村建设中来,艰苦奋斗,不断探索,付出了自己的知识、智慧、辛劳,更有信念、决心和勇气,改变着乡村的面貌。而改革开放则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干的舞台。中国乡村之声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别报道《浙江鄞州:改革开放微型口述史》第三集《创新永远在路上》。

  朱鸣鸿:鄞州人吃雪菜吃的是家乡的传统味道,真空密封包装的鄞州雪菜,比手掌略大的包装,16包,5斤重,网购价格26元钱。这么便宜的雪菜,鄞州的企业一年能卖出5000多万元!

  宁波引发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竟:雪菜进厂的时候已经是腌好的盐胚了,然后调味,包装,杀菌……

  “引发”这个名字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1993年,初创的“引发”是一家乡镇企业,“引发”取的是“引领乡亲们发家致富”的意思。李竟的岳父乐海康拼搏一辈子,把“引发”做成现在的规模,2009年接手的李竟除了守成,也在不断创新。走在引发加工车间正上方的参观通道上,透过玻璃窗能够看到雪菜生产的所有流程:工人洗菜,流水线包装。国内没有酱腌菜流水线成品,李竟用了几年的时间,亲自设计和制造了如今这套设备。就连观光走廊,也是李竟别出心裁的举动。

  李竟:我们为什么给人看?因为最早做酱腌菜很脏,你看了就不会吃。我们想把它做成消费者看完以后觉得能吃的产品。

  李竟继承、发扬着他的老岳父、改革开放那一辈人的闯劲儿、干劲儿,企业风风火火,后继有人。在鄞州的农村,田间地头,年轻一代同样把改革开放的精神气质发扬光大。

  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村委会的正前方,灌木丛后面一栋一栋的别墅是湾底村村民的住宅。不远处还能看到一栋欧式风格的小楼,圆形的屋顶,白色的罗马柱,显得很洋气。“洋气十足”的不止有湾底村的建筑,还有村委书记吴祖楣的牛仔帽、进口体恤衫。上世纪80年代,吴祖楣带领村里的两个小作坊式的五金厂,实现了湾底村的脱贫致富。富起来的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出国。那时候,别说出国,整个鄞县坐过飞机的人也没有几个。

  吴祖楣:改革开放初期的产品都是手工做出来的,生产技术革新之后,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卖到了德国。

  吴祖楣说他最喜欢做两件事情,一个是出国,一个是读书。目的都是一个:带动村里发展。

  吴祖楣:很多东西我们都是向国外学来的。比如橄榄树,我到西班牙看到橄榄树,觉得很好看,就引过来了。

  从村委会议室的窗户向外看,能看到不远处的一片橄榄树林。初夏时节,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已经成为游客拍照的固定景点。

  吴祖楣:我们在1993年提出创业万岁。湾底村每年都有创新发展,都要创业。

  如今的湾底村是全国生态村、全国文明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五星级园区,被称为“中国乡村旅游的传奇”。2016年,全村经营性净资产达到7.8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达4.4万元。大学毕业后回村工作的吴靖说,如今回村,是自豪,是骄傲。

  吴靖:不会认为做农民很丢人,反而很自豪。在宁波大家都觉得湾底村很有名,是个好地方。

  湾底村的村民顾雁冰,1978年出生,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现在回到村里当干部。顾雁冰穿着黑色的体恤衫,带着墨镜,发型精致,有着职场白领的风度。问起为什么要回村,他回答得很坦率:

  顾雁冰:村干部的收入其实很低,远远赶不上在外面打工的收入。但我觉得总得有人回来,总得有人去做。

  如今,在鄞州的农村,像顾雁冰这样有作为、有干劲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副区长朱晓丽说,农业农村面貌的改变,不仅留下了村里的年轻人,也引来了城里人。未来鄞州的农村将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这是她心中农村发展的最美好的图景。

  朱晓丽:农业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有更好的产出效益。农村环境整洁,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乡风文明。过去农村人到城市去打工,将来农村会成为城市人向往的去处,这是我想像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