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孝

多项援助措施为困难群体就业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18-10-15 来源:央广网 慈善公益报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实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更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民生问题。随着精准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国各地区因地制宜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税费减免政策,对困难群体从岗位援助、技能援助、资金援助以及因人施策精准帮扶等多方面进行精准帮扶,积极开展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活动,更大程度发挥现有资源作用,更好地推进困难群体就业精准帮扶工作。

   专项帮扶 因人施策

   贫困人口、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在就业困难群体中占据很大比例,在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援助方面,辽宁省沈阳市对于援助对象专门制定帮扶方案,因人施策。

   今年5月,沈阳市发布“就业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加大就业帮扶力度,采取政策支持、公共服务、定点帮扶等多种方式,帮扶更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拓展“一站式服务”,在全市范围进行就业失业年度调查,摸清就业困难人员底数,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绿色通道,解决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

   同时,对于就业意愿不强的援助对象,加强职业指导,促进其主动投入到求职就业过程中;对于技能较低的,掌握帮扶对象的技能情况和培训意愿,优先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参加由区人力资源市场技能培训班和街道、培训学校举办的各类免费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对于家庭负担重、就业时间不固定的,重点为其提供工作地点合适、工作时间灵活的岗位信息;对于登记失业的残疾人,各级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工作,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对于在公益性岗位上安置的年龄较轻、学习能力强的人员,重点引导这部分人群积极参加职业培训,努力提升就业能力,重新投入市场就业;对于未进入孵化基地、租赁场地进行首次自主创业(指首次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退役士兵等群体,给予一定数额的创业场地补贴。

   公益岗位援助

   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竞争力较弱等特点,全国多地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托底安置困难人员就业。

   今年,湖南省株洲市企业提供两千余个公益性岗位,既解决了部分特殊群体就业民生问题,又缓解了用人单位用人压力,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株洲市以解决特殊群体就业为抓手,以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帮扶就业困难人员消困脱贫为目标,对进行了城镇失业登记并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就业创业证》,且被认定的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成员、残疾人员、失地农民等有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通过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和鼓励企业吸纳等方式,全力帮扶其实现就业、再就业。

   据介绍,凡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有公益性岗位需求的机关事业单位,可向市人社部门提出设立公益性岗位的申请。人社部门负责对用人单位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根据公益性岗位年度开发方案,合理核定用人单位公益性岗位的种类、数量。另外,相关企业若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可直接向市人社局申报相关补贴。

   就业技能培训

   对于技能较低但有培训意愿的困难群众,依托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在培训中突出实践技能操作,强化动手能力训练,使他们掌握技能,尽快实现就业,通过社区、就业部门及企业三方联动从“输血”到“造血”,从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到合格后解决就业难题,让困难人员自食其力创造价值。今年2月,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苇湖梁片区管委会通过入户摸底发现,辖区居民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就业技能,为了有效解决辖区困难群众就业问题,实现精准扶贫,片区管委会联合乌鲁木齐市创博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在立井南社区建立了手工编织地毯就业培训基地,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免费学习地毯编织技术,培训合格后还能就地变成工人,解决就业增加收入。自2017年建立困难群众帮扶长效机制以来,立井南社区通过结对帮扶、打造就业培训基地等,促使辖区40名困难群众就地就业、帮助4人自主创业。

   工作队队长、社区第一书记杨忠军说,改变现状要从改变困难群众观念、拓宽就业渠道入手。“妇女们普遍想从事糕点制作、手工地毯编织、服务员工作,但缺乏技术和经验;商户有技术、有岗位,也想扩大经营,可资金紧张。”杨忠军说,这让他们找到了两者的契合点——将商户的店面、工厂发展为社区就业培训基地。由工作队、社区想办法帮助商户扩大经营、降低成本,商户负责免费给困难群众培训、提供就业岗位。

   为更好地调动困难群众的积极性,工作队、社区采取结对帮扶形式,及时给予他们就业、创业援助。社区还建立了爱心商户评选、公益性岗位优先招聘机制,将社区、商户、居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见习记者 郭诗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