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国画) 105×61厘米 1960年 傅抱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江西南昌人。擅长山水、人物,亦长于书法、篆刻。早年赴日本东京帝国美术学校学习东方美术史、工艺美术、雕塑,回国后任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等。著有《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研究》等。
依据题跋可知,这幅中央美术学院收藏的《山水》图轴作于1960年。这一年傅抱石率江苏省国画院的画家完成两万三千里旅行写生的壮举。此画应为他途经陕西华山写生所得,在成都、南京绘成,展示了傅抱石晚年锐意求新的山水画新面貌。
华山之景
傅抱石抓住华山“高耸云端、壁立千仞、奇峭无伦”的地貌特征,下笔不拘成法,纵横恣肆,运笔迅疾,可谓“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山顶有苍郁朴茂的灌木丛树,峰峦叠嶂间烟云虚实相生,飞动的笔法和流转的烟云获得了静中有动的效果。
“抱石皴”
傅抱石将山峦的峰顶伸出纸外,以浓淡疏阔的笔墨涂抹,形成“大块”的山石结构,又以雄健的竖皴略加细小的横皴,使得脉络清晰却又水墨淋漓。点、线、面与水、墨、色浑然一体,浓淡深浅,营造出苍劲雄健、气势磅礴的浩瀚意境。傅抱石借鉴历代山水皴法,结合对地质学的研究,用散锋乱笔表现山石的结构,形成独特的“抱石皴”。这种笔法以气取势,多姿天成,成为傅抱石“打破笔墨约束的第一法门”。
1960年,江苏省国画院正式成立,57岁的傅抱石被任命为院长。当年9月15日,傅抱石率领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一行13人的“江苏国画工作团”,在3个月的时间里,途经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省旅行写生,行程两万三千里,被画史上誉为“写生长征”。傅抱石壮游祖国河山、饱览风土人情、瞻仰人文古迹、领略社会主义建设新貌,同时还交游地方画坛名流。10月12日,写生团从延安到西安之后,中午到达华山。这些长期生活在江南的画家,踏上“天下第一险”的华山都十分兴奋,迫不及待开始认真作画,记录眼前的美景。傅抱石却只是打打速写小稿,或者到处走走,和其他团员形成鲜明对比。与很多画家的写生习惯不同,傅抱石常常是只看不画,或者只是简略地画几根线条的速写以帮助记忆。11月1日,回到成都宾馆后,傅抱石开始有了创作激情。他先是喝了一点四川白酒,待到微醺后又点燃香烟凝神静思,待思考成熟便抄起山马毛大笔,竖扫三两笔,画面主峰便呼之欲出。那幅名为《漫游太华》表现华山西峰的画,成为傅抱石画风的一个转折点。后来,他将画面拓宽,题为《待细把江山图画》。而这幅《山水》图轴则是傅抱石回到南京后,对华山写生稿进行的又一次创作。
1961年,写生团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山河新貌”画展,轰动了整个美术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从此,以傅抱石为首的“新金陵画派”开始在美术界叫响。傅抱石还撰文《思想变了,笔墨不得不变》,解说他在写生途中的许多感慨,宣扬“笔墨当随时代”的理论。他在文中说:“通过新的生活感受,不能不要求在原有笔墨技法的基础之上,大胆地赋以新的生命,大胆地寻求新的形式技法,使我们的笔墨能够有力地表达对新的时代、新的生活的歌颂与热爱。”傅抱石所率领的“江苏国画工作团”两万三千里的旅行写生,把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以写生带动传统国画推陈出新的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为中国美术界树立了一个典范,推动了新山水画在20世纪中期的发展。(阮晶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