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七台河10月10日消息(记者朱宏源 毛更伟 迟嵩)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中国竞技体育的版图里,一直存在“体育之乡”这样的特种部队。在某个规模不大的城市以单一的某种奥运项目为着力点,集中出现一批奥运会冠军。当年,人们常问“一个小地方,有什么秘诀能量产世界冠军?”
近年来,随着中国体育转型和民众普遍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孩子逼上竞技体育“华山一条路”的家长越来越少,体校逐渐招不到人,面临转型。“体育之乡”是否仍旧人才繁茂?非职业、非商业的“奥运争光项目”,未来还是否能够继续辉煌?中国之声带着这些疑问走访了多个体育之乡,穿越“体育之乡”过去与未来,寻找中国竞体人才的新基石。
8月初,记者从哈尔滨驾车,7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七台河市。刚过收费站看到一条横幅上赫然写着“中国奥运冠军之乡——七台河欢迎您”,不难看出短道速滑已成为七台河人的骄傲。
在黑龙江省广袤的黑土地上,人口不足百万的七台河市小得常被人忽略。但在号称中国冬季体育项目最强战队——短道速滑队中,七台河籍选手竟占据了半壁江山。这里走出了杨扬、王濛、孙琳琳、范可新、刘秋宏等10位短道速滑世界冠军,共夺得163枚世界级金牌。杨扬实现中国在冬奥赛场上金牌零的突破,王濛成就女子短道速滑的一个时代。而如今的范可新等人,则让中国女子短道速滑的队伍更加兵强马壮。
杨扬在回忆训练场景时感慨道,对于七台河的孩子们来说短道速滑是一次走出去的机会。早期上冰是在河套里,那时候也没有冰场。第一次上冰踝关节就能立得住,“当时教练挺惊喜,夸了一句说,‘看这孩子脚腕子蛮硬’,这句话对我来说非常关键,忽然间觉得自己很特别,对这项运动一下子就有了很多信心,也特别感兴趣。”
从杨扬到王濛再到新星范可欣,他们的短道速滑之路都是同样艰辛,范可欣的妈妈说走专业就像赌博,所以范可欣只能一边上学,一边挤出课后时间参加训练。
由于条件艰苦,当时训练一年有9个月是在陆地上,只有3个月在冰上训练,短道速滑特色校总教练董延海回忆说,原来没有浇冰工,“小时候都是自己制冰,如果七台河停水,也就没法滑冰了”。
提到七台河短道速滑,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冰上运动教练员,他是冬奥会冠军王濛、杨扬和短道速滑世界冠军刘秋宏的启蒙教练——孟庆余。他用30余年的汗水和心血铸造出奥运冠军的领奖台,在30年的日日夜夜中,他研究出的短道速滑训练方法,以及凭借十几年磨冰刀经验写下的《短道冰鞋的修理》一直让这里的教练员沿用至今。
七台河市少儿短道速滑业余体校副校长赵小兵表示,孟庆余教练在世时七台河的成绩这么好,是因为孟庆余教练在哈尔滨训练时,每天除了训练和做饭,就是在研究器材。当时孟庆余写了一篇论文论滑冰器材。“那个时候没有人研究到刀的弧、弯”,同时孟庆余还在研究怎样训练孩子才能滑得更好,于是他开始重点抓技术训练。以至于到后来,全国比赛把孟庆余的技术训练动作当做比赛项目来比赛。
一群人凭着热爱让七台河一个接一个的诞生了10多位世界冠军,即便如此七台河也险些变成短道速滑的“不毛之地”。
生源最差的时候是在2013年,3个业余训练班的队伍总共只有19个孩子。家长们因条件太差,不同意孩子来参加训练。
当时的境况,在以短道速滑之乡著称的七台河市极不寻常,但放在大环境中却又顺理成章。因为大多数家长认为滑冰走向专业道路像是过独木桥,成为世界冠军更是低概率事件。
黑龙江虽然作为冰雪运动强省,但大部分小运动员都不得不面对体育与教育的“单选题”。文化教育缺失,衍生出退役之路窄等问题,而“教练拎着鸡、鸭敲门拜访,家长却不肯买账”的画面曾频频上演。
治病要治本,解“单选题”成为破解危机的关键。2014年,七台河市开始建立短道速滑特色校,将短道速滑基础人才的培养放在小学,“体教分家”变“体教结合”,3年间人才储备大为改观。七台河市体育局局长陈岩表示,目前,七台河正通过“体教结合”模式继续壮大中国冬季运动的人才储备。在全市小学中选出7所学校作为特色校,通过扶持把学校培养人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通过补贴把老师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之前是短道速滑项目一枝独秀,现在则拓展到6个项目。目前七台河市在国家队和省队参训的共有88人。
为避免因选拔“苗子”而影响课业,体育课除在操场上进行以外,每周还有室内滑冰馆的上冰集训。在此过程中,体育局从各个学校挑选出共计数百名“苗子学员”,其中更优秀的学员可进入省体校,若不适合可择机退出。学员在学校的学习也没有耽误。
作为滑冰之城,短道速滑在七台河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而没有学业担忧,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愿意让孩子回归冰上运动。从过去“求着家长来训练”到如今“家长求着来训练”,七台河市基础学员数量已超过300人,为“金字塔”式人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塔基。
数据显示,2016-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运动中心公布的全国短道速滑项目注册运动员1257人,七台河占比超过五分之一。2017年,七台河市被评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