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祖国各地

山东烟台 根根银丝变“金丝” 发布时间:2025-11-02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行进中国”山东调研采访团

       金秋时节,走进“中国粉丝之都”——山东烟台招远,豌豆的清香在车间里弥漫。一粒粒饱满的豌豆在经过破碎、分离、淀粉提取等环节后,变身成了享誉中外的“龙口粉丝”。

“我们的粉丝一入锅就软化,煮再久也不碎不糊,口感特别筋道!”操作工人在控制屏前熟练地设定着参数,言语中满是自豪。

这些晶莹剔透的粉丝,不仅是烟台的“明星产品”,其背后的相关产业更构成了当地的一条重要产业链。

招远粉丝生产兴盛于明末清初,因其集散于龙口港,包装物上标以“龙口粉丝”字样,久而久之便沿袭下来。

如今,招远已聚集了100多家粉丝生产企业,年产龙口粉丝20多万吨,约占全国的80%,成为中国最大的“龙口粉丝”生产基地。

“以前各家各户都是小作坊式生产,设备落后、产量也有限。”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玉林介绍。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升级,当地粉丝生产企业纷纷转型升级,购进现代化智能设备,将龙口粉丝传统手工生产技艺与智能化加工手段相融合,实现了由传统生产向现代化制造的蜕变。

以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车间的每台设备都配有专属的“身份证”——一张印有设备名称、二维码的标签。巡检人员、维修工只需要扫描二维码,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情况一目了然。这套系统不仅能对设备故障进行大数据分析预警,还可实现维修过程的数字化指导,让设备管理更精准高效。

“我们还构建了覆盖人、机、料、工等七大要素的大数据平台,”李玉林补充道,“利用采集到的设备仪表、人员操作、智能设备反馈、图像等数据,进行治理、建模、分析,并围绕公司对食品制造的四个战略导向——安全、质量、成本与环保,做重点的数字化运营。”

“在传统粉丝生产工艺中,豌豆提取淀粉后产生的废水以及豆渣,大多直接排出,发酵后气味很难闻。”山东健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鑫回忆道,她的父亲在粉丝厂转悠时,偶然尝了一下刚分离出的废水,发现非常香,不禁开始思考,能否将豆渣和废水中提取出食用级的营养物质?

“我们采用生物发酵和快速水溶热分离技术,实现了淀粉和蛋白质的提取,全程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这一举措既提升了豌豆附加值,又解决了粉丝工业废水处理难题,取得了经济与环保双赢。”王鑫指着身后的豌豆蛋白粉产品给出了答案。这款通过发酵工艺制成的蛋白粉,不仅能有效提升食品的蛋白质含量,还能改善口感,成为了继粉丝之后的另一款热卖产品。这正是产业链延伸的关键一步。

通过技术创新,传统粉丝企业将粉丝生产过程中只能提取淀粉,转化为提取高价值豌豆蛋白,经提纯工艺优化,升级为蛋白肽、低聚半乳糖等高端健康产品,附加值提升10-20倍。

秉承“吃干榨净”每一粒豌豆的原则,招远粉丝企业也将目光聚焦到豆渣的利用上。

在烟台美翌宠物用品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内,20吨植物猫砂正在加紧打包装箱。公司总经理孙萍丽介绍,以豌豆纤维为原料的植物猫砂,具有快速结团、除臭性强、可冲厕等特点,销量逐年递增。

2024年,招远市粉丝出口超7亿元,豌豆蛋白出口11.2亿元,猫砂出口1.7亿元,成为全球最大豌豆蛋白生产基地。

从传统食材到高端健康产品,从生产废料到高值化利用,这一根根银丝正以科技创新为笔,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描绘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产业图景。(郑昕桥、乔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