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雪暖润绿洲:维吾尔族 |
一边是塔里木,一边是准噶尔,巍峨秀美的天山,像一条洁白的丝带,逶迤在莽原之间。在那点缀其间似翡翠夺目的绿洲上,生活着一个深沉而又浪漫的民族,千百年来,用他们火一样的激情和大度深邃的智慧,为祖国新疆的繁盛,谱写着一个又一个历史篇章。 |
维吾尔族的起源
维吾尔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维吾尔”是维吾尔族自称“Uyghur”的音译,具有“联合”、“同盟”(拉施特《史集》第1卷)和“凝结”的意思。“维吾尔”一名最早见于汉籍是在公元4世纪的《魏书·高车传》里,被译写为“韦纥”,指的是高车部落联合体中的一个部落。公元7世纪开始称“回纥”(《新唐书》卷217);788年又改译为“回鹘”(《资治通鉴》卷233),这个称呼一直延续至宋及五代。元明时期一般译为“畏兀儿”。1934年,中华民国新疆省政府正式规定“维吾尔”为汉译民族名称,此后这一译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成为现代维吾尔民族。
回纥源于丁零。早在公元前3世纪,在蒙古草原和南西伯利亚地区,活动着很多被统称为丁零的游牧部落。丁零人相继受草原上的匈奴、鲜卑和柔然汗国的统治,长期局促于山地森林和蒙古草原的北部边缘,以狩猎和畜牧为生。公元4世纪以后,丁零又被称为“铁勒”,由于使用一种"车轮高大,辐数至多"的大车,又被称为“高车”(《魏书》卷103)。他们分布于西起伏尔加河、东至兴安岭的东西万余里的欧亚北方大草原上。其中,活动于贝加尔湖一带的被称为东部铁勒。东部铁勒中较大的部落有9个,回纥是其中之一。为了抵御异族的侵扰和压迫,这9个部落经常结合成暂时的地域性联盟,因此又被称为“九姓铁勒”或简称“九姓”。回纥部原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最初可能由10个氏族组成,也可能是他们有尚“十”的习俗,因此又自称“十回纥”。十回纥以药逻葛氏族为首,部落酋长都由药逻葛氏族选出。
(据:郝文明、王铁志主编之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专著《中国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
维吾尔族木卡姆
西域,这块极其神秘的大地,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最重要的通道。它既是世界三大文明汇合处,又是世界三大宗教的交汇点,并是各种语言融汇交溶的地方,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互相渗透。促进了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生活在西域东部的哈密各族人民,正是接受了上述几大文明的熏陶,产生并形成了各自独立的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哈密维吾尔文化和其他古代民族文化一样,在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适合于本民族的物质生产、精神生活需要的和民族审美情趣的多源的多层次的文化艺术。哈密维吾尔族木卡姆就是这些文化艺术中的一支艳丽的奇葩。 哈密木卡姆是维吾尔木卡姆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密木卡姆是在古代伊州乐的基础上萌芽、生根,并吸收其他民族优秀音乐成分而更加丰富和完善。有学者认为哈密木卡姆是伊州乐的活化石,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 公元13世纪,突厥音乐家苏菲丁·艾尔玛威提出采用“木卡姆”(意即大曲)作为音乐术语后,维吾尔族逐渐放弃了原来通称的“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等名称。由于伊斯兰教传入哈密最晚,直到15世纪哈密维吾尔族才用“木卡姆”这个术语替代“伊州乐”,形成了“哈密木卡姆”。 哈密木卡姆与维吾尔木卡姆(主要指喀什木卡姆),不论在音乐结构上、唱腔上,还是在歌词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区别。哈密木卡姆在曲调上,民间音乐成分较多,而喀什木卡姆虽然吸收了当地的民间音乐,但改编、创作的成分较多。 古代哈密木卡姆由12乐章、19分章、244首歌曲组成。每套木卡姆即每个乐章,由散板序曲和歌曲两部分组成。开始是一首较长的散板序曲,由哈密艾吉克伴奏,一人领唱。接着由若干首歌曲组成,中间没有间奏曲。这是一种民歌套曲,它与一般联唱的不同之处在于前面多一首散板序唱,演唱形式很自由,乐曲可多可少,表演人数也不固定,演唱者可随意填词、作词,曲目可自由选定。演奏乐器原仅哈密艾吉克、哈密热瓦甫和达甫鼓,后来增加了扬琴、弹布尔、都塔尔等。哈密木卡姆后来经过民间艺人不断整理和充实,按照每年12个月的习俗,综合成十二套,定名为“哈密十二木卡姆”。 哈密木卡姆(以《哈密木卡姆》一书为依据,哈密地区文化处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与维吾尔木卡姆比较(以《十二木卡姆》一书为依据,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年版)有很大的区别。 哈密木卡姆结构上的特色 维吾尔木卡姆是在疏勒乐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大型套曲,它继承和发展了疏勒乐中的歌曲、舞蹈和解曲的音乐形式(解曲常用于多段歌曲的结束部分,采用快速曲调形成独立的尾声),维吾尔木卡姆共有12乐章(即12套),每个乐章(套)由琼拉克曼、达斯坦和麦西来甫三部组成。琼拉克曼意为大曲,起板为自由节奏,音乐风格典雅、深沉。达斯坦意为叙事组曲,音乐抒情流畅,多为咏叹性。麦西来甫是一种载歌载舞的形式。 哈密木卡姆在结构上分为序曲(散板)、叙事性歌曲和歌舞三大部分组成,它不象维吾尔木卡姆那样有较完善的间奏曲和器乐曲。哈密木卡姆每套的名称除一部分与维吾尔木卡姆相同外,大部分用哈密方言来称谓的。 哈密木卡姆歌词的特色 哈密木卡姆唱词都来源于哈密维吾尔族民间歌谣,这些歌谣、思想感情深厚,密切社会生活,群众性强,形式多样,容易上口。哈密维吾尔族民间歌谣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它反映了历史上苦难的哈密维吾尔族人民流离失所、悲愤忧伤的生动情景,以及大无畏的反抗精神。哈密木卡姆唱词中“亚力”(意为情人)比比皆是,这不能简单的认为是描写爱情的词语,除在某些词中当作衬词、语气词运用外,哈密维吾尔族劳动人民在旧社会过着凄凉的生活,祖祖辈辈受着九代回王的残酷剥削、压迫,他们用歌谣形式,隐喻的手法,将心中思念祖国、家乡、亲人以及对平等自由的渴望,用“情人”来代替,唱出心中的期盼。哈密木卡姆不是某个时代的产物,也不是某个人的创作,而是哈密广大维吾尔族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整理、吸收、充实、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产物。 哈密绿洲,地处新疆东部,与中原大地相接。居住在这片绿洲的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和睦相处,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在语言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哈密木卡姆歌调中直接吸收汉语词汇,有的甚至整段的使用汉语唱词。 哈密木卡姆唱词中还保存大量哈密维吾尔族的方言、土语、回鹘语和突厥语,也有部分阿拉伯语、波斯语以及汉语。但与南疆维吾尔各木卡姆相比,哈密木卡姆语词中伊斯兰教中阿拉伯——波斯语词汇用的相对很少,保留着古老的哈密维吾尔语相对较多。 哈密木卡姆曲调的地方特色 哈密木卡姆的音乐结构、曲调、节奏以及演奏乐器、演唱形式,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哈密木卡姆是由古代“伊州大曲”发展而来的,“伊州乐”是当时西域最主要的乐曲之一。早在公元421年西凉政权被推翻后,唐契、李宝来到伊吾(哈密)学习歌舞、音乐达21年之久。公元441年,李宝奉调敦煌任太守,带走10部音乐、3部舞蹈、11件乐器,以及30余名伊吾艺人,这中间最著名的是伊州乐,在敦煌最 为流行,后来伊州乐传至长安,成为唐朝的宫廷乐曲,并广传长安市井。 原来伊州乐的曲调主要突出了高昂、粗犷、豪放的音乐型,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迭,当时中国帝王派往伊州驻守、屯垦的汉族军队,因为远离故土,想念家乡,其情绪融进了伊州乐曲,使伊州乐曲由单纯的豪放粗犷的曲调,揉进了悲切、伤感的旋律。在回王统治哈密的漫长岁月里,哈密维吾尔族人民在 回王的残酷压迫下过着悲惨的日子,他们在演唱哈密木卡姆和民歌时,既有豪放、激昂的曲调,也有悲伤、凄凉的咏叹。他们在“苦中作乐”,在每次演唱到激昂的时候,歌声、手鼓声响彻云霄,动人心弦。 哈密木卡姆,共有12乐章(套)、24分章(现存19分章(套))、258首歌曲,每一木卡姆乐章,分为序曲(散板)、歌曲、歌舞曲三部分。在演唱每一木卡姆序曲即“开篇”时,乐师用哈密艾吉克以散板奏出引子,领唱者唱出一两段歌词后,接着其他乐器和达甫鼓开始有节奏地演奏,演唱第一分章歌曲(一般为7/8、5/8或4/4、2/4等节奏型旋律出现)后,众人齐唱,速度由慢速逐渐到中速,再到较快速度,待演唱到2/4或4/4节奏型的歌曲时,参加者便翩翩起舞。每一分章包括10—18首歌曲之间,每首歌曲有四五段,有的有七八段。每段歌词一般有4句,每句有7个音节,10个音节的极少。 哈密木卡姆每个乐章都有本地的方言、土语称谓,每首歌曲又都有各自的曲调和名称,乐章名称和曲调名称都与其内容相吻合的,这是与其他地区木卡姆极不相同的,也是哈密木卡姆的一大地方特色。 哈密木卡姆每首曲调都有唱词,就连每一分章出现的欢快的麦西来甫和赛乃姆等套曲也是有歌词的,所以说哈密木卡姆从头到尾都是有唱词的,中间决不会有像喀什木卡姆那样出现的间奏曲或器乐曲。这又是哈密木卡姆的另一地方特色。 伊吾木卡姆的产生及其特色 在哈密东天山以北的伊吾县,在广大维吾尔群众中流行着另外一部木卡姆,即伊吾木卡姆。它是哈密木卡姆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到伊吾木卡姆的形成,这里还有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呢。 大约在l 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一年哈密回王进京朝觐。那个时代,哈密人进一趟京城,往返一般都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回王走后,王后寂寞无聊,整天闷闷不乐,茶不思饭不想的。底下人一看王后这个样子,害怕回王回来后受责,就出点子劝王后:“何不叫艺人来给弹唱歌曲呢?”王后便差人叫民间艺人库尔班乌斯达来王府弹唱。谁知这个库尔班乌斯达是个大匠人,身怀绝技,拉、跳、弹、唱,样样都会,尤其能演唱整部的哈密木卡姆,歌声优雅,演技娴熟,情节感人,一下子把王后看得入了迷,精神陡感倍增,哪里还能舍得库尔班乌斯达离开王府呢?就这样库尔班乌斯达被留在王府,王后也过得十分逍遥自在,欢心愉悦。回王朝觐回来后,王后越加艳丽诱人,回王十分奇怪地询问王后:“我走了这么长时间你是怎样过的?”王后如实地禀报了民间艺人陪伴的经过以及给她带来的欢愉。回王听后吃了“醋”,起了疑心,自己属下的农奴竟敢在王府里胡作非为,这还得了?一气之下,将库尔班乌斯达发配到了淖毛湖。那时候还没有伊吾县这个建制,淖毛湖既是哈密回王属地,又是哈密回王“犯人”的流放所,库尔班乌斯达从此成了回王的阶下囚。库尔班乌斯达在淖毛湖虽然过着非人的生活,但他却没有停止歌唱,在那暗无天日的日子里,他以歌为伴,以歌为乐,将他的悲愤、忧伤、憧憬与希望,都用歌声表达了出来。几十年过去了,他所演唱的木卡姆,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不仅发展了哈密木卡姆的粗犷、豪迈的曲调,还揉进了悲愤、忧伤的唱腔,唱词的语气也增强了,形成了与哈密木卡姆不同的特色。后来经过几代人的传唱、增减与充实,形成了另外一套大曲——伊吾木卡姆。 伊吾木卡姆与哈密木卡姆在曲调上有不同:首先在每套木卡姆演唱初,节奏较为缓慢、深沉,其后的每首歌曲演唱时的速度也是慢于哈密木卡姆;其次,因为居住在伊吾淖毛湖、下马崖的维吾尔族群众的祖先大部分是南疆各地的移民,他们既在那里繁衍生息,开荒种田,牧放牲畜,同时也将南疆的民间艺术带到了那里,使南疆民歌唱腔风格巧妙地与本地民歌唱腔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本地特有的民间音乐,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伊吾木卡姆的唱腔和内容。 伊吾木卡姆共有12乐章、142首歌曲,乐章之间、歌曲之间没有间奏曲,也没有完整的器乐曲,是一部大型的民歌联唱大曲。伴奏乐器,只有一把“哈密艾吉克(琴杆上有5—7根不等的钢丝弦,是共鸣弦,起到了琴声的宏亮和音色甜美的效果)和几面达甫鼓。 伊吾木卡姆在演唱风格上是独特的,除一人操哈密艾吉克琴外,全是妇女演唱。她们每人手持达甫鼓,多者5—6人,少者3—4人,边唱边打手鼓,配合十分密切,从一首歌曲转换另一首歌曲,从一种节奏转换另一种节奏的歌曲;是那样的熟练、融洽、丰富,这是伊吾木卡姆在演唱风格上与全疆所有木卡姆的演唱风格上所根本不同的。这种由维吾尔族妇女演唱木卡姆,是伊斯兰教的宗教戒律十分淡薄的集中表现。 |
文章来源: 哈密政府网 |
古尔邦节(组图)
来自新疆各地的3万多名男性穆斯林在喀什市中国最大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参加古尔邦节聚礼 古尔邦节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古尔邦节”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宰牲节”或“忠孝节”。它是中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的宗教节日。回族又称它“过大年”。而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则在我国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将其音译为“库尔班节”,将其作为新年。 古代阿拉伯宗教传说,“先知”易卜拉欣夜梦安拉,命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勒,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当易卜拉欣遵命举刀的一瞬间,安拉派遣特使牵着一只羊匆匆赶到现场,命以宰羊代替献子。从此,在阿拉伯民族中形成了每年宰牲献祭的习俗。伊斯兰教产生后,承认先知易卜拉欣为圣祖,并继承了这一仪式,并把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定为古尔邦节。我国使用的公历与伊斯兰教历每年有十一天的日差,故每年古尔邦节的公历日期不固定。中国通用汉语的穆斯林俗称宰牲节为“小开斋”。中国政府规定这一天给穆斯林职工放假。 古尔邦节的时间定在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按照传统的规矩,穆斯林在古尔邦节这天清晨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上坟缅怀先人。节前,穆斯林家家户户打扫干净,制作各种糕点,炸油馓子、烤馕,做新衣裳,为节日做好准备。穆斯林从清真寺做完礼拜之后,便回到家里杀牛宰羊,煮肉做饭,施舍穷人,招待来宾。青年男女有说有笑,载歌载舞,开展各种庆祝活动,节日期间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新疆的维吾尔族在古尔邦节时,无论是城市或农村的广场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广场四周另有一番景象: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账、夹板房内,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板车、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备有花式繁多的食品小吃。。在新疆的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节日期间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比赛活动。 维族古尔邦节习俗 古尔邦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宰牲"或"血祭"。 古尔邦节前, 人们要做各种准备特别是作为"献牲"的牲畜要预先买好。节日的早晨,人们进行沐浴全身的"大净",然后盛装到清真寺参加聚礼。聚礼之后,人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杀牲血祭。至于是宰牛杀羊还是杀鸡杀鹅,这由各家的经济实力来决定。通常人们把血祭的牲畜宰好、把大块大块的连骨肉炖到锅里之后男子们才开始互相拜节,妇女们则留在家里炖肉和摆上节日食品,烧茶等,准备迎接客人。节日的第一天,首先给在近期内发生过丧葬等家难的乡亲拜节,表示慰问,其次是给夫妻双方的长辈拜节,再次,就是给近邻和长者拜节。在这种礼节性的拜节活动中,除了给夫妻双方的老人拜节是夫妻同去之外,其他的拜节活动往往是三五成群,男女分开进行。在维吾尔民间礼俗中,一般是不允许男女混杂的。 这之后,才是同辈的亲朋好友之间的拜节。大家除了互相道贺,彼此问候之外,还要共餐痛饮,吹拉弹唱一起娱乐。维吾尔民间的拜节是维吾尔人增强社会联系,严守礼尚往来这一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放后,为了照顾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度节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0年月12日颁布了《关于伊斯兰教的人民在其三大节日屠宰自己食用的牛羊应免征屠宰税并放宽检验标准的通令》,允许他们免税屠宰自己的牛羊。 |
维吾尔族婚俗
维吾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在青年男女成亲之前,都要经过提亲和订亲仪式,反映了维吾尔族对婚姻的慎重。
提亲
小伙子看上了谁家的姑娘,或是男方家长准备物色一位姑娘为儿媳,事先都要履行“提亲”的手续。
男方向女方家提亲之前,要经过一番调查,女方家姑娘的年龄、家庭、长相、人品等情况都要进行了解,认为合适时,才会提亲。也有男女青年早已热恋,双方私下商定婚事后,再请家人去“提亲”,以达到双方关系公开化和合法化。
一般来说,男方家长不能单独去提亲,而要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陪同一起去,或是请亲属一起去。这样女方家才会接待,并认为有人郑重其事登门提亲,感到光彩,会非常高兴。提亲时,男方要准备给姑娘一套质量较好的衣料、一些盐、方块糖和五个馕(有的地区带7个或9个馕),作为见面礼。礼品中的盐和馕都含有深刻的意义。男方向女方家提出攀亲的要求后,女方一般不马上答复,要和家人和女儿进行商量,并对男方家的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如果同意,即答复男方,若不同意,也要通知男方。假若答应了这门亲事,则要把这门亲事公开,青年男女便可以来往,进行“合法”的恋爱,增进相互间的了解。维吾尔把这种提亲的程序称为“拜西馕塔西拉西”(意为试探)。
提亲被同意后,紧接着是准备彩礼和举行订亲仪式。彩礼是维吾尔婚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彩礼的数量与质量都和双方的经济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女方家提供彩礼的清单,最后经过男女双方家长商量后来确定。为了解决彩礼中的矛盾和分歧,要请一位双方都信赖的中间人,由中间人进行调解,最后达到一致的意见。
按着常规,男方家准备的彩礼要有:姑娘的四季服装一至二套;还要有头巾、大衣、毛衣、鞋、袜和耳环、戒指、手镯、手表等装饰品。另外,还要给姑娘的父亲做一件大衣,母亲一件连衣裙,准备给姑娘的兄弟姐妹、妹夫、嫂子或弟媳的衣料。家庭陈设的家具,也要男方承担。
女方陪嫁的东西主要有:洗衣机、地毯、被褥、枕头、床单、桌布、窗帘、皮箱、木箱等。
由于双方的经济条件不同,彩礼和陪嫁的东西也有所不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礼中又增加了一些电器设备和其他高档商品。
定亲
订亲,维吾尔语称为“穷恰依”。彩礼准备好后要选择吉日举行订亲仪式。这天男女双方各要请50名左右的客人,其中女客占到80%以上,个别男客都是亲属或亲朋好友以及德高望重的男宾,所以说订亲主要是妇女们的活动。
订亲仪式在女方家举行。这天,男方要为女方家带去一至二只羊(经济条件好的也有带一头牛的),羊或牛是由专门的人牵去。羊头上要系上红绸带,女方家要给牵羊人赠送衬衣或其他礼品,以示谢意。这只羊当天宰杀,供待客用。同时还要带馕、茶叶、冰糖、水果糖、方块糖、饼干、点心、大米、清油、面粉、洋葱、黄萝卜以及姑娘用的化妆品等。
在订亲的仪式上,女方要做抓饭或是库尔达克来招待客人。男方要在客人面前宣布给女方家的彩礼清单。宣布清单的人是专门聘请的,他以说唱的形式,向众人介绍每件彩礼的产地、质量、性能、规格等。同时在介绍每件彩礼时,还要把彩礼举起来,让大家过目。一般地说,介绍彩礼的人,口才比较好,他可以把一般的东西,说得天花乱坠,讨得女方家人欢心,男方家人满意。因为彩礼的数量和质量关系着姑娘的身价和男方家的诚意,所以宣布清单的人也特别卖力。事后,男方家人还给他赠送一定数量的礼品。
女方家陪嫁的东西,也要在当天展出,也要请一位“三寸不烂之舌”向大家过目,并介绍每件嫁妆。同时,女方家也要给未来的女婿做一套衣服,并从头到脚“武装”起来。另外还得给亲家和亲家母各准备一套衣服的衣料。
在城市的订亲仪式上,除了请大家美食一顿外,还要举行跳舞、唱歌等娱乐活动,以示庆贺。农村的订亲仪式,一般不搞娱乐活动,但有的维吾尔族婚俗地区也搞一些传统的娱乐活动。
订亲仪式结束后,便商订迎亲的婚礼,维吾尔语称“穷托依”。双方商定吉日后,正式举行婚礼。
订亲之后,双方不得违约。但有时在彩礼问题上或是青年男女不同意父母作主的婚姻,也有违约的情况。但违约者必须退赔彩礼和承担经济损失。这时,双方家长还得找中间人进行调解,直到双方认可接受时为止。
由于地区的不同,南北疆的婚俗也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