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馨
“大家好,我是大理漾濞土生土长的姑娘,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漾濞种植的核桃……”10月中旬,主播海曦垚像往常一样开始了直播。上个月,当地今年采收的青皮核桃已经卖完,这几天到直播间购买干果的顾客依然络绎不绝。
海曦垚接触直播行业已有5年,大学毕业后,她从大城市回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家里有几百亩核桃林,从小就跟核桃‘打交道’,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把家乡的好物推介出去。”
但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漾濞是个传统的农业县,直播电商发展相对滞后。没有老师教,海曦垚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从想话术、出镜,到打包、找货车、发货……全靠她独立完成。
机遇出现在今年8月。海曦垚得知县里正在打造客货邮融合与县域商业体系示范县项目,按照政府主导,混改设立大理飛翼供应链有限公司,建设快速物流共配中心,打造核桃产业全链条。她带着团队搬进位于漾濞县苍山西镇马厂村的核桃产业核心园区,也把自己的直播间“搬”进了车间。
有了专业的指导和完善的物流供应链,漾濞县的核桃直播越做越红火。9月以来,园区内的物流包装车间里一派忙碌景象。每天早晨,一箱箱打包好的核桃被送上传送带,装上货车,发往全国各地。
大理飛翼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李伯涵介绍,公司集中了多家快递公司,整合闲散运力,培养本地电商直播团队。自9月中旬启动直播至今,电商平台上的销售额已达180万元,订单量达到6万单,销售核桃150吨左右。
“过去一晚上也就能卖出几十单,现在一天可以销售七八百单。”海曦垚说。
漾濞核桃能在直播中“走红”,靠的是全产业链的支撑,从种植、销售到加工、电商运营和品牌培育,环环相扣。
在漾濞,核桃不仅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更是深厚的文化符号。漾濞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境内百年以上核桃古树达18万株,是“中国南方核桃起源地”“国内著名的核桃科研及优质种苗繁育基地”,核桃种植面积107万亩。“漾濞核桃”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先后荣获“中国核桃产业龙头县”“全国质量第一”等30多项荣誉。
“漾濞县抓住数字经济机遇,推动漾濞核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漾濞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永刚介绍,近年来,漾濞县持续巩固提升以核桃为重点的高原特色农业,全速加快核桃产业园区建设,提升核桃产业市场竞争力,打造全国知名的优质核桃种植和种苗繁育基地、核桃产品研发加工基地和交易集散中心、核桃人才培养和企业孵化基地,持续擦亮“漾濞核桃”这一“金字招牌”。2024年,全县核桃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外贸出口额达3992万元。
在销售端,通过市场化运营,培训农户与企业人员掌握电商运营技巧并参与直播销售;在种植端,当地政府也“出新招”,由政府牵头公布核桃收购指导价格,稳定收购市场,最大程度“让利”种植户。
一大早,马厂村村民许莲香骑着摩托车,将剥好的20多公斤核桃仁送到核桃产业园区内的企业出售。按照每公斤32元的收购价格,她获得646元的收入。
“各村都把政府指导价发到微信群里,我们心里就有了底。”今年,许莲香家收获了约3吨的青皮核桃,可剥出500多公斤核桃仁。有园区内的公司统一收购,她不再为销路发愁。
依托一个园区,深挖一条“链”,辐射一张“网”。依托核桃产业核心园区,漾濞县还对大理、永仁、凤庆等地的优质核桃进行收购、加工,不断拓宽产业链条。
园区内的大理漾濞万农食品有限公司,目前拥有超高速600罐/分钟易拉罐生产线一条,超高速400罐/分钟易拉罐生产线一条,核桃酱生产线一条。按目前设备配置,饮料制品日产量可达3万箱,年产量达10万吨。
“我们的销售点已基本覆盖了云南的各个县,如今不仅要让产品‘走出去’,更要加强对外合作,从产业链延伸、跨地域发展和品牌打造等方面提升企业的实力。”公司生产负责人唐友勤说。
而在漾濞县老牌核桃加工企业大理漾濞核桃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核桃系列产品在云南省内市场占有率已达60%。
“我们每年按销售收入的6%投入对新产品的研发,开发更多适应新市场、受年轻人欢迎的产品。”该公司副总经理和应全说,公司还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漾濞核桃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等合作,开展核桃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合作,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今年,是漾濞彝族自治县成立四十周年。四十年来,从深山古树到直播间,从青皮果实到深加工产品,从传统种植到全产业链发展,这片土地正因这小小的“一颗核桃”,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