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伟
“以前报不了的药,现在通过政策能报销了,真是雪中送炭!”宿州市泗县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孙某某的家属,谈起刚刚通过审核的10.56万元医药费报销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这一暖心变化,正是宿州市医疗保障系统持续深化服务改革、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一个生动缩影。
孙某某所用的目录外高值药品,经宿州市泗县医保局主动研究适配政策,被成功纳入保障范围。这一转变得益于泗县医保局自2025年创新构建的“政策找人、服务上门”工作机制。
“我们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依托医保信息平台建立筛查模型,对全县参保人员进行全量扫描。”泗县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上半年,全县已精准识别罕见病患者129例,其中89人通过“三重保障”联动报销291.82万元,实际报销比例达79.23%。
此外,该局还创新“政策预告知”制度。患者梁某某4次购药总费用29.08万元,通过大病保险单行支付报销21.62万元。“工作人员提前告知流程,还协助联系省内能提供药品的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一站式’结算,特别方便,大大减轻了垫资压力。”梁某某家人表示。
“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办好!”宿州灵璧县居民意外伤害报销申请人欣喜地发现,办理时限从原来的30个工作日压缩到了22个工作日。
这8天的“提速”,得益于灵璧县医保局推出的“并联办理”模式。该局打破传统“先公示、后调查”的串联流程,将两个环节同步进行,实现各环节无缝衔接。
“我们坚持流程上‘做减法’,服务上‘做加法’。”灵璧县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明确材料清单、公开全流程时限,让群众‘一次知晓、少跑腿’;另一方面,报销金额直接转账,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这一改革不仅是时限的压缩,更是从“被动等待”向“主动衔接”的服务理念转变,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最近,在宿州市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的市民会发现,购药小票上多了一串特殊的“药品追溯码”。这标志着宿州市医保药品监管进入了“一药一码、来源可溯”的新阶段。
“这个码就像药品的‘身份证’。”宿州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道,“参保群众购药后,只需核对药盒与小票上的码是否一致,再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扫码,就能立刻查询到药品的生产、流通等信息,有效防范‘回流药’等风险。”
为确保政策落地,宿州市医保局发出温馨提醒,引导群众养成“购药认码、小票保存、到手即验”的习惯,并鼓励发现问题勇于维权,共同筑牢医保药品安全防线。
“不用跑窗口问,手机上直接收到结果,太方便了!”前段时间,宿州市参保职工王女士收到门诊慢性病认定通过的短信后,对这项便民服务赞不绝口。
此前,宿州市医保中心首次对129名慢性病申请人的办理结果实施了短信全覆盖通知,无论通过与否均及时告知,并清晰说明下一步操作。这是该中心对慢性病申请实行“受理—审核—结果反馈”全链条优化的重要一环。
“一条小小的短信,背后是我们对业务流程的持续优化和对‘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的践行。”宿州市医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将不断扩大短信通知等服务覆盖范围,努力让参保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
从主动精准的罕见病保障,到不断提速的报销,从数字赋能的用药安全,到贴心及时的告知服务,宿州医保正以一系列务实创新的举措,将“医保为民”的初心使命书写在便民惠民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持续提升着千家万户的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