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励志敬业

下马崖边境派出所:忠诚永远在“马上” 发布时间:2025-09-03 来源:人民网

    近日,人民网“党建引领聚合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研行走进新疆,深入了解民族地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与鲜活案例,记录群众可知可感的新变化、新收获。

    “何师傅,水龙头出问题了,你来看看吧。”

“好嘞,马上来。”

在新疆哈密边境管理支队下马崖边境派出所辖区内,总能看到一个背着工具包的民警,他叫何春明,也是建所以来第309名守边人,群众更爱叫他“物业警察何师傅”。

下马崖边境派出所,坐落于中蒙边境的哈密市伊吾县下马崖乡。这个建所61年的边境派出所七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而它的荣誉远不止这些,“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青年文明号”“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我以前在部队上是一名后勤兵,对修修补补的事比较在行。”2019年,何春明分到下马崖派出所,他在工作中发现,群众遇到漏水断电之类的事,很难找到会维修的人。于是,何春明自购工具,主动上门服务,修灯泡、补水管、修农机……他的维修工具越买越多,派出所腾出一个小房间给他做工具库房,还组建了一支红旗党员服务队。

“我们站的这片土地是红色的,戍边为民是刻在骨子里的责任。”何春明捡起林带里的一根白杨树枝说道,“你看,这个白杨树枝折断后是五角星的形状。”

“五星白杨”是红色基因传承的一个象征。1950年伊吾四十天保卫战的烽火中,11名钢铁二连战士倒在下马崖,遗骨葬于派出所后院。1964年建所时,民警们在墓旁栽下这一棵棵白杨树。

从成立之日起,“把对党忠诚镌刻天山、把红色基因融进血脉、把群众之事举过头顶、把边疆稳定视为生命”,就成了下马崖边境派出所民警的“信念坐标”。

“红色根须扎进边关沃土,红色血脉也融进了我们的精神信仰。”何春明说。

下马崖边境派出所陈列馆里,一件件斑驳的老物件无一不是“把群众放在心上、把心放在群众身上”的见证。

1964年派出所建所时的老水车,轮轴上还留着当年往返12公里涝坝地的磨痕,直到2003年,全乡建成安全饮水工程,它才光荣“退役”。

那台锈迹斑斑的补鞋机是春天帮牧民修好赶羊的靴子,夏天帮老人缝好开线的布鞋,秋天帮孩子补好开学的球鞋的温暖印记。

六十多年来,下马崖边境派出所把这一件件、一桩桩累积起来的实事,化作了边境线上最动人的“警民鱼水情”,刻在了“五星白杨”的年轮里。现在的下马崖,家家户户的钥匙随意地挂在门上;老百姓捡到钱或物品,会拍个照发微信群和朋友圈,等待失主认领;游客来了,随便敲哪家的门,都会端上奶茶和瓜果热情招待……

“不论是边疆治理、还是深化‘铸牢’,着力点就在党建引领。”哈密边境管理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张德鸿说,“我们以下马崖派出所为代表,打造集‘党性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由此带动边境辖区成长出无数个‘下马崖’,把边疆地区各级组织、各方力量、各族群众拧成一股绳,形成齐抓共管的好局面。”(张峰、唐晓勇、王欲然、黄玉琦、刘文邦、杨睿、陈新辉、李欣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