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祖国各地

青海高原“桃中仙子”一口甜上心头 一路富了村头 发布时间:2025-07-09 来源:人民网

       盛夏七月,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大棚的桃林迎来丰收季。被誉为“桃中仙子”的白凤水蜜桃挂满枝头,粉嫩饱满的果实散发着诱人甜香。果农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游客们提着果篮体验田园乐趣,分拣中心内工人们将鲜桃精心包装发往各地……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这颗从陇原大地“西迁”至河湟谷地的“甜蜜果”,凭借卓越品质与产业融合新模式,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黄金名片”,更书写了新时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兴农新篇。

乐都引进的白凤水蜜桃源自甘肃安宁,以皮薄肉厚、汁多甘甜闻名。2020年,高庙镇汇樱大樱桃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王胜元带领团队赴甘肃考察后,大胆引入这一品种,开启了一场“甜蜜实验”。

“乐都区高庙镇平均海拔1900米,年日照超2800小时,昼夜温差达12℃,加上湟水河冲积形成的沙质土壤,与白凤桃原产地的气候条件高度契合。”王胜元捧着果实介绍,经过五年试种,白凤水蜜桃在乐都“落地生根”,今年是首次大规模挂果,预计亩产超1000斤。更令人惊喜的是,高原强紫外线与昼夜温差赋予果实独特优势——糖分积累更充分,甜度达20度以上,汁液率超85%,果肉细腻如凝脂,甚至可用吸管直接饮用桃汁。

为打破传统水蜜桃8月中旬上市的局限,合作社创新采用“陆地+大棚”双模式种植,通过提前覆膜保温、延迟采摘等技术,将大棚白凤水蜜桃的上市时间提前至6月底,成功填补市场空白。在分拣中心,刚采摘的白凤水蜜桃被精心装入礼盒,果面细绒如初雪般轻柔,指尖轻捏便能感受到果肉的柔嫩弹性。

“我们严格执行‘一枝一果’疏花标准,确保每颗桃子都能获得均衡养分供给,采摘后2小时内进入预冷库,按重量、糖度分级包装,实现‘从枝头到舌尖’的新鲜直达。”分拣工作人员李梅青说道。

乐都白凤桃的甜蜜不仅滋养了舌尖,更激活了乡村经济。据检测,其富含维生素C、铁质及多种氨基酸,“硬溶质”特性赋予独特口感——初食脆甜如梨,放置两天后则软嫩多汁,满足不同消费者偏好。这种“会爆汁的白凤桃”迅速成为了市场宠儿,来自浙江的游客张女士品尝后赞不绝口,“跟江南的桃子一样香甜,高原的阳光果然能酿出不一样的甜蜜!”

王胜元表示,目前合作社已建成55亩高标准果园和10亩温室大棚,种植白凤水蜜桃、蟠桃、油桃、大樱桃等多个品种,形成“四季有果”的产业格局,温室种植不仅提高了水果品质和产量,还通过错峰上市占据市场先机。

“我在合作社负责疏花套袋、分拣包装等工作,月收入4000元左右,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社员郭滔边包装桃子边说。像她一样,高庙镇西村30余名村民通过务工就业方式参与桃产业,人均年增收超1万元。近年来,高庙镇依托“春季赏花、夏季采果”模式,每年春季桃花盛开时,都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拍照、赏花;盛夏时节,又有不少游客奔着香甜可口的果实而来,带动了周边餐饮、旅游等行业的发展。

       从陇原大地到河湟谷地,乐都区以桃为媒,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让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因桃而活、因桃而兴。如今,这颗“会爆汁的白凤桃”不仅甜透了消费者的味蕾,更以其蓬勃发展的产业态势,成为新时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展望未来,这颗高原“仙子桃”将化作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持续释放发展活力,让广大农户在产业发展中共享丰硕成果,绘就共同富裕的崭新篇章。(杨启红、严静怡、许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