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晚9时30分,当第三届“剋街·一嘉亲杯”(剋BA)篮球赛的终场哨声响起,安徽省明光市剋街夜市的灯火才真正迎来高光时刻。
身着各色球队助威衫的球迷以及观赛市民如潮水般涌入,烧烤架上腾起的烟雾与锅贴滋啦作响的声音交织,浓郁香气在人群中弥漫开来。人声鼎沸中,一场由篮球激情点燃的夜间消费盛宴正在火热上演。
这只小小的篮球,如何成为撬动一座皖东小城夜市繁荣与城市活力的关键支点?明光的实践给出了生动的答案。
赛场激情“升腾”夜市烟火
明光“剋BA”的成功密码,在于其浓厚的“草根”基因。
去年第二届“剋BA”比赛中,赛事创新性地将企业车间“搬上”竞技场,点燃了本土产业的参与热情。利拓智能、浩淼科技、九州工业等20余家本地龙头企业纷纷组队参赛,员工化身球场明星,同事组成最强后援团。
赛场上的每一次拼抢、每一次得分,不仅是一场球技的较量,更成为提升企业凝聚力、展示团队风貌的绝佳舞台,实现了体育精神与商业活力的深度交融。
值得一提的是,这股热情迅速突破地域边界。赛事吸引力如磁石般辐射至凤阳、五河、灵璧等周边县市,11支劲旅跨区域征战,18场同步进行的青少年赛事则点燃了下一代篮球梦想的火种。
而今年的比赛创新赛制、优化赛程,俱乐部联赛和大学生联赛让比赛更精彩,汇聚了由本地球队和高校球队组成的20多支精英球队,其中300余名运动员将在七月至八月展开激烈角逐。
赛场内,场均超2000人次的观众将看台挤得水泄不通,“一票难求”成为常态,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浪是城市活力的最佳注脚,形成强大而持久的“人气磁场”。
更为关键的是,赛事主办方精心构建了“体育引流+夜市承接”的闭环模式。剋街夜市与赛场紧密相邻的地理优势,让观赛后的兴奋无缝转化为夜市消费的动力。
“老明光锅贴”的老板老李忙得不可开交:“比赛日生意好得不得了,营业额至少翻两番!球迷们看完球,呼朋唤友来宵夜,边吃边聊球,气氛热烈得很。”明光绿豆饼、蚝油串等地道小吃摊位前大排长龙,奶茶店、小酒馆座无虚席。
据介绍,赛事期间剋街日均客流量持续激增,核心餐饮商户营业额也创新高,篮球带来的“人气红利”实实在在转化为“真金白银”。
文体旅融合释放乘数效应
剋街夜市的火爆景象,仅仅是“剋BA”经济效应的第一环,它的能量远不止于刺激消费。
明光市以“剋BA”赛事为平台,巧妙将城市发展的多元要素——青年人才、地域文化、旅游资源等深度链接,释放出“1+1>2”的融合效应。
其一,赛事与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超过300人次青年学子被家乡的篮球热潮吸引,走进明光博物馆、规划馆、静港营地及重点企业参观学习,成为吸引青年人才的强磁场。
这些学子不仅是热情的观众,更是家乡新貌与赛事激情的“青春代言人”。他们活跃在社交平台,用年轻化的语言和视角记录传播明光的活力瞬间,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和创新思维。
其二,在激烈的篮球赛场边,明光深厚的地域文化找到了展示的舞台。
赛事期间融入中医药文化、非遗展示区,以及穿插其间的特色文艺表演,不仅为激烈的赛事增添了文化韵味,更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畅享夜生活时,自然而然地接触、了解并喜爱上明光的特色文化产品。
一来二去,这种“赛事搭台、文化唱戏、经济受益”的融合模式,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丰富了夜间消费体验,为文化创意产业和非遗传承开拓了崭新的市场路径,最终释放出远超单一赛事本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明光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只小小的篮球,转动的不只是场上的比分,更是其撬动文体旅商深度融合、探索小城特色发展路径的一把金钥匙。
未来,明光市将继续立足本地特色优势,撬动消费、文化、人才、商业的联动发展,让体育的激情与市井的烟火自然交融,为明光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