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北京时间8月14日凌晨,在加拿大萨斯卡通举行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全体会议上,我国都江堰、灵渠、姜席堰、长渠4座水利工程成功通过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选,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些古灌溉工程体现出当时人们对河流特性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尊重和合理利用,工程管理体制则体现了受益群体共同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社会组织形式。从古灌溉工程中汲取经过历史检验的科学理念和智慧,也有助于设计和建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灌溉工程。本期请读者走近这四座灌溉工程遗产的“前世今生”。
都江堰:天府之源 水利鼻祖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的西部,正好是岷江走完川西高原深切峡谷奔涌而出的最后一个谷地,海拔较高。自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以来,都江堰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且历经2000多年岁月,仍发挥着巨大作用,以其“全世界历时最悠久、设计最科学、布局最合理、经济效益最发达、自流灌溉面积最广”的特点享誉中外,被赞为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伟大奇迹,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
成都平原历史上曾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成都平原所在的四川盆地是中国多雨地区之一,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岷江由北向南流过成都平原西侧,岷江水道相对成都平原大部海拔更高,是一条“悬江”。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时,成都平原往往成为一片汪洋,而遇旱灾时,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长期祸及百姓,侵扰民生,成为蜀地人民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通过修筑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等主体工程,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东边的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水流窄而深,称为内江,西边的另一条水流宽而浅,称为外江。工程巧妙地设置了四六分水的比例,利用地形和水位差,枯水季大约六成江水流入较深的内江,而洪涝期间六成江水从水面宽阔的外江流走,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
在历史学家眼中,正是因为有了都江堰催生的天府之国,秦国有了取之不尽的大粮仓,从而能横扫六国,开创统一大业。都江堰水利工程无论从地理角度还是历史角度都堪称滋润“天府之国”2000年的源头。
在清代末期,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不足200万亩。新中国成立后,伴随水利设施的突飞猛进,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四川各地自力更生、全民投入的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都江堰各配套水库、渠系得到系统建设,灌溉面积高速增长。
直到今天,都江堰水利工程灌区规模仍居全国之冠,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7市38县1076万余亩农田灌溉,以及防洪、发电、养殖、旅游、工业生产等多项综合服务,是四川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发展到今天,都江堰除了传统的灌溉功能外,还承担着给成都等大城市、城镇生活供水,保障成都平原众多中小河流生态用水等重任。可以说,没有都江堰,就没有欣欣向荣的四川。
今天的都江堰,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种文化,一股推动地方发展的巨大力量。现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与二王庙、安澜索桥、伏龙观等组成的都江堰景区每年吸引数百万人次前来。去年,都江堰景区游客突破750万人次。到都江堰感受“世界水利文化鼻祖”的聪明智慧,体验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已经成为海内外游客的向往。
2017年以来,都江堰市大力实施四川省历史名人李冰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成立了李冰文化研究会(中心),启动了李冰博物馆建设,举办了都江堰放水节及水生态文明高峰论坛,成功加入了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世界历史都市联盟,举办了首届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与李冰研究国际论坛,实施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精华灌区修复,极大提升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国际影响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世界遗产中心非洲部主任埃德蒙·木卡拉感叹:“都江堰是一项被全世界视为珍宝的工程,灌溉方式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灵渠:贯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清晨,迎着桂花浅浅的幽香,微风泛起阵阵稻浪。秀美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之间,一道水渠蜿蜒流淌。
那潺潺的清水,悠悠流淌过2000多年的岁月沧桑,历经烽火硝烟的洗礼,被清澈爽滑的柔波拥抱着、轻抚着,静谧淡然。
遥想当年,始皇帝嬴政兼并六国后,为统一岭南,成就千秋统一大业,特命监御史禄督率士兵、民夫在今广西桂林兴安境内的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以转运粮饷。
公元前214年,灵渠凿成通航,秦兵势如破竹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版图。灵渠成就了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国”的梦想,实现了大中华的大统一和中原文明与岭南文化的大融合。
灵渠联结湘江与漓江,贯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成了连接中原与岭南的重要纽带,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对促进中原与岭南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
灵渠干渠包括北渠、南渠两段。北渠长3.25公里,导水仍入湘江下游。南渠长33.15公里,穿越分水岭流入漓江。主体工程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堰坝、秦堤、桥梁等部分组成,尽管兴建时间先后不同,但它们互相关联,成为灵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000多年来,灵渠一直是岭南地区与中原交通往来的战略要道。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灵渠也是历史悠久的灌溉工程。20世纪30年代,桂黄公路和湘桂铁路相继通车后,灵渠才完成水运的历史重任,转而主要肩负起水利灌溉的新使命。
目前,灵渠总灌溉面积达6.5万亩,灌区覆盖兴安县的5个乡镇、186个自然村,受益人口5.9万多人。灌区除种植水稻外,还有葡萄、柑橘、草莓等经济作物,农业年产值约13.16亿元。
灵渠的灌溉方式,主要有自流和提水两种。渠堤上的水涵就是灵渠自流灌溉的引水口。在渠低田高的地方,则普遍使用筒车、龙骨水车等提水灌溉,20世纪60年代则改为水轮泵提水灌溉。
在一些渠段,建有堰坝来壅高水位、控导水流,一方面能够蓄引渠水自流或提水灌溉,同时还留有船只通行的“堰门”。后来随着灵渠水运功能的消失,这些堰坝也转变为完全的灌溉工程。
千百年来,灵渠为桂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渠内清水千年流长,渠外农田五谷飘香。
历经不懈努力,灵渠荣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圆了兴安人多年的一个梦。“灵渠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水利工程的最高科学与技术成就,是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水利遗产。兴安人民始终致力于灵渠的保护与利用,力求充分发挥灵渠在发展中的文化价值。”兴安县委书记黄洪斌表示,“我们将持续推进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让灵渠进一步走向世界。”
“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灵渠,历经千载而不朽,正绽放着更绚丽的光彩。
姜席堰:灵山江水灌万亩粮田
光明日报记者 严红枫 陆健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桂芬
姜席堰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龙洲街道后田铺村山头里自然村灵山江上,素有“龙游都江堰”之美誉。
姜席堰创建于1330年至1333年间,由上堰、下堰组成。为纪念主持和赞助修堰的姜、席两位员外,分别把上堰称为姜堰,下堰称为席堰,简称姜席堰。姜席堰现有干渠4条,全长18.8公里,支渠15条,全长30.87公里。姜席堰的灌溉范围包括龙洲街道、詹家镇两个乡镇、21个行政村,灌区总面积3.5万亩,是龙游县重点产粮区。
姜席堰还为灌区居民提供生活生产用水。1736年,姜席堰水引入城濠,城内河渠相连,既解决了消防和居民用水,又使城内“西湖”和“泮池”恢复了旧貌。至今,姜席堰入城之水仍在使用。
姜席堰自公元14世纪创建以来,一直采取“官督民办”的管理方式。清代设有堰工局,在府、县政府的监督下,由乡绅具体负责堰渠维修、管理经费、制定章程等事宜。姜席堰这种官方与民间管理的结合,一直延续至今,保证了姜席堰的可持续运行。灵山江水从姜席堰汩汩流出,不仅使下游数万亩粮田得以自流灌溉、旱涝保收,更促进了龙游城市的发展和兴盛。
今年5月13日,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专家组对龙游县姜席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行现场考察评审。专家组认为:姜席堰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保障了工程可持续利用,对当代水利工程管理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姜席堰不仅起着灌溉作用,而且非常符合当下中国所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治理、乡村振兴。希望这次浙江龙游借此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功的机会,更好地打造一个亮点工程,造福当地百姓,让家乡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荣誉副主席丁昆仑说。
长渠:“长藤结瓜”式灌溉工程典范
光明日报记者 夏静 光明日报通讯员 万永春
“武安南伐勒秦兵,疏凿功将夏禹并,谁谓长渠千载后,水流犹入故宜城。”这是唐代诗人胡曾的诗,写的是刚刚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长渠。
长渠,又名白起渠、荩忱渠,坐落在素有“华夏第一城池”美誉的襄阳古城南部,全长49.3公里。长渠始建于公元前279年,相传前身为秦国名将白起水攻楚鄢所开渠道,是一座始为军事工事,后为灌渠的水利工程。
长渠历时近2300年而不废弃,经勘探考证,古时干渠的路线与现在的干渠路线大体一致。长渠引汉江下游最大的支流——蛮河,灌区纵贯南漳、宜城两县市,整个灌区形似“橄榄”。
古人在长渠创造了“陂渠相连,长藤结瓜”的灌溉模式,解决了水资源不足、不均衡的桎梏。同时还开挖了许多支渠,相当于现在的干、支、斗、农渠互相并联成网,互相补充水源。如果把渠首拦河坝比作“瓜根”,渠道就是“瓜藤”,而沿渠连结的陂塘就是瓜藤上结出的“瓜”。在非灌溉季节,拦河坝使河水入渠,渠水入塘,农田需水时,随时输水灌溉。做到常流水、地表水全面利用,常年蓄水,不让水源白白流走浪费,扩大了水源。在灌溉季节,长渠供水给塘,多者三四次,少者一两次,循环蓄水,实现了以丰补歉、以大补小、互通有无、平衡水量,最大发挥了工程潜力。1949年之后,又修建了三道河大型水库1座为长渠主水源,中小型结瓜水库15座,整修堰塘2671口,灌区水源更加得到保证。正是沿渠水库、堰塘的有效利用,灌溉保证率达85%以上,灌区成为中国南方长藤结瓜灌溉工程的典型。
在11世纪末,长渠就有了行之有效的用水管理技术和制度保障,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在《襄州宜城县长渠记》中记述“时其蓄泄而止侵争,民皆以为宜也”。北宋时实施“分时轮灌”技术,供水时通过水门抬高水位可直接灌溉,这一创新之举一直沿用至今并得到了革新发展。“分时轮灌”实现了高渠高田有水抽,低渠低田能自流,极大地促进了灌溉效益的发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渠是湖北省修复的第一个大型灌溉工程。后经多次维修、扩建、配套,由最初的过水流量不足10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仅8.1万亩,发展为目前过水流量43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30.3万亩的大型灌区,成为南宜两县(市)老百姓的“生命渠”“幸福渠”“致富渠”。
襄阳市将长渠申遗工作和民生改善、文化传承、旅游发展、保护修缮、科学利用有机地统一起来,将其纳入全市水利改革发展的蓝图中统一部署,于2015年启动灌区工程信息化项目,投入资金523.19万元,建设一个中心站和六个分中心站,涉及49处渠系建筑物,新建有运行管理、闸控管理、监控管理及手机APP操作平台,运用互联网和物联网+闸控设备的技术手段串联整个灌区,实现信息化管理。同时,襄阳市还将节水改造与长渠历史景观恢复和渠系绿化、美化相结合,正逐步恢复古长渠的历史文化韵味,营造碧水长流、树木长青、美丽休闲的人居环境。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19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