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孝

三个“八桂最美国防人”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8-08-08 来源:央广网 光明日报

  他们中,有的人用真情,改变了红瑶同胞“女不读书”的历史;有的夫妻携手,传递守护边防哨所的“接力棒”;有的人穷尽青春,39年默默守护战友墓碑……近日,广西发布了首届“八桂最美国防人”先进事迹。走进他们的世界,聆听他们的故事。

  托起红瑶女童读书梦

  20世纪90年代初,入伍不久的何方礼跟随部队到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开展“进瑶寨学雷锋”活动。他得知那里的红瑶群众受“女不读书”旧观念束缚,世代不让女孩子上学,心里很不是滋味,便开始为扶贫助学四处奔走。

  深山路远,崎岖坎坷。何方礼挨村挨寨走访,一家一户动员,田间地头劝说。他从当时仅21元的津贴里,挤出一份资助红瑶女童上学。他的带动和影响,引起外界对红瑶女童失学问题的关注,结束了红瑶女孩不读书的历史。受助红瑶女孩中,走出了女教师、女村干部、女共产党员……

  当年的受助女童凤桂鲜,现已是融水民族小学的一名教师。她说:“没有武警部队和何叔叔的帮助,我们这一代红瑶女孩,恐怕今天还困在大山里。”

  20多年来,何方礼资助过的红瑶女童全部走出大山。但何方礼为给山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为了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一直在奔走着。受何方礼的感染,走出大山的学生们也纷纷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着这份爱的种子。

  大山深处的“夫妻哨所”

  茫茫林海中,巍巍群山间,有一个特殊的哨所——桂林联勤保障中心某仓库“夫妻哨所”。23年来,共有9对夫妻在这里担任特殊的边防执勤任务。

  早期的“夫妻哨所”,水电路“三不通”,运送物资靠肩扛马驮,喝水须到山下河沟去挑,照明靠煤油灯,哨兵夫妻们就这样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近年来,在各界的关怀下,现在的哨所已通路通水通电。

  现任哨长王言鑫,在妻子隋爱娜陪同下,已在深山哨所生活5年,儿子刚来时还是嗷嗷待哺的婴儿,现已是满山奔跑的6岁孩童。每天,丈夫进山巡逻执勤,妻子留守家里操持家务,早晚步行两个多小时接送孩子上学。

  “既然嫁给了他,就要嫁给他的事业;既然爱上了他,就要爱上他坚守的哨所。”这是“夫妻哨所”的军嫂们传下来的“爱的箴言”。她们从城里来到深山,由女孩子变成“女汉子”,用柔弱的肩膀撑起这个特殊的“家”。

  守护战友墓碑的老兵

  因为一句承诺,王启荣在百色市那坡县烈士陵园守了整整39年。如今年迈体衰腿脚不便了,他依然每天来陵园走走,和战友们说说话,弯下腰身擦拭墓碑。他说:“这么些年过来,我依然舍不得我的战友。如果一天不来,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王启荣是一名历经战火的老兵,1980年因伤退役。退役后,怀着对战友的眷恋与承诺,王启荣主动请缨,担负起守护烈士陵园的责任。

  烈士陵园中,952座烈士墓,从昔日杂草丛生到如今干净整洁,王启荣一手操办修路、除草、铺砖、栽花种树,为战友竖起了一座座墓碑。1986年,王启荣曾被调到南宁工作,可他始终放不下战友,两年后又回到那坡县烈士陵园守陵,一干又是32年。

  逢年过节,王启荣都会为战友细心擦拭墓碑,点上一炷香,倒下一杯酒,和战友“聊”上一会儿……他发现有的烈士墓碑长年无人祭扫,便想方设法寻找烈士亲属,至今已帮助9名烈士找到了亲人。

  江西籍烈士谢国桥,只有姓名被刻在墓碑上,其他资料信息早已丢失。其母亲冯月娥一直不知道儿子葬在哪里,只好在老家为儿子立下衣冠冢寄托哀思。在王启荣的多方帮助和各界爱心接力下,这位83岁高龄的老母亲从江西一路辗转赶来,在耄耋之年终于找到了儿子的安葬之处。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黄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