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8月5日消息(记者尧遥 凌姝)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武汉港客运站23号码头下船后,历经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采访团抵达了今天采访的目的地——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因为距离主城区较远,这里一度被戏称为“武汉地图外两厘米的地方”。不过现在,它有着更为人熟知的名字——“中国光谷”。42年前,我国第一根光纤就在这里诞生。
在烽火通信大楼的展示大厅里,一张黑白照片记录了中国第一根石英光纤从“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院士手中流出的瞬间。距离这张照片不到十米远的地方,陈列着一台并不起眼的黑色传输设备,说明牌上所写的“信息高速公路立交桥”几个字却格外醒目。烽火通信科技政府项目管理中心总经理廖亮告诉记者,这不到十米远的距离,讲述的是中国光通信领域的数十年“苦功”:“它承载了我们整个集团许多个全国乃至世界第一的核心成果。2017年我们做了个实验,这套设备可以满足130亿人在一根光纤上通信,相当于一部1G的高清电影可以一秒钟下载下来,它可以为‘宽带中国’的建设提供基础的支撑。”
五年,烽火科技4次打破光通信世界纪录。在介绍起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全球领先的时候,集团副总裁、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少华用数字说话:“到目前为止,我们四个方面的产业,光电子在全球排名第三、国内排名第一;光纤接入大概在全球排名第四;光网络在全球排名第五;光纤光缆在全球排名第四。2017年(产业规模中)销售收入360亿元,合同额380亿元。”
如今,光谷的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已达全球第一,但这束“光”带来的故事还在继续。在光谷东,一条名副其实的黄金大道已然形成——8公里的长度,汇聚的却是总投资额达到4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存储芯片、显示面板、智能终端、数字经济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产业正在长江岸边涌动蓬勃。
光谷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荣凯介绍,近几年布局的存储器和显示面板产业,为解决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缺芯少屏”的局面做出了布局和贡献。特别是近五年来,光谷的网络经济迅速发展,“芯-屏-端-网”成为2000年提出的光谷内涵的再延伸、再丰富和再升华。
在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T3生产线上,偌大的车间空无一人,全自动的生产线24小时全天候投入生产。尽管落户武汉只有4年,但这家瞄准高端小尺寸显示面板行业世界水平的企业已经成绩斐然。谈及公司第6代低温多晶硅显示面板的生产线,总经理赵军的语气中带着自豪:“现在华星光电已经完全具备了LTPS(低温多晶硅)的生产技术,也就是说在高端的手机显示方面,我们已经完全具备了可以和国外同行一较高下的程度,我们在技术上已经完全成熟了。”
自主创新带来的突破,不仅仅发生在与屏幕相关的显示面板企业。今年年底,坐落于光谷的国家存储器基地内、中国首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2层三维闪存芯片,将实现批量生产。紫光集团联席总裁刁石京说,创新的步伐不会停止,“我们还在加快研发,希望能在明年的二季度末实现64层(三维闪存芯片)的量产。随着长江存储产品的量产,会使得整个信息的产业链更加完善,能够更好地形成一个产业生态。从我们基础产品的供给和创新出发,到后面的整个存储系统,给大家创造新的价值。”
今年,正是东湖高新区成立30周年。多年来的大胆先行先试,东湖高新区走出了一条具有光谷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在赵荣凯眼中,光谷可以算得上是武汉市、湖北省,甚至是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最具代表的创新高地。他说,如果把长江经济带比作一个人,“中游就是这个人的腰,腰硬了,人才能挺起来”,光谷就是长江经济带的“创新之腰”。
三十年的时间,从城市的远郊区蜕变为“中国光谷”。赵荣凯说,未来的东湖之滨,更让人充满期待。光谷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光谷的发展必须要坚持承担国家战略,也必须放到世界的坐标中来谋划布局,不断完善具有光谷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在打造大国重器上、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下功夫,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作贡献。
结束了一天的采访,回到船上,晚上8点,采访团还举行了主题为《夜话长江》的访谈。有关部委和地方负责同志,部分媒体编辑、记者和随团专家,围绕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进行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