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7月30日讯(记者 贾楚航) 四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五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书写了推动科技进步的“烟台现象”;蓝鲸一号、蓝鲸二号,让全球海工第一梯队有了“烟台身影”;MDI全球产能第一制造商万华,让国际化工竞技场挺立起“烟台品牌”……
从黄渤海岸边的一个小渔村,一跃成为国内综合实力前20强城市,烟台何以做到?创新!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创新始终是烟台最亮丽的城市底色,烟台始终以自主创新铸改革之魂。
创新跑出加速度——
让企业成为主体,加快核心技术突破
中集来福士前身为烟台造船厂,建成于1977年,其发展经历了地方集体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资控股企业、被中集集团收购等阶段,成长壮大过程是整体行业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2008年,中集进入海工装备领域。 “为了不受外国企业掣肘,我们一开始就横下一条心,坚定走技术转化和自主创新之路,因此制定了两条关键主线,即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中集来福士总裁王建中说,中集交付了能在12级台风中牢牢钉在作业海域进行钻采可燃冰的“蓝鲸1号”、全球最先进的双钻塔超深水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由此公司进入全球海工第一梯队。
不仅是中集来福士,在烟台,万华工业、杰瑞集团……一大批企业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以创新促动能转换,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大国重器上的“烟台印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数据显示,2017年,烟台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6314亿元,约占全省11.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2.49%,产值和比重均居全省第二位。
创新激发新活力——
改革与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2014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就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没有科技体制改革的大胆探索,万众创新就难以加速轻装前行。”多年来,烟台科技部门一直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创新环境,让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激发。
改革,正在为烟台协同创新注入新内涵。在烟台开发区先进制造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实验室,平台引进仿真模拟、3D打印制造和低压铸造智能化等新技术,以16家中小骨干企业为依托,组建科技创新联盟,走出了一条“平台+联盟”协同创新新路。
目前,烟台市已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57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723项,建立了引进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共建研发平台、联合培养人才等多种合作模式,先后成功引进一批高层次科研机构。
创新归根到底是人才创新,创新驱动归根到底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份,烟台市人才总量突破170万人,高层次人才7万多人。其中,“两院”院士3名,柔性引进院士58名,“千人计划”105名,“万人计划”9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7名,国务院特贴199名,省泰山学者及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20名,烟台市“双百计划”人才166名。
创新成第一动力源——
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助力高质量发展
眼下,烟台正处在加快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历史性关口,新旧动能转换靠啥?实现高质量发展靠啥?关键靠创新!这是一座城市对创新的理解和认知。
万华化学集团与改革开放同龄,其前身为烟台合成革厂。时至今日,万华化学集团已发展壮大为全球最具综合竞争力的MDI制造商,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ADI制造商,也是世界第二大TPU制造商、欧洲第三大TDI制造商。回顾万华走过的不平凡的自主创新之路,也充分印证了一个深刻道理:真正具有市场潜力的高新技术是买不到的!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集聚迸发,正在引发产业分工重大调整,重塑地区竞争格局。着眼于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烟台市发挥济青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促进“校所城产”融合发展,以“四新”促“四化”实现“四提”,形成以新动能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激活创新基因,烟台正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创新。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说,“烟台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全市上下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烟台为强大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寻标对标、加压奋进,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宜业宜居宜游城市,确保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
“创新千帆尽举,有力地引领着烟台经济航船破浪前行。”鲁东大学教授刘良忠说,创新发展渗透到经济社会、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给城市带来更多的是一种内涵,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以梦为马,创新路上,烟台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