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祖国各地

合肥医保:“打包付费”,让看病就医更省钱 发布时间:2024-11-29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合肥11月28日电(记者周坤)“同样是脑血管病,同一家医院,我父亲这次住院报销后比上次少花了2100元。”11月20日,在合肥市一院结算窗口,张智敏看着手里的报销单很意外。

今年61岁的张智敏患有脑血管病多年,一年下来,花费不菲,尤其是病重需要住院治疗时,医疗费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从张智敏两次住院费用的单据可以明显看到:2019年3月,他因脑血管病住院治疗,花费8200元,医保报销4800元,个人负担3400元;而这次全部费用为3300元,医保报了2000元,个人只付了1300元。

张智敏就医负担的减轻,得益于合肥市2021年开始推广实施的DRG支付方式改革。

具体来说,过去,传统的支付方式主要为按项目付费,即根据诊疗过程中用到的所有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医用耗材等,经逐项累加后,由医保和患者根据比例进行支付。但这种支付方式可能产生“大处方”“大检查”等过度医疗行为。

与之相比,DRG付费是一种更科学、更精细的医保支付模式,是为疾病治疗科学确定一个平均支付标准,结余费用成为医院收益,超额费用由医院自负,使医疗机构的药品、耗材、检查和检验由过去的医院收益转变为治疗成本,倒逼医疗机构提升效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医、保、患三方在降费提质上相向而行、实现共赢。

“对医保来说,DRG付费方式可以进一步实现用有限的医保基金为参保人购买更高质量的服务,确保每一笔医保基金都用在刀刃上。”合肥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而对于患者而言,可以减少自身不必要的医疗支出。

如今,合肥市DRG付费已实际运行三年,三年来纳入DRG付费医院由17家增加到186家,具备条件的医院全部纳入付费范围。

通过DRG付费改革,合肥市次均医疗费用由改革前12279元降到2023年9708元,降幅26%;次均个人负担由改革前3853元降到3163元,降幅2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现在,合肥市具备条件的住院医疗机构实现DRG付费全覆盖,付费病组覆盖率100%,DRG付费医保基金支出占全部住院医保基金支出94.15%。

医疗问题复杂多样,医疗技术创新变革,医保支付政策一直在随着临床发展、患者需求、基金状况等持续改革。

合肥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需要强调的是,支付方式改革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控费”,而是引导医疗机构提供价值医疗,采用适宜技术因病施治、合理诊疗,转变医院内部运营管理机制,走上精细化、高质量发展道路,更好保障参保人员权益,更高效为患者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