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励志敬业

“中国伞王”和他的“创富密码” 发布时间:2024-11-13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郭莹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油纸伞博物馆门前,65岁的毕六福费力地撑起直径3.5米、重达百斤的油纸伞。站在伞底仰头看,数千针丝线经纬交织,形成独特的几何美感。

“这把伞去年在成都大运会上展出,但它不是我做的最大的伞。”毕六福口中那把最大的伞,名为“天上漓江”,现存于广西阳朔某戏楼,其直径为16.2米、重达1000余斤。他因制作这把巨型油纸伞登顶吉尼斯世界纪录,并被业界尊称为“中国伞王”。

做大伞,不是为了炫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毕六福希望通过宣传和展示,用古老技艺带富一方。如今,随着分水油纸伞声名鹊起,拥有400多年历史的泸州市油纸伞产业再次兴旺,去年全产业产值达3000多万元。

传承非遗的同时推动产业发展,分水油纸伞“出圈”的背后有何“创富密码”?

首先是“守”艺。初见毕六福,他身着深蓝色中山装,围褐色围腰,端坐在博物馆一处角落卖力地削着跳子,浑身上下沾满细碎的竹屑。见到记者,他热情地打了一个招呼,手上的活却不见停。

跳子,是控制伞收放的关键零件。传统纸伞周身不用一颗铁钉,承担弹簧角色的零部件就是跳子。它用竹片削成固定形状,插进竹伞柄事先划好的锯槽中,利用跳子的特殊结构和竹子自身韧性实现对纸伞开合的控制。

奇巧,不只限于跳子。一把油纸伞,开合3000次依旧顺畅丝滑,抵御五级大风稳如泰山,秘诀来自对传统技艺的坚守。

分水油纸伞的选材非常讲究。伞骨选海拔800米处阳坡生长满3年的楠竹,这种竹料结构紧密、柔韧性强;伞托、伞柄要用岩桐树、杉木树制作,保证质地坚韧、经久耐用。

工艺更是精细。一把伞要过96道工序,从伞架制作到石印制版,再到糊裱、网边、上油、穿线,全部依靠纯手工操作,使其符合纸伞四沟平整、不露接头、桐油涂抹均匀等一系列质量标准。以“伞斗满穿”这一工序为例,工人要用五彩丝线在伞架上预先打好的细孔中来回线穿两千多针,最终勾勒出的线路的精致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再以裱糊举例,油纸伞采用古法湿糊传统技艺,整个伞面分为6至12个小面,每个小面先用特制浆糊湿润,再贴在伞骨上,每个小面至少贴三层纸,以保证伞面间留有空隙,日后使用中不会干裂。

执着坚持传统,只为更好传承。毕家世代制伞,到毕六福已经是第六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布伞的普及,油纸伞逐步退出市场,做伞的工人越来越少,制作工艺也面临失传。毕六福记得,当初销路最不好的时候,一个月都卖不出几把,分水油纸伞厂处于生死一线。

“最艰难的时候也想迎合市场做些调整。”毕六福说,有段时间,他们把制伞的桐油换成成本更低的油,最终导致伞面粘连,遭到客户退单。痛定思痛后,他坚定换回桐油糊面。他还记得自己父亲临终前的叮嘱,“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吃油纸伞饭长大的,这门手艺一定不能丢了!”

坚守换来了市场的回应。2007年,分水油纸伞晋升为省级非遗,次年申报成功国家级非遗。政府的积极推广、媒体的宣传让其名声回暖。毕六福说,这些年国家对非遗的重视程度空前,分水油纸伞已经成为分水岭镇一张靓丽名片,“名声越来越响了!”

其次是创新。让传统非遗满足市场多元需求,必须让产品“活”起来。毕六福的儿子毕原绅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本科专业是电子商务和计算机。相较父亲老毕,毕原绅的点子更多,执行力也更强,他牵头成立毕六福伞业有限公司,着手了一系列改革——

增加伞面图样。传统伞面图样数量有限,受众单一。为了拥抱年轻人,毕原绅组建了设计团队,设计开发出京剧脸谱、大熊猫、植物标本、国风古韵、国色满庭芳系列油纸伞,伞面印刷方式由单纯的石板印刷拓展到彩印、手绘等多种形式,让伞面样式更丰富、更新颖。“比如,我们的国风古韵系列有醉红颜、长相思、望春归、青山远黛、莫愁等几十种图样。”毕原绅说,目前他们开发的图样已超过千种。

探索电商路径。利用分水油纸伞在各大媒体平台走红的契机,小毕组建规模达40人的电商团队,把流量变为增量,逐步将销售渠道由线下转移到线上。去年,毕六福油纸伞在抖音、小红书等直播平台上销量超过20万把,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

实现活态传承。油纸伞博物馆2楼,如今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研学空间。记者采访当天,恰好遇到天立春雨小学一年级二班的师生在这里开展油纸伞文化的研学。孩子们用画笔沾满五色的颜料,依照自己的心意在空白的伞面上涂抹出好看的画面,在实践中感受非遗之美。“我们已经和当地中小学校、研学机构达成合作,定期开展油纸伞文化研学。”毕原绅说,除此之外,他们还积极和一些商业品牌联名,承接油纸伞文化主题展演,让更多人走进油纸伞、了解油纸伞。

再次是做好“传帮带”。非遗产业成型还要成势,鼓励非遗传承人带徒传艺,能由点及面形成产业集聚。

在分水油纸伞厂,老工人陈思云正忙着用传统石板印刷技术完成伞面制作。陈思云有着40年的做伞经验,靠着这门手艺,他养活了一家人。他说:“自从我们的油纸伞申报非遗后,销路越来越好,连我在广东打工老伴儿也受到影响,回来进厂里帮忙。”现在,陈思云老两口靠在厂里做伞,销售旺季一个月收入接近2万余元。

“我们公司固定员工接近80人左右,月薪在5千至8千元左右,通过‘传帮带’,我们培养起了一批年轻的制伞工匠。”毕六福介绍,为了让这门手艺传下去,过去几十年间,他持续面向省内乃至国内慕名而来的学生,开设免费的技能培训课程,迄今为止,由他带出的技能工人已超过1000人。他还定期前往西南医科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泸州职业技术学校等高校进行主题讲学。

通过技艺推广形成规模效应,让非遗在创新中发展。如今,分水岭镇再现过去“家家制伞,户户编线”的繁荣场景。当地借此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董允坝伞乡景区,进一步带动乡村旅游业、服务业发展。

数据显示,泸州目前从事纸伞产业的技术人员有近300余人,全市油纸伞品牌从过去一个增加到十几个;而随着这一技术的逐步推广普及,在全省形成了一条油纸伞产业链,共同推动油纸伞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