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一方小小的对话框,李吉乾看到了一个大不一样的白朗县。那里有热闹的大街、穿梭的车流,还有熙攘的人群
在近30年时间里,济南援藏干部持续强化教育引导、提供资金支持、帮建农业设施、提供技术指导、健全产业链,想尽办法、穷尽措施,最终促成蔬果产业在白朗县落地生根、发芽壮大
“在援藏工作中,我们父子俩只是一滴水。”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27年前到西藏的一次探亲,在当时17岁的李东心里种下了一颗名叫“西藏情”的种子。
1995年,李东的父亲、40岁的李吉乾作为山东省济南市第一批援藏干部,奔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白朗县对口支援。2022年,李东成为济南第十批援藏干部,踏上父亲当年走过的援藏路。
接过父亲及历批援藏干部的“接力棒”,李东进藏后担任白朗县委常委、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县长,主抓高原蔬菜产业全链条打造。
2024年是对口支援西藏工作30周年。30年来,在济南市历批援藏干部的接续奋斗下,白朗县的大棚蔬菜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已成为西藏面积最大、品种最多、质量最好的高原蔬菜基地。“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的佳话,在雪域高原流传。
同一片蓝天
白朗县城,见证了李东父子的援藏“接力”。
李东进藏前,已经退休的李吉乾交给他一个厚厚的文件袋,里面装着当年济南对口支援白朗县十年规划、白朗县情况简介、个人述职报告等十多份材料。
“这是我当年援藏时保留下的资料,你可以时常看看,或许对工作有帮助。”李吉乾嘱咐。
“每次翻阅这些资料,就仿佛走进了父亲当年援藏的那段岁月。”李东说。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作出全国对口支援西藏的决策部署。山东为选派第一批对口援藏干部进行了广泛动员,李吉乾第一时间报名。1995年5月18日,李吉乾与其他48名援藏干部一起抵达雪域高原,担任白朗县委常务副书记。
“我与白朗县由此结下不解之缘。”1997年暑假,盼望已久的李东来到白朗县探望父亲。
在白朗县住了40天,李东瘦了十多斤。一名住在隔壁的当地干部看着心疼,专门蒸了大包子送来。“我到现在都记得那个味道,萝卜馅加了辣椒面的西北风味,吃起来特别香。”他说。
探亲期间,李东参观了日喀则当地的宗山古堡、帕拉庄园等地,对西藏历史、文化有了初步的直观认识。
三年援藏工作结束后,李吉乾带回很多有关西藏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书籍。在随后的十几年中,这些书籍以及父亲的口述,成了李东进一步了解西藏的“窗口”。
2016年,第八批援藏干部报名启动,李东第一时间申请,却遗憾落选。2019年,第九批援藏干部报名,他再次落选。
“援藏工作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种制度安排。”李东说,只有最优秀的干部人才才有此殊荣。“我深知当时的自己还不够成熟,没有达到新时代援藏干部的高标准,必须继续努力。”
2022年,李东终于圆梦,作为援藏干部来到父亲曾经挥洒汗水、奋斗付出的地方。
在李吉乾记忆里,白朗县城“只有一条街道,到处都是土房子;当时还是摇把子电话,通话时经常断线。”他告诉记者,为了方便当地干部群众和外界联系,济南在1996年支援了白朗县50部程控电话。
如今,情况已大大改善。工作之余,李东经常与父亲视频聊天。透过一方小小的对话框,李吉乾看到了一个大不一样的白朗县。那里有热闹的大街、穿梭的车流,还有熙攘的人群。
“援藏是持续性工程,每一批只有三年,希望你把这份事业接续做好,不留遗憾。”父亲的话,李东一直记在心中。
同一份事业
对口援藏,成就了这对父子的事业传承。
盛夏时节,白朗县各地大棚瓜果开始集中上市。西瓜、草莓、樱桃、香瓜、小番茄等源源不断销往周边县区和拉萨等地。
兼任白朗县蔬菜专班办公室主任的李东,每天的工作忙碌而充实。他行走在各个乡村,查看大棚果蔬的生长状况,了解物流、销售等情况。
白朗、江孜和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的部分乡镇,依南北流向的年楚河而居,拥有广袤的田地,千年来以种青稞为主,被誉为“西藏粮仓”。在济南历批援藏干部和历届白朗县委、县政府的接茬努力下,蔬果产业已成当地主要产业和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重要渠道。全县现有大棚2200余座,种植面积1.74万亩,果蔬品类达30多种,年产瓜果蔬菜6万余吨,产值近3亿元。
而在近30年前李吉乾入藏时,种菜,对于高原农民来说还是一件新鲜事。
试点初期,只有一小部分人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多当地群众持观望态度。等到种的菜卖了钱,老百姓餐桌上的菜品也多了,越来越多人愿意尝试种菜了,不会种、种不好的问题又接连而至。
在近30年的时间里,济南援藏干部持续强化教育引导、提供资金支持、帮建农业设施、提供技术指导、健全产业链,想尽办法、促成蔬果产业在白朗县落地生根、成长壮大。
格桑旺姆是本地人。2018年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家乡——白朗县巴扎乡彭仓村,与姐姐德吉卓玛一起从事大棚蔬菜种植。彭仓村是当地最早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村庄之一,如今已成为当地的蔬菜大棚技术推广示范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
2021年,格桑旺姆在援藏干部帮助下到济南学习温室种植技术,学成归来创办了白朗县金丰园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年收入已达40余万元。“现在,村里种大棚的积极性很高,效益也好,这是我决定回乡搞大棚种植的重要原因。”她说。
在济南第十批援藏干部的引导下,格桑旺姆和村民开始种植有机蔬菜,当地不少蔬菜大棚已安装传感器、摄像头、自动温控系统等。种植户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操控,浇水、施肥、调温等流程更加智能化。
“白朗县大棚果蔬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历批援藏干部打下的基础,而我们这一批援藏干部的任务就是推动果蔬产业升级。”李东说。
济南第十批援藏干部深入调研发现,做优做强“高原蔬菜之乡”品牌,必须抓好生产端和销售端,打通蔬菜产业链。
“我们瞄准内地市场需求,坚持标准化高质量种植,适当调整种植结构,与内地蔬菜打时间差,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李东介绍,为开拓国内城市高端市场,还针对内地高端客户群体推出了“城市合伙人”举措,拓宽高原高端有机蔬菜销路。
“在援藏工作中,我们父子俩只是一滴水。”李吉乾说,白朗县的发展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也与本地干部和历批援藏干部的辛勤付出紧密相连。
数据显示,1995年,白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026元,财政收入75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5235.3万元。2023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520元,县级生产总值达到18.14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672万元。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在济南历批援藏干部“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的接续与传承之下,年楚河畔果蔬飘香,高原人民的饮食结构更加健康,生活愈发富足。
同一种情怀
雪域高原,铭记着援藏干部们的他乡情缘。
27年前初次进藏的李东,认识了邻居家7岁的儿子多吉占堆。当时,相差10岁的两人留下了一张合影。画面里的多吉占堆身着藏装,与李东并排站立。“后来双方父母工作调动,我们慢慢就失去了联系,但我一直记得他。”李东说。
到白朗县不久,李东就拿着照片四处打听这位儿时的伙伴。最后,通过县政府一位藏族老司机,打听到了多吉占堆的下落——当年照片中羞涩的小男孩,如今已成为拉萨市公安局城管分局夺底派出所的一名民警。
有一次,李东去拉萨出差时,探望了多吉占堆。“我俩相见,激动相拥,仿佛一对失散多年的兄弟。”李东说。一样的老照片,多吉占堆家也保存着。“有时父母会翻出来,给我讲当年的故事。”多吉占堆说。
1995年11月,白朗县多个牧业乡遭受雪灾。进藏仅半年的李吉乾,踩着80多厘米深的积雪,来到海拔5000多米的东喜、者下两个牧业乡现场指挥抗灾救灾工作。在走访入户过程中,他将随身携带的钱财全部留给了有困难的家庭,回到县城又带头捐款支援受灾群众重建家园,当年捐款900元。
“西藏与内地省市发展有差距,援藏干部到这里就是要努力改善当地群众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李吉乾说。下乡调研时,他时常会带些生活用品分发给当地的老百姓。
“要以真心对待身边的人。父亲这样说,也这样做。”在援藏工作中,李东遵照父亲当年的做法,积极帮助当地群众,与他们交朋友、结亲戚。
2022年7月26日,李东下班回家途中偶遇看门店的大学生扎西桑珠。此后两人成为朋友,李东还去到扎西桑珠的老家——拉萨市尼木县“走亲戚”,并让儿子与其建立了联系。2024年6月,他在巴扎乡遇到了残疾户丹增加央,此后多次前往其家中探望,并建立了帮扶关系。
“再有一年,我的援藏工作结束了。我会像父亲一样,不管到哪里,都始终关注白朗县的发展,因为这里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李东说。
(记者:边巴次仁 白明山 李键 陈尚才 吕星 丁汀)■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