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孝

爱你所爱——我见证那些特别的敬老方式 发布时间:2024-10-12 来源:新华网

  又到一年重阳节,我在多年采访中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返乡创业、坚守大山,只为陪伴父母左右,传承老人一生所爱。

  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仁良村,45岁的韦寿基曾外出务工多年。为了照顾日渐年迈的母亲韦玉春,他决定不再外出。今年70岁的韦玉春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乡亲们几乎天天打陀螺、唱山歌,村里很热闹,孩子们长大后外出读书、务工,村子变得冷清了。

  韦寿基发现,老人们除了聚在一起聊天以外,没有别的文化娱乐活动。

  “要让妈妈找回当年的快乐!”从2023年春节起,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韦寿基每周都会组织村里的老人打陀螺、唱山歌、跳民族舞蹈,振兴家乡的民族文化。

  如今,他和驻村工作队一起组织的陀螺联赛,已经举办了70多轮,赛事逐渐发展成为集竞技、娱乐、非遗传承、文化交流、民族团结共建为一体的综合平台,成为老人们自信、快乐、健康的源泉。

  每天晚饭过后,韦寿基和妈妈韦玉春就来到运动场练习打陀螺,老人家笑容多了,身体也好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韦寿基对返乡过年的人们说,“你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大家都是一家人。你们放心在外闯荡,家里有什么事,有我在。”

  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乌英苗寨,45岁的梁秀前是74岁梁安合的儿子,梁秀前返乡创业已经十多年,是乌英苗寨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

  一个多月前,作为乌英苗寨芦笙队队长的梁秀前,率队夺得全县芦笙比响大赛冠军,父亲梁安合热泪盈眶,倍感自豪。

  芦笙是苗族群众最爱的乐器,是大家的精神寄托,是苗族文化的灵魂。

  在乌英苗寨,芦笙文化历史悠久。梁秀前说,他从小就从父辈那里耳濡目染,爱上了芦笙文化,发扬乌英芦笙文化是他们一直为之奋斗的事业。

  最近几年,梁秀前率领乌英芦笙队活跃在全县各大芦笙比响现场,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梁秀前有空的时候就教11岁的儿子梁文雄吹芦笙,就像儿时父亲对他一样,他希望儿子能把乌英芦笙吹到更远的地方。

  在柳州市鹿寨县鹿寨镇,74岁的廖厚安是当地闻名的种植专家,一辈子只种蜜橙。

  今年45岁的廖学华,早在22年前就与父亲搭档种植蜜橙。如今,廖学华已接过父亲的事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种植蜜橙200多亩,年产销100多万斤。

  廖学华说,种植鹿寨蜜橙是父亲钟爱的事业,需要有人传承,他会一直种下去。

  在鹿寨县四排镇江南村,覃家父子坚守乡村卫生室近60年,守护着一方百姓健康。今年76岁的覃绍文从1967年开始担任江南村的村医,一直干到2013年退休。

  小儿子覃文学1995年从卫校毕业后回到村里,和父亲一起在卫生室工作。同样受父亲影响,之前从事其他行业的大儿子覃文荣也去了卫校读书并在2003年回到村里担任村医。覃文荣说,57年来,父子三人骑坏了20多辆车,穿烂无数双鞋,奔走了数十万公里,给群众看病超10万人次……

  覃文荣说,敬父亲的最好方式,就是以他的方式去爱别人。

  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有种李树的传统,人们以种李树为生。每逢春天李花盛放,铜板屯仿佛世外桃源。后来因人口外流,铜板屯只剩下6名老人留守,他们无力打理满山李树。

  从2012年起,铜板屯部分村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开始返乡实施“故乡拯救计划”。

  村民龙飞振说,铜板屯的李树是父辈们的根,我们要继续种下去。

  龙飞振的父亲,82岁的龙耀星看到孩子们回家乡种树,他的干劲更足了:“我每年都会种,我要一直种下去,只要有一份力,我就要发光!”

  当年返乡的青壮年已陆续步入中老年,但依旧坚持每年种植李树的传统。他们坚信,不断种下梦想的种子,辛勤耕耘,终会开花结果。村民龙飞任今年61岁,37岁的儿子龙箫宇辞掉城市的工作,和父辈们一起开荒种树、开山修路。龙箫宇和村里的农家子弟们组建了“铜板农业生态园创业团队”,他计划用“互联网+铜板农业生态园”模式,通过网络平台销售自家种植的农产品。

  孩子们传承着父母的一生所爱,用心灵的默契、思想的共鸣,让正在老去的父母感受生命的温暖如春和岁月的纯洁明净。

  新华社记者:黄孝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