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萃取、拉花、出杯、清洁……做一杯咖啡仅需要5分钟,多多却练习了两年。
多多是初星咖啡屋的咖啡师,今年23岁,是一名孤独症患者。
多多的工作地点在昆明市官渡区太和街道和平路社区北京路党群服务中心,这里也是昆明市首家关爱“特殊孩子”的咖啡店——初星咖啡屋。
自2019年起,太和街道社工站联合公益组织,创建这间咖啡屋,为部分自闭症、脑瘫、智力障碍等特殊群体及其家庭提供免费培训实践及就业的机会。
从“躲起来”到“走出来”
多多被诊断为中度孤独症,有语言障碍,对噪音敏感。
“这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就没有去处了。”对孩子未来的担忧,让多多妈妈李爱萍鼓起勇气“走出家门”。
2021年,多多成为第一个到初星咖啡屋报名的孩子。
在初星咖啡屋创始人符欣看来,很多大龄自闭症孩子因为“无处可去”,被迫“圈养”在家,由此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功能退化。
符欣和另外两名咖啡师一起,从打开咖啡机的电源开关开始,手把手地教多多如何做一杯咖啡。
多多会程序化地重复一套动作,对声音很敏感,有客人来喝咖啡,他就会不开心。但在符欣眼中看到了多多的优点:“多多做事认真严谨,比很多咖啡师都做得好。”
符欣能清楚地说出每个孩子的病情,并据此“因材施教”。听不清孩子说话,符欣就打字沟通;对运动协调能力弱的孩子,就指导他们负责收银等不耗费体力的活。“有的孩子做几杯就掌握了技巧,有的孩子需要重复训练一两年,不可一概而论。有的孩子是误诊,需要重新评估,再根据病情找到正确的相处方法。”
三年来,来到初星咖啡屋学习的特殊孩子已经增加到50个,年龄从17岁到37岁。符欣为每天的教学内容制定了计划,确保一个孩子每次来都可以练习45分钟。如今,初星咖啡屋已有13个孩子“出师”。45分钟的时间里,他们快的能做7杯咖啡,慢的也能做3杯。
从“无业”到“就业”
每天上午,多多会在妈妈的陪同下,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来到初星咖啡屋。
简单的开机、清洗工作后,他会给自己和妈妈做一杯咖啡,然后坐在街边看车来车往。
多多的工作时间是每天上午10点左右到中午1点。“他在慢慢接受和改变。”李爱萍的眼中渐渐有了光,有时她也会陪着多多站在街边,拉起他的手,“现在他逐渐适应了周围的噪音,也有了工作和朋友,生活规律了。”
目前,由太和街道免费提供场地,初星咖啡屋有7个家庭共同参与经营,每个孩子每天工作3—4小时。家长们商量,给每个孩子每天发10元钱工资,多余的资金作为成本开支。
符欣认为工作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做咖啡本身,“孩子们的情绪变得平稳,也能感受到自我价值,做一杯咖啡给他们带来的是满足。”
从“角落”到“台前”
在符欣的争取下,太和街道经过协调沟通,将和平路社区的“儿童之家”免费提供给孩子们使用。周一到周五下班后,许多孩子会去打篮球、学轮滑;每周周日,他们又齐聚在“儿童之家”的画室里,跟着老师学习画画。
“孤独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符欣说,第一步,要让他们从“角落”走到“台前”;第二步,陪伴让他们走得更远。
这些年,符欣在昆明举办了很多场特殊孩子作品展。今年4月,太和街道在官渡区佴家湾举办了“微光集市”的公益活动,对孩子们的绘画、手工作品进行义卖。
去年以来,“初星”从北京路党群服务中心“走出去”:盘龙区鼓楼街道凤凰社区星空咖啡屋营业,官渡区关上中心区社区初星咖啡屋开业;此后,西山区丰宁街道春晖社区的“初星咖啡屋”也开业了。越来越多的社区参与其中,为特殊孩子们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在符欣看来,教会孩子们做咖啡不是公益的终点,而是要以此让孩子们融入社群,为他们未来的生活作准备。
文字:尹馨
出品:人民日报社云南分社 人民网云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