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励志敬业

“疯婆子”爱上深港城市会客厅 发布时间:2024-08-2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深圳8月28日电 题:“疯婆子”爱上深港城市会客厅

  新华社记者周科

  奔赴3000多公里,从吉林来到深圳,53岁的刘涛把她钟爱的“蒲公英”洒向粤港澳大湾区。

  见到她时,她正从香港洽谈完生意,风尘仆仆赶回深圳。泡上一壶蒲公英清凉茶,她带着记者来到深圳市福田区上航大厦深港城市会客厅。

  熟茶、叶茶、根茶、散结茶、小青柑、多肽咖啡,面、水饺、包子、月饼、香粽,原浆、护肤产品、外泌体高精尖产品,天然橡胶……

  展厅里,刘涛掰着手指,一口气数完她带来的系列“家珍”。“这些‘宝贝’,全是蒲公英加工制作的。”她说。

  出生在东北,毕业于吉林财经大学,在银行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刘涛却毅然放弃不错的收入,来到吉林省辽源市,选择扎根东北农村。

  在旁人看来,她的做法无异是在“为难”自己。因此,当地人说她是“疯子”,也称她为“傻子”,叫得最多的是“疯婆子”。

  “疯也好,傻也罢,我相信它对治病有好处。”起初,刘涛是为了这个朴素的愿望。

  2010年的一次体检,刘涛被查出有甲状腺肿瘤,因切除甲状腺需终生服药,她便转向保守治疗。

  一位医生建议她,用蒲公英根泡水喝。

  味苦、性寒,她坚持服用了3年。最终复查,好消息来了:肿瘤变小了,边界规则且光滑,已不会威胁到她的生命。

  由此,种植蒲公英的想法在她心中萌生。

  她从未想过,小小的蒲公英竟全身上下都是“宝”,药草同源,且全草、根、叶均可入药,“这样的‘宝物’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于是,2014年,刘涛开启种植蒲公英之路。

  简直是自讨苦吃,一起共事的农民看不懂她;这能捣鼓出什么名堂,家人也不理解她。

  刘涛不语,专注着看书学习,下地研究。

  流转土地、规模经营、开发品种、推进蒲公英产业化……依托“龙头”带农户,加速形成产业链,最终,漫天飞舞的蒲公英给出了答案。

  几年来,一个小作坊,被刘涛发展成集蒲公英种植、深加工和产品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联结吉林省辽源市两县两区的蒲公英种植业发展。

  刘涛告诉记者,10年来,她的蒲公英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提供就业岗位1600个,带动当地农民年增收2万元以上。

  多年的磨合相处,刘涛在当地农民心中的印象变了。

  “许多农民会自带工具为我省下一笔开销,最艰难的时候开不出工资,他们说得最多的是‘不着急,你先忙完你的事儿’。”这种被信任的感觉,令刘涛十分感动。

  如今,刘涛带领团队推出蒲公英茶饮、速食、护肤、橡胶等多业态农产品,从根部到鲜叶,可谓把蒲公英“吃干榨尽”。

  做好“土特产”文章,需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蒲公英已由‘卖原料’向‘卖加工品’转变,未来还要‘卖品牌’‘卖标准’。”刘涛说,市场是最好的孵化器、加速器,对接大市场,打造知名品牌,走出东北是一道必答题。

  “到南方去,到大湾区去!”新赛道上,刘涛有了新想法。于是,她来到了深圳,来到了深港城市会客厅。

  由2.2万平方米旧工业楼改造而成的深港城市会客厅,围绕乡村振兴发展,依托内地、进驻深圳、面向海外,引入各地农产品、食品产业链的各类企业,提供招商引资、品牌推广、资源对接、市场渠道拓展等服务。

  辽宁的粳糙米、广西的三红蜜柚、甘肃的精品贡羊、湖北的秭归核桃……记者在深港城市会客厅看到,一个个展台琳琅满目、错落有致,摆放了各地的“土特产”。

  刘涛说,借助深港城市会客厅这个平台,客户和订单不断,“蒲公英系列产品不仅卖到了香港,还卖到了伊朗、斯里兰卡……”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农业是一项技术活儿,农业也是一个可以赚钱的行当。”刘涛说,爱农业,要懂技术,还要善于经营。

  这位“疯婆子”还有一个梦想:“建立高效供应链,把东北的‘土特产’带到大湾区,卖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