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文艺博览

沉浸体验 创新场景 新兴业态---演艺“新空间”助力文旅消费 发布时间:2024-08-1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记者刘雅萱 杨淑君)天坛等中轴线建筑的老照片和古彩戏法图景在走廊两侧“交相辉映”;金句频出的魔术师携“二舅”展示“超级技能”引发台下阵阵笑声……近日,魔术脱口秀表演《男巫客厅》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新空间剧场上演,受到观众欢迎。

  天桥,曾是老北京百戏杂练的市井喧嚣之地,也流传着不少艺术名家的故事。如今,穿越百年时光,在这里聚集的天桥艺术中心、天桥剧场等文艺演出场所,让天桥依然展现“文艺范儿”,拓展丰富着大众的文化艺术生活。

  从“新而奇”的《猫神在故宫》,到“爆梗”无数的《男巫客厅》,天桥艺术中心近年来不断打破传统剧场模式,为观众带来独特的多元体验,成为首都培育演艺空间项目中的一抹亮色。

  沉浸体验引发受众共鸣

  记者在现场看到,前往天桥艺术中心新空间剧场的电梯间里,张贴着硕大的扑克牌海报;观众进场前要领取“二舅”“三姑”等身份牌;整个表演过程中,“我二舅真年轻”“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等话梗让观众捧腹大笑。

  《男巫客厅》主演之一、魔术师郭皓炜告诉记者,“希望这次演出能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感受,让观众体验一场神秘又欢乐的家庭聚会。”

  12岁的观众卢兆轩看完表演后十分激动:“整个魔术表演跟以往看得都不一样,脱口秀非常搞笑,不少神奇的操作让我意犹未尽。”

  特意带着孩子来观演的郭女士说:“这里空间虽然不大,但整体的布景非常有氛围,是很有意思的一种体验。”

  “与传统的观演方式不同,沉浸式体验有很强的互动性,通过角色扮演、交流提问等方式让观众参与剧情演绎,是一种有趣的审美过程。”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主任李茜说,很多小剧场的沉浸式演出,通过魔术、脱口秀等娱乐形式,让观演过程像做游戏一样,这种松弛感、娱乐性深受年轻观众喜爱。

  创新场景打破空间限制

  2022年起,天桥艺术中心将位于三层的一处“闲置空间”改造成为新空间剧场。

  “如何因地制宜用好公共空间,吸引更多泛戏剧人群,探索展商演一体化的发展路径,是我们筹建新空间剧场时所思考的问题。”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姜琼说,今年推出的《男巫客厅》基于老天桥“撂地”文化中的古老戏法,请精通戏法的“乔家长子”在“客厅”为亲朋好友表演魔术,将相对窄小的空间属性和轻松温暖的剧目特质融合在一起。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发展简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专业剧场、小剧场以及新空间演出场次同比增长32.21%。

  “这让我们看到了市场的需求和产业的活力。”姜琼告诉记者,演员和观众之间互动,以及观演结束后提供购买文创的服务,都是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多元的体验,将来天桥艺术中心会更积极地探索文旅融合的新形式。”

 新模式新业态促进文旅消费

  2023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从市级层面推出15个演艺空间培育类项目,旨在培育打造体现文旅融合的演艺新业态、新场景。

  近年来,天桥艺术中心、鼓楼西剧场、爱乐汇、繁星戏剧村等打造的不同风格的演艺新空间,成为京城演出市场井喷的一股创新力量。它们将演出空间与商业空间巧妙融合,创造出颠覆传统剧场模式的“戏剧+”消费体验新场景,推出创意零售、青年派对、社群活动等丰富的潮流消费新体验,成为拉动文旅消费的新动能。

  据悉,2024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将持续推动演艺新空间工作在全市全面开展,预计今年年底全市累计认定或授牌演艺新空间将达50个。

  天桥盛世集团副总经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党支部书记杨树聪说:“作为北京市首批15家演艺空间培育项目之一,天桥艺术中心在基于观众需求和市场逻辑选好戏的同时,未来也要在生产端上持续发力,投资出品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让文化内容与文化空间更好匹配,满足新时代的文旅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