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红 实习生陈旭阳
“让我有一种遨游在知识海洋的感觉。”
“我学习到了很多新知识,开阔了眼界。”
……
近日,一场为期四天的培训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教师发展中心培训室举行。台上的主讲人,来自千里之外的南京晓庄学院,台下的“学生”们则是来自湟源县各个学校的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老师等。
到底是一堂什么样的培训课程,能让老师们都深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呢?
湟源县城关第一小学的数学老师张丽佳坐在第二排的位置。时而抬头听讲,时而低头记录,笔尖总是在纸上“飞舞”。
“课上老师分享的动画制作软件,可以丰富PPT的动画、配音等要素,这样一来,可以极大吸引学生们注意力和参与度。”说话之间,张丽佳还打开了手机备忘录,只见备忘录里记录了满满一屏多的“干货”,包括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课件设计优化软件以及人工智能领域工具,等等。除了新鲜实用的教学应用技术之外,让她印象更为深刻的,还有讲师们长期在教学一线总结积累的更为超前的教育理念。“回去得花时间好好消化消化。”张丽佳补充道。
课堂信息量多质优,老师们全神贯注。同时,课后也不轻松,老师们也要完成作业。“培训是理论+实践的形式,上午的课程听得认不认真,下午的实践就能检验出来。”湟源县第一中学初中数学老师李永秀坦言:“平时参加的各类培训比较多,质量参差不齐。刚开始听说又有培训,内心其实是抗拒的,但真正参与之后才发现收获满满。”
培训的主讲人都是没有脱离教学实践的专家,培训的内容,正是老师们迫切需要的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素养提升与技术运用方面的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既有助于老师们丰富教育教学载体、内容、形式等,如此一来,才能多触点触及学生们的注意力、兴趣点等。
“总觉得人工智能离我们教育教学又近又远,经过这次培训,能更好把握二者结合的方向和内容了。”李永秀表示,培训结束后会尝试把此次学到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同时,也计划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等,将学到的内容分享给其他老师,共同交流成长。
按照“湟源所需,晓庄答题”的原则,近年来,湟源县教育局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教育帮扶资金,借助南京晓庄学院的师资力量等,实施湟源县教育系统人才培养及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进行“菜单式”协作帮扶。
仅2024年7月至10月,湟源县2024年人才培养与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就会开设专题培训9场,包括中小学思政、德育能力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学科教学培训,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学生心理辅导,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与教育改革评价等内容,惠及500余名教师。其中两场还采用引领式培训的形式,将组织湟源的老师们前往南京学习。
与此同时,湟源县教育局还与南京晓庄学院协作,组建中小学思政名师工作室,引进南京唐隽秀、李宝玉、杨维风三位思政名师资源,分别成立小、初、高思政名师工作室湟源分站,覆盖全县域、各学段。
在南京名师引领下,小、初、高36名思政名师工作室成员及学员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此外,还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实现南京名师对湟源的中小学思政学科课堂教学问题诊断、示范引领、实地培训等,从而发挥示范、引领、指导、辐射的作用,为湟源县基础教育培育一批思政课领军教师,为思政课建设注入强劲的动力和活力,更好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已累计培训培养教师400余人次。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在学生的心灵里面搞建设、为学生的信仰筑堤坝的课程,具有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重要作用。思政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不断促进湟源县思政教学教研质量提升,也相继带动其他学科的教研水平,开创湟源县由“思政课程”迈向“课程思政”的新跨越。
强教必先强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县域教育水平和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思政课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南京六合、西宁湟源相隔千里,同源相望,因东西部协作紧密相连,两地的教育领域更是借助东西部协作的“春风”顺势而为,主动作为,教育帮扶结出累累硕果,湟源的广大学子和家长群体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