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7月17日电 记者手记:瓜果摊上感受“民生温度”
新华社记者刘彤、邵瑞
“从我记事时起,家里的冬枣、葡萄等时令瓜果,每年成熟后都要等客上门。偶尔几年,陪伴奶奶到离村庄不远的街道‘提篮小卖’。”回忆此前的生活场景,今年刚刚“金榜题名”的西安市长安区高中生徐佳俊杰说到。
凌晨四点刚过,已经67岁的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韦兆南村村民陈会绒,就和孙子徐佳俊杰走入了自家桃园。“听说长安区设置了便民的时令水果临时售卖摊点,让更多的乡党尝尝新鲜好果,也增加点家里收入,早一点、苦一点,都不算啥。”她说。
在西安市长安区城管局设置的一处位于西部大道的临时销售点,陈会绒按指定位置把新摘的鲜桃、葡萄、冬枣等水果摆上,没有剥皮的核桃整齐码放完不久,不用吆喝,摊位前就聚拢了不少结束晨练准备返家的市民,祖孙俩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有了这个摊点,果香再也不怕无人问了。”徐佳俊杰说。
陕西是全国温带水果生产大省,葡萄、鲜桃等更是西安优质农产品的“靓丽名片”。“随着夏秋季水果大量上市,果农、果贩对城市中销售场地的需求十分迫切。为了方便他们能和市民直接‘对接’,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挑选新鲜水果,今年我们在全市设置了174处夏秋季瓜果临时销售点,从7月10日起至10月15日,经营者只需要登记备案就可以免费使用摊位。”西安市城管局市容秩序处处长郝卫国说。
据介绍,这些临时销售点每天从早5时到晚10时都可营业,这既对早市形成有益补充,也填补了一些新建小区的商超缺口。此外,城管部门安排专人对临时销售点加强管理,避免出现占压盲道、影响交通秩序等现象;在临时销售点增设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增加环卫保洁人员,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一边为果农搭建销售平台,一边为市民提供采购便利。在城管、农业农村等部门的“牵线搭桥”下,产销距离更加缩短、价格更加亲民,大家的获得感从西安城市服务的新措施中得到了体现。
西安市民董春芳年逾八旬,家住新城区长乐中路街道福聚巷新东尚小区。“最近,小区门口设置了临时瓜果销售点,对我们这样上了年纪的人,真是服务到心坎上。”她说。
记者陪伴董春芳老人逛了几个摊点,在各个摊位售卖的西瓜、葡萄、鲜桃中精挑细选,在摊主耐心地过称、收钱中,体验贴心的服务,“摊位的核桃、冬枣、西瓜,不仅比超市便宜,还都是农民们早上现摘、现采的,质优价廉,真正做到了让利于民。”董春芳脸上绽放起了笑容。
小摊点里的售卖者,有着自己的“盈亏本”,而西安全市所有的临时售卖点,体现的则是更大的“民生账”。2020年,西安市开始试行提供夏秋季瓜果临时销售点,设置销售点123处、摊位1522个,并在全市范围内逐年扩大规模。2024年,西安市的临时销售点已增长至174处,摊位达8531个。“如果按照每个摊位每天完成1200元销售额、每年销售75天估算,今年全市夏秋季瓜果临时销售点的销售总额将达到7.6亿元。”郝卫国说。
一枝一叶总关情。伴随着往来人群的聚拢、讨价还价声的回归,古城西安的民生温度,在一项项“关键小事”中得到体现。
正如西安市长安区城管局副局长王俊峰所言:“群众有所需,我必有所应。体现的不仅仅是城市管理能力,凸显的更是城市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