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刘宾
湘江之畔,长沙望城是雷锋故里。雷锋,从这片红色热土出发,一步步成长为优秀的革命战士。
走进位于雷锋东路66号的望城区人武部营院,迎面是一座红色花岗岩雕塑《旗帜》:青年雷锋手握钢枪,英姿飒爽;“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八个大字十分醒目;雷锋塑像高2.2米,寓意雷锋宝贵生命定格在22岁;塑像宽3.05米,寓意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
从雷锋塑像出发,雷锋文化墙、雷锋广场、雷锋步道、雷锋书屋……这里处处可见雷锋印记。学雷锋事迹、写雷锋日记、讲雷锋故事、当雷锋传人……面积27亩的营院就像一个雷锋精神“加油站”,让每一个人都愿意“走进来学雷锋,走出去做雷锋”。
金色的种子,在这里萌芽
“1940年12月,雷锋在湖南长沙雷锋镇一家贫苦农民家里出生;1950年,雷锋当上儿童团团长;1958年,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工作……”在望城区人武部参加民兵集中点验的民兵手执红笔,在营院里的雷锋步道上,一字一字描着步道上滚烫的文字,仿佛与雷锋一道走过了他那短暂而不朽的一生。
“逐字描红雷锋步道的22块石阶,是望城区人武部民兵的优良传统。”区人武部部长肖三军介绍说。
一级一级走过雷锋步道,来到雷锋文化长廊的另一端,墙上是10多幅雷锋画像。画中既有雷锋生前的工作场景,也有助人为乐的动人瞬间,每一幅画都让走进营院的人们感到雷锋未曾远去,其实雷锋就在身边。
这些画像,来自雷锋生前辅导过的学生刘静的无偿捐赠。只因雷锋一句鼓励的话,刘静坚持绘画60年。
“雷锋心中没有自己,他到哪里,就把光和热带到哪里。”刘静说,希望能通过绘画的形式,把雷锋的故事讲给年轻一辈听,把雷锋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雷锋是望城的一张特殊的名片、一个特殊的品牌、一面高扬的旗帜,人武部的官兵们对雷锋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肖三军告诉记者,驻守雷锋故里,望城区人武部把部队中心工作作为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大舞台,引导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精武强能、履行使命中彰显新时代雷锋传人风采,始终在争做雷锋精神的种子上走前列、作表率、树标杆。
全体官兵以雷锋为“镜子”三比三看,像雷锋那样充盈信念的力量;建强“5+13+N”支雷锋民兵分队,像雷锋那样培育忘我精神;把急难险重任务当作练兵场,像雷锋那样涵养大爱的胸怀……
近十多年来,望城区人武部先后有20多名干部职工被上级机关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国防之星”“雷锋之星”,人武部也获得军队系统“学雷锋标兵单位”“学雷锋学李向群学英模先进单位”“先进人武部”等荣誉,并被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记集体三等功一次。
青春的脚步,从这里出发
“龚振华!”
“到!”
“我现在把这支枪传给你,希望你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军人……”
“像雷锋那样当兵,当雷锋那样的兵!”近年来,在望城入伍的新兵,每年都会在雷锋雕塑前举起右手进行庄严宣誓。区人武部已经连续六季举办以“像雷锋那样当兵”为主题的入伍新兵欢送仪式。
“接过雷锋的枪,雷锋是我们的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千万个雷锋在成长!”望城区人武部政委文楚强介绍,常年接续不断的熏陶浸润,让雷锋精神成为新兵成长的“风向标”。
“我是雷锋家乡人,我一定会做一名雷锋精神的传人,为父母争光,为家乡争光,报效祖国!”望城区高塘岭街道名盛村“00后”张伟英启程奔赴军营时说。
他的三胞胎弟弟张伟杰、张伟业已分别在2022年参军入伍。其中,年龄最小的张伟业第一个入伍,也第一个在部队获得荣誉,获评为“四有”优秀士兵。
从望城区铜官街道入伍的黄铸佳,在部队也曾有一段迷茫的心路历程。彼时,家乡望城区人武部寄来雷锋书籍,帮他找回入伍初心。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雷锋的这些励志名言像春风细雨一样滋润他的心田,让他振作起来。目前黄铸佳已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荣获“优秀士官人才奖”,成为战友们竞相学习的“理论之星”“创新能手”。
雷锋家乡,有着传承雷锋精神的浓厚氛围。近十年来,无数“学雷锋标兵”瞄准战场建功,“身边的活雷锋”立起奋斗新标杆,先后有520多名望城籍战士提干、立功受奖,1000多名望城籍官兵成为各类骨干。
在望城区人武部的雷锋文化长廊里,“全国道德模范”周美玲、“中国好人”姚建刚、“时代楷模”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悉数榜上有名……他们是雷锋家乡人,是新时代学雷锋的答卷人,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从雷锋家乡这片红土地出发,雷锋精神根系祖国广袤大地,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