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者说】
作者:李玉栓(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以下简称《明代卷》),李时人编著,2018年1月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至此七卷本《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全部出齐。《明代卷》共收录明代文学家3046人,凡160万字,是大辞典中篇幅最大的一卷。在选材范围、编纂体例、检索方式等方面,《明代卷》遵循着大辞典的总体设计,同时也有自己的鲜明特点。
祝允明草书《箜篌引》(局部) 选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一是广采博收,不傍旧说。《明代卷》使用的“文学”概念,接近于古人对“文学”的理解,凡具有“文学意味”者均可视为文学作品,诗歌、文学散文、小说、戏曲(戏剧文学)等今人认可的文学作品自不必说,其他如哲理散文、历史散文以及策文、碑志、书信等应用文作品也都涵盖在内。这显然比现代通行的对于“文学”的理解要宽泛,“文学家”的概念也就相应地宽泛得多。因此,《明代卷》在确定所收文学家名单时,既不参照已有的同类工具书的做法,也不局限于各类史书《文苑传》《艺文志》所载名单,更不以以往任何一种明代文学作品的总集(选集)所入选的作家名单为蓝本,而是在综合考察明人总集(选集)、别集、笔记、方志、金石以及正史的《文苑传》《艺文志》等各种文献之后,依据作家的文学成就高下重新拟定了一份“明代文学家”的名单。
二是遵循实证,客观评述。遵照大辞典的总体要求,《明代卷》对作家作品的介绍严格采用“第一手”资料,尽量做到言有所据、语有所出,但凡没有“书证”或其他可靠证据的揣测之说一概不取,力避无根之谈,因此对于每一个作家的考辨和判断都比较扎实可信。对于各条目引用的文献资料,或随文括注,或附记于条目之末,有年谱存世者亦予酌情介绍,这既增加了条目的可信度,也为使用者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资料线索。对于入选文学家的评价则秉持着“客观叙述”的原则,仅采用引述或概述前人言论的做法,或褒或贬,兼收并存,倘有夸饰、溢美、诞妄之词则尽量予以规避,对所涉及的政治、学术、文学等方面的论争,亦仅以客观介绍为主,不作是非判断,更不妄加评论,以免误导读者。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李时人 编著 中华书局
三是力求全面,突出文学。《明代卷》以文学家的姓名立目,对文学家的生平经历、文学活动及其著述、历来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生平事迹的主要资料来源等给予全面述介。在介绍文学活动及其著述时,尽可能地列出文学家的全部著述,包括经、史著述以及笔记、杂著等,即使是已经散佚但曾有记载的著述,也在叙述中适当提及,从而增加对文学家的全面了解。核心内容则是对文学家的诗、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介绍,包括这些作品的内容、卷数、版本、刊刻、存佚等,作品为当时或后世总集(选集)的选录情况以及今人的整理本亦一并予以简介。
时间跨度长约300年的明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阶段,《明代卷》的正式出版对于推动明代文学乃至于明代社会的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首先,重新厘定的明代“文学家”名单意义深远。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明代诗文作家的研究所依据的一直是刊行于清顺治九年(1652)的《列朝诗集》和刊行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的《明诗综》。这两部明诗总集的编选均有以诗存人、以人存史的动机,又皆以收罗弘富著称,前者81卷收诗人1743家,后者100卷收诗人3334家,这成为明代作家的权威数据被沿用了400多年之久。但是,这份名单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名单所收的全部为“诗人”,小说、戏曲作家不在其列,即使因诗收入也不会关注他们的小说、戏曲创作及其成就,古文、时文以及应用文体的作家情况与此类似。两部总集所收名单虽然数量较多,汰去重复者及标为无名氏、神鬼、外国者,合计约有3100人,但小传多较简略,常以征引诗句为主,实际介绍生平事迹的内容很少,并且由于时代及个人的原因致使小传中的评论性文字常常夹杂着撰者的私人倾向,往往有失公允。更为重要的是,400年来,“文学”观念的发展和演变、文学史学科的建立和完善、新文献的不断发现和利用等等,都使得这份名单不再符合400年之后的明代文学研究的实际需要,学界急需一份更为全面、更为合理和更为客观的明代“文学家”名单。《明代卷》的出版正切合这一需求,虽然囿于大辞典总体体例的限制,仅收录了明代文学家3046人,数量上并不突出,但是这份名单是在尽可能全面考察各种历史文献基础上,通过对作家的文学成就及其影响综合考量后,从跨越明代300多年的有作品传世的众多位作家中精心遴选出来的,加之撰写小传秉持的是“客观”“求实”原则,因此这份名单在明代文学的整体研究上的价值势必超过《列朝诗集》和《明诗综》,其对明代文学家的标定性意义将会对未来的明代文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其次,有助于改变明代文学研究的不均衡局面。明代文学的显著特点之一是诗歌、散文、小说、戏曲(戏剧文学)等诸体文学同时发展,雅俗交融,并行不悖,同时文学人口(作者和读者)的大量增加,使之呈现出一种不同于往古、带有浓厚“近代气息”的文学景观。这一点已经为今天的学人所认可。然而,现代意义上的“明代文学研究”从起步伊始就有所偏差。20世纪初,梁启超、陈独秀、胡适诸人大力倡导“小说界革命”“文学革命”,“白话文运动”取得决定性胜利,王国维《宋元戏曲考》、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等所引领的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研究很快成为学术热点,被列入“俗文学”的散曲、讲唱文学也受到一定重视。而作为明代文学最大宗的诗文反而长期被冷落、忽视乃至于“妖魔”化,除“公安三袁”、晚明小品文因被少数学者追溯为“新文学”之源而得到关注外,其他多为研究者弃之不顾。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明代文学研究基本上延续着重小说戏曲、轻诗词散文的趋势,直至90年代这种局面才开始有所改变,新世纪以后逐步迈入诗词、散文研究与小说、戏曲研究共举并进的时代。《明代卷》所收文学家中,以小说、戏曲创作为主的有205人,以诗文创作为主的有2841人,基本符合明代文学雅俗交融、并行不悖的实际状况,由此延续100多年的重小说戏曲、轻诗词散文的研究趋势被进一步打破,生机勃勃、多元发展的明代文学研究的新局面将会因此得到巩固和发展。
再次,为明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实的资料。相较于其他朝代,明代文学的研究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基础文献的考察和整理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迄今为止尚无完整的《全明诗》面世,也没有一部今人整理的明代别集目录可资借鉴,这在20世纪以来的各种文学史著作、《辞海·文学分册》《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等有关工具书,以及专门的“文学家辞典”“文学辞典”“作家辞典”中都有所反映。《明代卷》本着“求全”“求实”的原则,在遍览明人诗文总集(选集)、地方诗文总集(选集)、别集、明代正史、书目以及方志、笔记等各种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3000多位文学家的生平经历、文学活动、著述情况、成就评价等给予详细述介,各条目均以历史文献中的评论和研究资料的介绍结尾,并注明资料来源,为研究传主的创作生涯与背景、理解其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线索,这无疑是对明代文学研究的一项巨大贡献。
最后,助推明代文学史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作为一部工具书,《明代卷》取材完备,史料丰富,考订精审,持论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有明一代文学家的生存状态和文学创作的盛况。对于文学家生平事迹和文学作品的详细介绍,为明代作家、作品、文献版本、文学流派、地域文学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所收文学家及其著述中有相当数量目前尚无人涉猎或研究不够深入,据此可以开拓出大量新的研究领域。一些前人已有研究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或者提供了新的材料、新的结论,或者去伪存真、辨订讹误,也有利于研究者以更加客观和审慎的态度去挖掘新的研究视角。凡此种种,对于进一步扩大明代文学的研究范畴,推动明代文学史研究向纵深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是中华书局1984年开始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建设工程,专门收录上起先秦、下迄近代五四运动时期的历代文学家,按照时代先后依次分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唐五代卷》《宋代卷》《辽金元卷》《明代卷》《清代卷》和《近代卷》,各卷独立成书,计约千万字,全部出齐后将成为有关中国文学家传记资料与著述资料的集大成之作。按照规划,全书制订统一体例,各卷分别约请国内文学史专家担任主编,负责统筹、撰写和定稿。李时人教授用时20年完成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博观约取,致广尽精,全面反映明代的文学风貌,必将成为明代文学与社会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也会成为广大文史研究者和爱好者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