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香港“高空英雄”(知行港澳)
本报记者 陈 然
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在香港市民的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服务队不仅可以迅速到达人、车难以企及的地方执行救援任务,也能随时配合各政府部门高效完成工作,因此政府飞行服务队也被亲切地称为“拯救生命的高空英雄”。
6月15日起,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在香港科学馆举办专题展览,首次为市民零距离介绍这支空中搜救及飞行支援部队。
飞行服务队总监陈志培机长向记者介绍说,服务队目前约有270余名队员,主要负责海陆搜救、空中医疗、支援警务人员执法、协助灭火,以及进行高空测量拍摄等工作,总部位于香港国际机场西南端。
记者步入展览大厅,只见橙、白相间的定翼训练机位于展台正中央,其流线型的机身、狭长的机翼、小巧灵动的前置螺旋桨叶,以及印于机尾处的飞机编号B—HRA,都引得不少观众频频拍照留念。训练机由政府飞行服务队向科学馆借出,并配备展板详细介绍飞机的基本规格,包括发动机型号、引擎输出、最高速度及载客量等。
更加特别的是,此架定翼训练机的机翼经过特殊设计,既可供初级机师作训练之用,亦能承担特技飞行的职责。
飞行服务队署理高级机师黄咏妍向记者解释说,飞行服务队往往需要在天气恶劣或飞行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出勤搜救,极其考验机师对飞机的操控能力。“因此所有初级机师都必须接受密集的特技飞行训练,以巩固和加强他们的操控技巧。”
训练机两侧,则分列4架现役机队模型,其中令人瞩目的当数两款最常出动的“超级美洲豹”及“EC155”(又名“海豚”)直升机。
据飞行服务队机师曾国宪介绍,“超级美洲豹”以橙、白两色为主,因其载客量较大,所以经常参与复杂的救援工作。除了机组人员,“超级美洲豹”还可载20名乘客;若在运送伤病患者时,则可容纳6张抬床及7名乘客。
外表全黑的“海豚”因飞行及巡航速度较高,则多用于运送伤者。“我们经常前往长洲及坪洲等离岛地区,将有紧急需要的伤病患者接送至市区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曾国宪说,“海豚”还常用于接载海事处的职员,协助他们从高空监察海面,留意是否有船只排出油污等等。
但直升机的容量始终有限,如果遇到很多人被困的情况,又该如何处理呢?黄咏妍坦言,拯救小组也曾面临类似的棘手问题,需要加以选择和取舍。她举例说,曾经有一次天降大雾,多人在山中被困,于是飞行服务队首先接载民安队到现场,然后救走生命受到最大威胁的伤患者。
“飞行服务队负责救人、民安队带领市民下山、消防员则在山下守候,”黄咏妍说,各部门紧密合作、互相补足,才能给社会带来最好的服务。
从扑救山火到搜索走私犯,从拯救海难船员到找寻失足行山人士,飞行服务队的任务充满变化和未知。在展览大厅的后侧,陈列着数款飞行服务队日常所需的应用工具,包括协助救火和警务工作时使用的特别探射灯及直升机水桶、夜间救援时使用的夜视镜、海上救援时可载11人的可空投救生筏等。在互动环节,现场观众还可模拟机师角色,推动控制杆,以调节探射灯的方位、仰角及红外线滤片开合。
今年4月刚刚退休的郑伯伯对展览印象深刻,自称“飞机迷”的他反复观看了展板中飞行服务队的出勤录像,又在展出的“海豚”阿赫耶涡轮轴发动机旁仔细查阅图文解说。临走前,他告诉记者,之前自己虽然一直知道飞行服务队的存在,但却很少关注他们的日常工作,此次观展深受感动,感激香港有这样的“高空英雄”一直在身边。